对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思考

2019-09-27 06:38张瑞敏龙梅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问题对策

张瑞敏 龙梅

【摘 要】 教育扶贫是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长远之计,针对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本文提出了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对策和建议。要完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加大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强化教育扶贫理念。以期能实现可持续性的脱贫致富。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问题;对策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8年2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指出,为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用三年时间集中攻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如期完成。中共中央国务院6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这两个文件是我国攻克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难题的政策导向,国家政策文件规定及中央对于脱贫攻坚的指示均表明:要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长远的治本之策,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均等化程度。

一、教育扶贫是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长远之计

所谓教育扶贫,是指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条件下,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的战略位置,采取超常规举措,推动教育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进一步向深度貧困地区倾斜。可以说,教育扶贫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意义深远。

首先,教育扶贫是打赢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指出:“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尽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4%以下。但是,截至2018年9月,我国仍未摘帽的贫困县有670多个,其中贫困人口在30万以上的地市州有23个,50万以上的地市州5个,特别是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以及云南怒江州、四川凉山州、甘肃临夏州“三区三州”贫困发生率高达14.6%。2017年底各省区市确定的深度贫困县有334个,贫困发生率达到11.3%,其中有1.67万个村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比全国贫困发生率3.1%高出好几倍。”显然,最大挑战和最突出难点就在深度贫困地区。为决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人才,前提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越是贫困就越是要发展教育,从根本上保证“一个都不能掉队”。

其次,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学习谋生技能,“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被誉为最精准的扶贫方式,是最有生命力最可持续的内源性发展动力,也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效的脱贫方式,是帮助人们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之一也就在于发展教育,通过发展教育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坚决从根本上斩断这条“贫困代际传递链条”。教育扶贫能够有效避免贫困代际传递和社会不公平加剧,教育扶贫是切断贫困代际循环链的有力支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鉴于此,扶贫须以教育先行为突破口,逐步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的教育条件,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

最后,教育扶贫是培育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推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习近平明确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在诸多脱贫机制中,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和社会保障兜底等举措能立见成效,是“治标”的有效途径,而只有“发展教育脱贫”是“治本”之策,是“拔穷根、摘穷帽”的有力抓手。教育在保障教育公平、社会资源公平、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所承载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深度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教育、医疗等诸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这现实存在的巨大差距,不仅需要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更需要各地区自立更生发展生产,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具有加快深度贫困地区崛起的强大内生动力和能力,对贫困地区的群众进行长效的针对性培养,可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二、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

教育扶贫工作,牵涉面广、周期长、见效慢,当务之急是在实践中不断的认识和发现并着力改进教育扶贫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困境如下:

第一,教育扶贫机制体制不健全,“造血”功能弱。“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和“精准扶持”是教育扶贫的关键环节,在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中,必然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在识别贫困生上存在偏差。以家庭是否是贫困户作为教育资助的识别标准,其单一的识别方式不利于“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政策目标的实现。对于留守儿童的监管未列入教育扶贫体系中,是教育扶贫的一大盲区。2018年全国共有农村留守697万余人。从区域来看,深度贫困地区的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最大,总人数为76.5万;从年龄监护来看,各省份年龄结构基本与全国一致,表现为6-13岁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最大,均超过50%;从入学率来看,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入学比例由2016年的65.3%升至2018年的78.2%,在学阶段呈现更为集中的趋势。对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而言,部分的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并未得到教育扶贫部分的有效监管,教育情况令人担忧。为此,需在实践中不断地建立健全教育扶贫机制体系。

第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质量无保障。大部分的教育资源都是由政府来配置的,在这样的长期作用影响下,我国教育矛盾日益凸显,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其中,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导致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和教师编制问题凸显、师资力量单薄、师资结构失衡、师资数量不均。

第三,内生动力不足,教育脱贫理念弱。2017年湖南大学调研团队在部分农村开展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脱贫致富,你认为关键靠什么”的问题上,有40%以上的农民认为“关键靠政府的政策和支持”。贫困人口是脱贫的主体和被帮扶的对象,由于优厚的扶贫政策导致部分的贫困人口脱贫意愿降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内省欲望,“等靠要”现象严重。教育脱贫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不能及时见效,贫困群众对教育脱贫认识不到位,缺乏靠教育来摆脱贫困的正确意识。

第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的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多。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因素虽然在具体贫困和特征上存在差异,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又具有“共性”,这是限制地区发展和减贫的瓶颈。从地域上来看深度贫困地区多位于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等自然条件恶劣区域,同时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落后等。

经济发展滞后,教育信息化基础薄弱。深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历史欠账多,贫困原因具有相似性,产业发展具有趋同性。大部分以第一产业为主,与发达地区比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相对滞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吸引力,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难以得到推进,企业数量少,就业岗位也就越少。深度贫困地区的多媒体设备基本得到普及,但是大部分地区未完全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对教育信息化的运用还未普遍。缺乏与外界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水平低,无法及时获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基本对策和建议

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贫困的复杂性、多重性、脆弱性决定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的艰巨性。这就特别要求我们根据深度贫困地区的自身条件及时代的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准施策,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具体而言:

一是完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要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制度,确保教育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这就要求必须遵循扶贫开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总体要求,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在“精准识别”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真实动态,对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完善建档立卡制度,要管理化、制度化,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制订扶贫方案。

二是加大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要打赢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着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加大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那么,又如何保证这笔资金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呢?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的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国家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薄改计划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生资助需要资金、校舍建设等倾斜政策上,使得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明显加强。教育扶贫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教育扶贫基金,还有一部分来自专项教育经费,这就要寻找多种途径来增加教育扶贫资金。仍然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有效手段。撬动更多社会金融资本汇集到教育脱贫攻坚中来,向金融机构贷款发展教育或者向社会发起集资募款,在财政上要保证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刻,要把乡村教师的具体情况摸查清楚,包括乡村教师和特岗教师的年龄、男女比例、数量、学历、流动情况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立足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均衡配置。

四是改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不是某个环节或者某个方面的因素而导致的,是与整个教育生态系统有关的。这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相互作用,同心合力才能得到改善。

充分发挥政策保障中的政府主导作用。通过保障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有利于降低辍学率。对贫困教育人口建档立卡。每个学期要核对贫困学生的建档立卡信息,建立健全贫困教育人口教育和资助状况年度报告制度体系,确保精准定位每个贫困学生。政府要对贫困家庭的就业信息有足够的掌握,对没有劳动能力或者劳动技能的要重视,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并督促其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要提供免费实用的技术、技能培训,把贫困劳动力就业技术、技能培训纳入目标管理,制定实施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责任清单,统筹安排各类培训项目和资金,要做好后期的失业保障工作。专门设置相关的教育监督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督促检查教育资金和政策的落实情况,对造成资金流失或工作没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五是强化教育扶贫理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脱贫的五大举措之一,被当作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被赋予了重大使命,任重道远。强化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依然是开展教育扶贫,实现教育脱贫的重中之重。要深化政府、社会、群众对教育的地位、价值、作用等方面的认识。

在政府层面,不断形成和完善、支持和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机制和环境,深化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一些贫困地区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只注重抓经济而忽略了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加大政绩考核体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程度,教育扶贫成绩应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把本地教育责任考核与干部政绩挂钩。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地方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完善奖惩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教育扶贫工作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要给予嘉奖和宣传鼓励,对教育指标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不能评优、提拔,甚至对只顾经济而忽略教育,形成巨大落差的干部要追究其责任。

就贫困地区的群众而言,教育的支出是造成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其难以承受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那么这就要求强化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教育脱贫意识,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要使贫困家庭重视教育,重塑贫困学生对教育的信仰。通过媒体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及时强化教育优先理念和准确地宣传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只有从“硬”技能和“软”思想上抓起,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性的脱贫致富。

【注 释】

[1] 钟慧笑. 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J]. 中国民族教育,2016.5.

[2] 陈纯槿. 教育精准扶贫与代际流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2.

【参考文献】

[1] 李帆,晋妍.教育扶贫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19.02.

[2] 刘永富.有效應对脱贫攻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j].政策,2019.03.

【作者简介】

张瑞敏(1965—)女,汉族,河南洛阳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龙 梅(1990—)女,苗族,贵州凯里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反贫困.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