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隍城岛:渤海深处的桃花源

2019-09-28 09:23张吉华张潇
山东画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海带海岛岛屿

张吉华 张潇

散落在渤海海峡的三十二座岛屿,宛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上,身处渤海海峡中央的南隍城岛,以其曲折漫长的海岸线、形状各异的海滩球石,还有丰盈肥硕的深海珍品,吸引着每一个向往海岛生活的游客。

南隍城岛是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最北端的岛屿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这座岛屿“海上城堡”的美誉。据《清一统志·登州府》记载:“南隍城岛,在蓬莱县北四百余里。南为山东界,北为辽东界,实诸岛脉络之首。”岛屿四周海水萦绕,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岛上的海滩礁石,与藏在石缝里的海星相映成趣。

十二多公里的曲折海岸线汇集了奇礁、怪石、绝壁、深洞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这里形成了将军石、响洞、白象石、佛爷礁、军舰岛、石猴等神秘的天然景观,其中棋盘山、佛爷礁、香炉礁、石门构成了南隍城岛的“四大美景”。在这里,不知何方神圣在临海对弈的棋牌山,镇守门户庇佑渔民出行的佛爷礁,为往来船只指引方向的香炉礁,还有岿然耸立在海岛一侧的地标性景观——石门,在“海上仙岛”碧海蓝天、青山绿水、白墙红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能够满足每一位游客对海岛的无限遐想。

黄昏时刻,漫步在波光粼粼的球石滩上,夕阳的映射下,浸没在海水中的卵石像一颗颗光亮的宝石随海浪涌动,俯下身捡起一颗,那斑斓的色彩、清晰的文理,透过光线愈发显得晶莹剔透。在海天一线之间,自在遨游的海鸥仿佛在用翅膀丈量着这片水域,时而飞向远处的断崖、时而停靠在船舷上歇息,在天海之间构成了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唯美画卷。

南隍城岛海域辽阔,水质肥沃,是长岛北五岛最富有的岛屿,大自然的眷顾让这里孕育了丰富的深海资源。南隍城岛处于我国少有的无污染海域之一,优质的海底地貌条件、适宜的海面水温条件为自然生长的海洋珍品提供了优渥的生长环境。每天穿梭在海面的渔船,或忙于收获海带,或忙于管理鲍鱼、海胆、虾夷贝、扇贝,一片耕海牧渔的繁忙景象成了这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早在唐朝贞观年间(约公元648年),南隍城岛就成为海上南来北往船只的避风锚泊之地。悠久的历史和海洋文明孕育了海島渔民淳朴的性格,他们本着“以苦为荣,以干为本”的南隍城精神在此繁衍生息。渔民因循大海的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利用得天独厚的美景与美食发展起了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当地渔民已经开辟出了一条从出海打渔到水产养殖到水产品加工再到向外运销的一条龙致富渠道。

作为“中国海带之乡”高产区之一的南隍城岛,高产量、高质量的海带远近闻名。每年“五一”前后,海带进入成熟期,当地的渔民纷纷加入到海带的收割工作中,收割来的海带经过多道工序被安置在沙石滩上,等待晾晒。南隍城岛的海带种植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每年收获时,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者来这里参与海带晾晒。在天然无污染的水质与渔民辛勤晾晒的共同滋养下,南隍城岛生产出来的海带个长质厚、平直部宽,加工后的海带干品也洁净美观,已大批量远销到海外市场。

现在的南隍城岛已发展成为年收入上亿元的富裕海岛村,村里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左右的常住居民,与岛外人印象中“人烟稀少、屋舍简陋、原生态”的深海小岛千差万别。俯瞰南隍城村,一排排整齐规划、外型美观的二层“小别墅”由内而外散发着当地渔民富足自得的小康魅力,别有一番陶公笔下“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韵味。多年来,南隍城村在几任村干部的带领下,坚持耕波犁海、富民强村,开拓出一条独具南隍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18年,全村的经济总收入达3727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渔民们自给自足,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少有所乐。因此,南隍城岛也被称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岛屿。

大海深处的南隍城岛,是逃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宁静、平淡,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怡然自乐”之美,宜人的气候也让这座“海上仙岛”成为炎炎夏日里的最佳避暑胜地。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宽阔清澈的海水,凉爽的天气,丰富肥硕的海鲜还有当地渔民淳朴的热情,勾勒出这座岛屿美丽的画卷,而你,就是身处画中切身感受这美好的主人公。

(编辑/张媛媛)

猜你喜欢
海带海岛岛屿
海水里浮现的岛屿
梦的解析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我的祈祷
秩序
在海岛度假
初到盗国
小小消防员 第八集
神奇的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