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网络新兴媒体的重要论述研究

2019-10-07 14:20田野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习近平

田野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习近平关于网络新兴媒体重要论述的现实背景,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网络新兴媒体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网络新兴媒体重要论述的特征:鲜明的创新思维;宽广的国际视野;清晰的法治理念。

【关键词】 习近平;网络新兴媒体;意识形态;舆论话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网络新兴媒体在党和政府治国理政过程中、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讲话中对网络新兴媒体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这为新时代做好网络新兴媒体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导与根本遵循。

一、习近平关于网络新兴媒体重要论述的现实背景

1、媒介的代际演进

媒介是向大众传播消息或影响大众意见的大众传播工具。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視及当下的互联网,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媒介的发展历史中有一个清晰的代际演进过程。媒介的代际演进带来的是传播理念、传播机制、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的深刻变化。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媒体领域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由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进步而催生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网络新兴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时空局限,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对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网民规模、年龄与文化程度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1]近些年来,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急剧增长。2008年到2018年,网民规模由2.98亿增长到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6.75亿,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6.53亿。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29岁以下网民占网民总数的48.4%。年轻人是思维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正在成型之中,网络传播出的信息良莠不齐,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年轻人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从学历结构来看,当前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比为56.9%,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仅为9.9%。低学历的特征表现非常突出。部分知识水平较低的网民在各类网络信息面前往往缺乏明辨是非的本领,一些网络媒体散布“精心包装”的所谓事实,颠倒是非黑白,发表带有煽动性的言论,在这些信息面前,往往会有部分网民受到迷惑,在错误信息的误导下,对当前的社会现状产生不正确认识。

3、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在网络上更为激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事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长期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颠覆活动,无论是五六十年代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出动飞机深入大陆散发传单,还是国外反华势力利用广播电台开展反共宣传,都是意识形态渗透的具体表现。

2015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到:“互联网是当前思想宣传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3]伴随着网络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从线下发展到线上,手段更为多样,形势更为复杂,互联网已然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各种错误思潮暗流涌动,趁机抬头,很多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来宣传他们的价值观,甚至鼓动受众去反对、颠覆现有政权。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身披各种精心设计的外衣,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借助网络新兴媒体在网民中大肆渗透,鼓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概念,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斗争领域的这些错误思潮,有一定的系统性与理论性,迷惑性强,危害性大。借助网络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发布主体身份隐匿性好的特点,错误思想观点在网络上产生着持久的危害,这也昭示着网络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会是一场长期的战斗。

4、舆论话语权更加分散

当前,传统主流媒体都已意识到在网络上争夺话语权的重要性,诸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中央媒体以及各地方官方媒体纷纷利用“两微一端”等网络媒体平台来拓展自身的话语空间。但不同于传统传播模式下主流媒体一直牢牢掌握舆论话语主导权的状况,在互联网上,舆论话语主导权既有可能掌握在主流媒体手中,也有可能被非主流的媒体所掌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新兴媒体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可以向外部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4]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与深水区,也是社会问题不断突显、暴露的时期,司法正义、医疗安全、教育公平、干群矛盾等事件在现实中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在网络上一经曝光传播,往往能掀起巨大的舆论漩涡。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媒体故意将舆论引致负面方向,甚至编造事实,扭曲真相,有意夸大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对立,刻意激发网民对党和政府的不满。在人声嘈杂、观点不一的网络新兴媒体中,能不能牢牢掌握舆论话语主导权,及时扭转错误的舆论导向,能不能凝心聚力,及时回应网民关切,事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事关社会大局的和谐与稳定。

二、习近平关于网络新兴媒体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

1、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是大趋势

理清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媒体格局,充分发挥二者作用,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5]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指明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在代际、地位、作用上的关系。诚然,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传播载体、覆盖面、影响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新兴媒体的出现也确实对传统媒体主导的传播格局造成了很大冲击,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从网络媒体上获取信息,部分传统媒体的业务范围进一步缩水。但从根本上来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不是有我无他的敌对关系,而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关系,都是当前媒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共同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习近平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改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統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此后又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走融合发展的道路,打造全新的传播格局。习近平指出:“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6]这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传统媒体行业拥有专业的新闻工作团队,有着丰富的长期从业经验与管理优势,在新闻采编、发布的整个工作链条中具备高度的权威性,新兴媒体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日益突出,二者的融合发展,是时代的大势所趋。在媒体融合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都在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新媒体中心,新华社的“现场云”、“AI合成主播”及地方各具特色的融媒体平台等一批反映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纷纷出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开创着媒体建设的全新局面。

2、利用新兴媒体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与新闻舆论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与新闻舆论工作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两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他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8]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能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党始终把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与新闻舆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网络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与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因而要因时而动,因势而变,在互联网这块全新的阵地上积极主动地去争取主导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历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与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在网络上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与新闻舆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网络是重中之重,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长期以来,党领导的主流媒体在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与新闻舆论工作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主流媒体在网络新兴媒体时代继续做好这两项工作提出了殷切期待,他指出:“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9]近些年来,主流媒体在这方面下了硬功夫,借助网络新兴媒体,以新颖的形式和详实的内容宣传党的思想理论,解读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网络上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正确引导舆论风向,使得宣传思想工作与新闻舆论工作的格局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主流媒体充分利用网络新兴媒体,更好地发挥着“党的喉舌”的作用,在网络上进一步巩固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和舆论领域上的主导权。

3、以主流价值引领新兴媒体的发展

以正确价值为引领是做好一项工作的重要前提。网络新兴媒体要想健康发展,以发挥其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这种引领,不但要反映在内容上,也要体现在技术上。在内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0]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1]网络与现实的界限日益融合,网络中如果乌烟瘴气,价值观扭曲,道德问题泛滥,那么这种影响很快会蔓延到现实之中,败坏社会风气。因此,在网络新兴媒体中,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为数众多的自媒体、商业平台,都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内容传播上自觉以主流价值为导向,弘扬主旋律。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12]这一重要观点。“算法”作为一种技术,其本身是不存在价值立场的,但是“算法”的应用,却要遵守社会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念。得益于技术的进步,网络新兴媒体日益智能化,但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带来的道德弊端却日益明显。当前,很多社交平台或媒体网站都能根据一定的算法分析,通过获取用户的使用习惯或浏览记录来分析用户的喜好,进而自动推广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一些网络媒体平台在利益驱使下,为了增强用户黏着度,在程序中故意设置成瘾性设计,或者在网页界面上为用户推广竞价排名的虚假广告,刻意降低用户真实需要的信息的权重,甚至打法律擦边球,在用户首页大量推广有社会危害性的图文或视频。由于技术运用不当而带来的这些问题,已经在社会中引起了恶劣的反响。“算法”使用得当,可以屏蔽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空间,“算法”使用不当,就会使得有害信息泛滥,网络生态环境恶化。网络新兴媒体之所以出现诸多乱象,一个原因就在于技术应用过程中没有遵循正确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指明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用主流价值为“算法”赋值,也是今后网络新兴媒体建设、管理的重点方向。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