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为不教:小学习作教学指导的本质追求

2019-10-08 07:37滕衍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叶圣陶言语习作

滕衍平

“教为不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其意思是说,“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为不教”思想多被老师们应用在阅读教学当中。其实,就小学习作而言,“教为不教”同样也应该是教学指导的本质追求。

一、“教為不教”的习作教学指导内涵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其中蕴含一种辩证关系。“教”是过程,“不需要教”是结果;“教”是手段,“不需要教”是目的。“不需要教”需要建立在科学地“教”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想达到“不需要教”的境地,关键是要处理好如何准确地“教”与扎实地“教”。

那么,就小学习作教学而言,“不需要教”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叶圣陶先生认为:“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唯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即文学亦未能外此。”其意思是说,小学生的习作应该达到“理真”“情切”“意达”三个指标。叶圣陶先生还进一步指出:学生“自己有了意思情感,便能动手写出来,这是生活上必要的习惯”。这句话中,叶老强调了“习惯”二字。不难发现,这两句中,前一个指向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习作“关键能力”——能力指标,后一个指向的是学生应有的习作“必备品格”——养成习惯。再深入推敲,我们还会发现,二者之间彼此会相互促进,学生具备了习作能力,从中就能感受到习作表达的乐趣,进而热爱习作,形成习惯。由于喜爱习作了,学生便会在习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就会更好地提高其表达技能。这样一来,习作教学指导的目标便实现了,习作教学便自然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程度。习作教学中“不需要教”的状态明确了,科学地“教”——“教什么”和“如何教”着力点也自然明朗了,那就是指导学生习得表达能力和养成表达习惯。

二、“教为不教”的小学习作教学指导实践

“教为不教”,“不教”是指学生具备能够写出“理真”“情切”“意达”习作的能力并拥有相应的表达习惯。习惯在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在习惯的养成中历练。那么,“教”什么,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与习惯呢?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实不出思想情感两端。”并指出:“是以收效在作文者,用功决非仅在练习作文。盖文之所载者实质,而文之所以成者方术也。质之不存,术将焉用?”这里的“质”,指的就是思想与情感。这二者正是学生习作中“理真”与“情切”的基础。

那么,如何理解“理真”呢?就是学生要有自己的真实想法,有别于他人的独特见解,有越过表面的深刻领悟。可以说,只有有思想的人,才能写出有思想的作文。而现在的很多学生恰恰缺少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主张,人云亦云,按部就班者太多。丰富学生的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历练,产生自己的想法。如何理解“情切”呢?就是学生对事物要有真切的情感,或喜或忧或惧或愁等,有了情感,表达才会生动,文字才会有温度和色彩。

1.在生活中丰富“思想”与“情感”

丰富“思想”和“情感”,二者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撑。丰富思想需要“思维”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感的发生;丰富“情感”,也同时会促进思维的深入。二者的培养不可能分开,它们都必须植根在丰富的生活实践当中。

基于习作教学指导中的“生活”与一般意义上的生活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属于自然存在,固然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而基于习作教学指导中的“生活”具有特殊意义。这里的生活应该是教师创设的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与过程体验,其中伴随着问题解决,思维与情感将会在这里发生。比如,某校进行庆祝元旦活动,教师就抓住这个契机,在活动中精心策划游戏项目,要求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加六个项目,如果在四个活动中取得优胜的,就可以领取礼物。而每一个游戏的内容又都需要学生积极动脑、动手操作,甚至合作完成。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就经历了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体验:哪些活动是自己的优势,如何更好地安排活动顺序,自己如何努力才可以拿到四个优胜证书,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推算。伴随着每一个活动的开始、发生、结束,他们的思维在积极参与,他们会遇到困难,会思考策略,会有新的发现。同时,他们的情感也在经历着期待、纠结、喜悦、失望等丰富的变化。有了“思想”与“情感”的储备,学生习作时内容便丰富了,思想、情感同时具备,表达的欲望自然更强烈了,写出“理真”“情切”的习作就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或者是学习情境。学生在真实的经历中产生出的新认识、新体验、新发现、新观点,正是他们习作时最有个性、最生动、最深刻的内容。

2.在阅读中丰富“思想”与“情感”

基于习作指导的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纽带,以探究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经历情感的体验和思维的挑战,以培养其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敏捷性、独创性等。比如,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活动,学生读完以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归整”的训练。(1)理文脉。书读完之后,教师让学生把文中的主要人物找出来,把故事的主要情节列出来。看一看这些人中谁是核心人物,在不同的情节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哪些人物是在故事的发展中参与进来的,他们在不同的情节中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了什么作用;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情与主人公是否产生共鸣,是否共同经历波折。(2)品语言。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一般极具个性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人物语言,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一般不被关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特点以及在其中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家独特的言语风格,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3)看联系。整本书读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本书与哪些书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比如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形象、表达的主题等。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本书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对自己有什么启发等。

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显然是有别于学生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在这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带着思考阅读,带着情感交流。要善于把阅读的过程变成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语言、思维不断深入、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

3.在优化教学指导中提高“意达”能力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唯初学作文,意在练习。”解决了习作的内容,接下来就是“练习”将这些“内容”进行文字表达。“意达”,即用自己的语言文从字顺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準确地表达出来。这既是表达的效果,也是学生要养成的一种习作能力。我们可以将其细分解:整体构思能力、言语组织能力和自主修改能力。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意达”效果呢?

指导学生整体构思的能力。所谓整体构思的能力,就是有了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后,经过酝酿,能够选择合适的文体,确立适切的立意,酝酿合理的结构。比如,这样一个习作题目:除了我们学校里的老师,生活中的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也可以称为我们的老师,请以《你,就是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习作。看到这篇习作的题目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两个关键词:“你”和“老师”。思考:文中的“你”可以是什么?引导学生借助文本的语境,明确这里的“你”不再是我们平时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你”在这里可以是一件事,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句话等。何以称之为“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然后提炼出“老师”的涵义:是指曾经给予自己帮助、鼓励、教育、启迪等,让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收获,才能称得上是“老师”。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经过这样的审视思辨,学生便知道了这篇习作要写的内容和基本立意,头脑中也渐渐地筛选出自己要写的对象,即对材料进行选择。接下来,再思考:文中采用的是第二人称“你”,选用什么样的文体形式合适呢?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书信的方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如何体现“老师”呢?可以是一件什么事呢?如何体现对“我”的帮助呢?除了写“老师”的帮助行为,“我”的心理感受与变化要不要写呢?师生一起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习作的整体构思能力便渐渐地提高了。

指导学生言语组织的能力。言语组织的能力,就是在构思好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的基础上,精心推敲习作的词句段。学生的言语组织能力是“意达”的核心内容。

首先,丰富言语储备。习作是通过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过程。学生头脑中的言语积累,是习作表达的重要材料。丰富语言储备,路径是阅读,包括语文学习和丰富的课外阅读,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引领和指导。比如,指导学生阅读《泉城》一文的第五自然段:“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段文字中的“冒”这个词,体会其运用得精准,一方面,与上文珍珠泉的“涌”相比,“冒”字写出了趵突泉的力度;另一方面,与“比吊桶粗”的形象和“咕嘟咕嘟”的声音呼应,同时给人一种画面感。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在这段话中,比喻句的运用也尤为传神。最后,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这段话有序的展开方式,作者先写趵突泉的位置,然后介绍它的大小,接下来写到池水,最后写泉水的样子。以上教学,教师将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指导学生赏析语言运用的精妙,也领略了段落展开的策略。这种“赏析”与“领略”,便是一种言语的习得与内化。

其次,促进言语转化。言语转化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内容,用文字准确、有序地表达出来。很多时候,学生有了情感,有了思想,却不知道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用文字来表达,也就是不知道如何进行言语转化。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比如,指导学生写一篇观察实验的作文。第一步,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实验者的一系列动作,用文字准确地描绘出来,这里需要强调写出一系列的动词。然后,引导学生在动词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语,如“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蛋黄,然后将瓶口(小心地)对准它,(慢慢)靠近,(在蛋黄即将接触瓶口的时候),他捏住瓶子的右手(轻轻地)松开,这时蛋黄便(悠悠地)钻进了瓶子里”。这样,学生的表述在有序的基础上细致多了。然而,这里也只是把自己的所见写了出来。第二步,让学生把看到每一个环节时自己的心情融入其中,或者将其他同学的表现也根据需要写进来。这样一来,把眼睛所视、心里所感进行言语转化,便能够把当时的实验情景细致地呈现出来。当然,这里的分步练习属于对小学生初级阶段的指导,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以后,言语转化便会成为一种自然的融合性表达。

最后,指导推敲词句。叶圣陶先生认为,“夫一种情意必有一种最适切之语句表示之”。意思是说,每一种思想和情感,都会有一种最适切的词句表达方式。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替换等方式进行词句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都是作者反复推敲词句的鲜活例证。教师在指导学生推敲词语的使用时,要考虑词语能否表现事物的特征,词语的感情色彩、程度范围等是否恰当,语句的顺序展开是否合理,修辞的运用是否妥帖。学生推敲词句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反复练习中提升。叶圣陶先生说:“语体文的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语言周妥而没有毛病,按照语言写下来的文章自然也周妥而没有毛病了。”“锻炼语言习惯是寻到根源去的办法。”因此,教师也应当把指导学生推敲词语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并助力其在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中养成推敲词句的习惯。

指导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好文不厌百回改。文章是写出来的,习作能力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不是习作的附加环节,它应该是习作自身的一部分。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围绕提升观点、优化结构、增加文采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升格练习。同时要注重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比如,通过朗读自己的习作来发现词句是否通顺,语句是否哕唆。通过比较修改前后的文稿变化,思考改动了什么,修改背后的理由。这样,经过反复修改练习,让自己的习作进一步完善起来。

从习作教学指导的实践来看,迫切需要叶圣陶“教为不教”的理念作为指引。研究与践行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思想,并不是守旧,而是一种本质的回归。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统编本教材习作教学指导的目标与内容,回归教学的本质。

猜你喜欢
叶圣陶言语习作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霜的工作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燕子,住下吧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习作展示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