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接触多语言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2019-10-08 06:24李姣姣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言输出语言发展

李姣姣

摘 要:本研究就近年来国外和国内多语言环境下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早期接触多语言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对儿童进行多语教育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对多语儿童教育该研究方向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多语儿童的语言习得已有研究发现,作者认为早期接触多语环境对语言习得的积极作用一定是大于单一语言的作用的,即1+1>1,多语教育的结果是加法而不是减法;另外,我们要正视多语儿童语言转码和语言混用这一自然现象;最后本文认为早期接触多语言环境对儿童是有积极作用,但前提是这种多语言环境是高质量的。

关键词:多语环境; 语言发展; 语言输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164-003

一、引言

纵观人类历史,接触多种语言已经成为常态,而不是例外(Hamers & Blanc, 2000;Werker & Byers-Heinlein, 2008)。仅印度一国就有1576种语言,大约有900种在活跃使用(Registrar General&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2011)。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多倫多,31%的人口在家里说除了英语和法语之外的语言(Statistics  Canada,2007)。美国21%的学龄儿童(5-17周岁)在家里说非英语的语言(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15)。中国有数百种方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使用多种语言,更多的人经常接触到多种语言(Grosjean,2010)。在当今社会,多语是常态,而单语是非常态。监听他人的语言使用可以为儿童提供有关他人观点、社会关系和交际目标的信息。研究表明,执行功能(解决问题能力)的潜在差异体现了双语儿童在心智理论任务上比单语儿童表现更好(Kovacs, 2009;Rubio-Fernandez & Glucksberg, 2012)。与说不同语言的人的日常接触为儿童提供了一种形成性的交流环境,这种环境与单语儿童所经历的完全不同。置身于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可以使儿童深刻理解人们观点的差异,自然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多语儿童研究现状,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8-2018)为来源进行检索。检索字段选择主题为multilingual和children。检索时间选取2008—2018年发表的期刊论文和书籍,见表1。

如表1所示,从2008年到2015年发文量比较稳定,文献量自 2016 年开始有较大提升,之后也在缓慢增长。总体来看,我们可以粗略地说,近十年来,国际上多语言儿童研究论文发表数量较之以前都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欧洲和美洲,从国际化的学校课程可以看出多语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必须进行的内容。

本文将从两个误区进行解释论证早期多语教育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在多语教育中,很多人对两个问题存在困惑:多语会导致语言学习的滞后吗?当儿童混用多种语言的时候,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出了问题,或是他们两种语言都不熟练的原因吗?正是由于上面问题的存在,导致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多语教育是有害的。本研究主要讨论针对此进行分析,从多语环境对感知器官和认知以及对语言输出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二、多语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2.1多语环境对感知器官的影响

多语环境对感知器官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听觉和发音器官。首先是听觉。孩子们需要听觉来正确模仿声音,然后把声音和物体联系起来。会说的前提是能听,学说话简单地来说就是建立声音符号和物体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就是建立声音符号和抽象意义之间的关系。如果婴幼儿的听力存在缺陷,这将会对他们学说话造成不小的阻碍。其次是发音器官。一个完整的发音过程需要肺部、声带、口腔、鼻腔、舌头、嘴唇等器官的共同协作。这需要我们的发音器官非常敏捷,且能准确运动到特定的位置。在婴幼儿时期,不仅要经历发音器官的进化,还要在不停的模仿中学会如何移动我们的唇齿舌,如果这一过程出现了问题,也会导致儿童学说话的推迟。

2.2多语环境对认知的影响

多语环境对认知的影响可以从语言习得顺序上得到体现。对于生活在多语环境下的儿童,他们的语言学系通常会呈现以下两种模式:同时习得和依次习得(Cenoz &Jessner,2000)。同时习得多发生在儿童从一生下来就开始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者第二种语言在三岁之前就有大量的接触(Paradis et al.,2011)。从一开始学说话,多语环境下的儿童就同时学习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他们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会把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学习两遍,他们在不同的表达中习得不同的语言,然后两种或多种语言系统会相互补充。随后,他们将逐渐学会区分开两种不同的语言,例如对会说英语的父亲讲英语,而对讲中文的母亲讲中文。依次习得多发生在儿童完全习得第一语言习得(通常在3岁左右)之后才开始接触第二语言,比如说儿童在年幼的时候移居到说外语的国家。和同时习得不同的是,依次习得的两种或多种语言,在后天发展中可能会由于不同语言之间使用频率和适用场合的不同,造成母语或继承语逐渐生疏,多种语言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King & Fogle在2006年的报告中表明:尽管很多家长都坚信双语是语言发育迟缓的根源,实验表明在语言发展的主要阶段中,单语儿童和多语儿童所花费的时间是相似的。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者并不是说多语儿童不会产生语言和认知失调,而是说多语并不是导致语言发展迟缓和认知缺陷的原因。换句话说,单语儿童和多语儿童在语言和认知方面出现问题的几率是一样的。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儿童从出生起就接触多种语言是很常见的,这些儿童并没有更大的语言障碍风险(Paradis et al.,2011)。同样, 没有证据表明放弃一门传统语言会改善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多语儿童的习得策略和发展模式与单语儿童非常相似(De Houwer, 2009)。多语言儿童发展独立的,但相关的语言系统让他们学习一种新的语言,而不干扰第一个的发展(Genesee, Paradis, & Crago, 2004)。此外,L1的良好基础可以促进L2的学业成绩。同样,多语言儿童在认知上并不处于劣势;相反,大量研究表明,掌握多种语言可以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思考语言本身的能力,元认知和元语言技能的提高(Bialystok,2007)。研究发现,早在两岁时多语言儿童在执行控制方面的表现就优于单语儿童(Barac & Bialystok, 2012)。

2.3多语环境对语言输出的影响

转码和混用对于双语者或多语者来说是非常正常的。很多人错误认为,当儿童混用多种语言的时候,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出了问题,或者是他们两种语言都不熟练的结果。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在一段对话中可以说出地道的广东话和北京话,作为听众的我们是认为他们是方言通,还是认为他们“话都不会说”呢?“Code-mixing is a natural part of bilingualism”(Goldstein& Kohnert,2005), 在多语环境下,转码是一种非常正常和自然的现象。能熟练讲多语的成年人他们之间的交流,转码现象是一种理所应当的反应。同样,多语儿童在和其他讲不同语言的说话对象进行交流时,使用不同语言或在多种语言之间转换就是可以理解的。以上说的是情景转码,可是当儿童在句间转码时,有些人会认为这是词汇掌握不足的表现,儿童知道某个意思在一种语言中的表达,却不知道在另一种语言中应该如何表达。在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初期,这种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那就是双语儿童的第二语言词汇量要稍小于单语儿童的正常词汇量;但是双语儿童两种语言的总词汇量将至少是和单语儿童相同的(Genesee, Paradis,& Crago, 2011)。在两种语言都已经完全习得的情况下,句间转码在绝大多数时候是带有修辞目的,或是强调、或是夸张、或是引用,为了表达感情或传达特别的意思。例如“Y luego él dijo STOP”(西班牙语和英语混用)= “And then he said STOP”,这里之所以在表达“停止”时使用英语而不是西语,就是原文引用。语码转换,即在话语或对话过程中在不同语言之间来回转换,并不是一种混乱的迹象,而是表明儿童对语言和认知控制的增强(Bhatt & Bolonyai, 2011)。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最后针对人们担忧的语言转码,语言混用和语言发育迟缓问题,以及如何提供多语环境给出建议。首先,正视语言转码和语言混用现象。如果儿童出现多种语言混用的情况,不要担心。转码和混用对于双语者/多语者来说是非常正常的。有些人认为,在双语家庭中,家长跟孩子交流时应该执行“一人一语”策略。所谓“一人一语”,就是避免“一人多语”或者“多人多语”,让孩子一次只从一个家长那里接触到一种语言。虽然“一人一语”策略是可行的,但并无证据表明这是唯一的,或最好的方法;也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策略能够减少孩子的语言混用和转码现象。家长们无须担心他们同时对孩子讲不同的语言,或者在对话中混用两种以上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困扰,研究表明不管家长怎么教,双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定会出现语言混用和转码的现象,而且就像我们之前反复重申的,对于一个双语者来说转码是正常的、甚至有益的,无需担心。就这个问题给出的建议是,家长应尽量营造自然,轻松,舒适的语言表达氛围环境。

其次,让儿童在早期接触到高质量的外语输入。不要试图跟孩子讲自己都不熟练的语言,这样做没有任何益处。孩子接触到流利的成年人所讲的应答性谈话的数量和质量,预示着单语和多语语言和读写能力的成就。支持最佳多语言体系的上下文包括尽早接触每种语言的高质量会话,以及继续支持使用两种语言。英语不流利的父母不应该被告知对孩子说英语而不是母语;儿童需要流利的输入,而流利的输入在另一种语言将转移到学习第二或第三语言。双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并不需要成人刻意教授语言,家长要做的就是多说、多交流,在有了充足的语料输入后,大脑会自行完成剩下的工作。

如果认为孩子的确出现了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尽快向专业的语言病理学家,也就是语言治疗师寻求帮助。双语或多语不是语言发育迟缓的根源,多在听力和发音器官上找问题,不要把语言延迟归因于多语言现象。

参考文献:

[1]Bialystok,E.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bilingualism: Consequences for a multilingual society.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2007(3):393-397

[2]Barac,R.,&Bialystok,E.Bilingual effects on cignitive and linguistic development: Role of language,cultural background,and education.Child Development,2012:413-422

[3]Cenoz,J.,Research on multilingual acquisition. In J. Cenoz &U.Jessner (Eds.), English in Europe: The acquisition of a third language. 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2000:39-53

[4]De Houwer, J.,Teige-Mocigemba, S.,Spruyt,A. & Moors, A. Implicit Measures: A Normative Analysis and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9:347-368

[5]Grosjean, F.Bilingual: Life and reality.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

[6]Genesee, F., Paradis, J., & Crago, M.Dual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disorders: A handbook on bilingualism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Baltimore: Brookes Publishing,2004

[7]Goldstein, B. & Kohnert, K.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in developing bilingual children: Current findings and future directions.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2005:264-267

[8]Hamers, J. F., & Blanc, M. H. A. Bilinguality and bilingualism (2nd ed.).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9]King, K. & Fogle,L.Raising Bilingual Children: Common Parental Concerns and Current Research. Washington, DC: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Retrieved October 24,2006

[10]Kovács,.M. Early bilingualism enhances mechanisms of false-belief reasoning.Developmental Science,2009:48–54

[11]Bhatt,R.M.,& Bolonyai, A. Code-switching and the optimal grammar of bilingual language use.?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2011, 14.4: 522-546

[12]Lust,B. 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Grow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3]Paradis,J.,Genesee, F.,& Crago, M.. Dual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Disorders: A handbook on bilingualism &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2011

[14]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Linguistic survey of India,2011

[15]Rubio-Fernández,P.,& Glucksberg,S.Reasoning about other peoples beliefs: Bilinguals have an advanta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12:211–217

[16]Werker, J. F.,& Byers-Heinlein, K. Bilingualism in infancy: First steps in perception and comprehens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8(12):144-151

猜你喜欢
语言输出语言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创造性的发展及教育策略探讨
高中英语“以说促写”教学实践研究
外来流动儿童语言发展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
优化综合语言实践项目课设计提高语用能力探究
例析真实材料教英语的解读与处理
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英语专业技能课运用PBL促进语言输出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