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2019-10-09 05:03王梦宇
考试周刊 2019年69期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数学应用

摘 要:随着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多媒体资源在教育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而在教师教学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进行重点探讨。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数学;应用

微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让学生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利用各种终端进行学习。这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时还调动学生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注重这方面的教学,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让其选择相应的微课程。这样既能够提高其学习效果,同时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 微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一) 微课程的概念

所谓的微课程就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课程所提出的标准和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针对课堂教学知识重难点,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我国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未来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微课程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应用微课程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而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能够对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查缺补漏。进而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要注重这方面,合理应用微课程教学。

(二) 微课程的特点

对于微课程所具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时间短,内容精炼。在实际中,微课程主要是将某个知识点或实验等教学环节进行简化且细化的教学。将其与常见教学模式相比,前者更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因其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且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短。这让学生学习上更为轻松;二是,有效突破重难点。因微课程是由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学,所以在目标上十分明确,可充分突出教学知识的重难点。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方向;三是,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微课程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学生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可观看微课视频。因而具有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二、

微课程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

针对微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下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即:运用和制作水平较高的微课程课件、注重对知识点的分散,不断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 运用和制作水平较高的微课程课件

实践证明,微课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应用中,教师在微课程中可借助不同的教学方式,即讲授、问答、启发和演示等进行综合运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因受到微课程时间的限制,教师在一节微课程中只能够使用一到两种微课程类型的组合教学。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微课程将关于讲授类与合作探究类的教学类型进行适当结合运用。其间,教师需结合课程教学的具体任务和课时信息进行不同形式小组的划分。之后,教师则可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辅助讲解,并将课程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于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行直观的了解。促使其能够更好的理解抽象知识。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宽学生学习思路,教师最好能够适当的增加课外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这样做不仅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 注重对知识点的分散,不断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具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知识点多且记忆量大。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形式,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还会因知识点等造成知识混乱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则应用微课程。因微课程具有将较为宽泛数学知识体系分为小块知识点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此将教学上可采用分段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这节知识中,教师可将各个板块分为3个教学任务,在此任务中主要包括3或4个微课程。在这时,教师可根据具体学习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课程重难点和理论知识讲解。以此确保课程教学效果到达标准要求。

(三) 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微课程教学工作上,可学习同行比较优秀的教学方式。并将这些教学方法合理应用在课堂中。以此能够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通过微课程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较好的展示教师对课程教材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可获取更多的教学技巧。从而增强其课堂教学技能。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促使其将实践很好的融入課堂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微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将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相比,微课程与其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极大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因而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文对初中数学课程中微课程应用深入分析后,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想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则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具体有:运用和制作水平较高的微课程课件、注重对知识点的分散,不断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这几个方面,能够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维磊.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J].甘肃教育,2017(16):53.

[2]汤友浩,彭洪芹.网络微课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54-55.

[3]石虎.基于微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4]唐道喜.初中数学教学下微课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7.

[5]刘雪婷.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王梦宇,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龙集中学。

猜你喜欢
微课程初中数学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