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初探

2019-10-09 05:03翁碧华
考试周刊 2019年69期

摘 要:本文论述中学生政治认同培育中存在的问题,论述政治认同培育的目的,通过课前做好导学的科学设计,课中问题导学的实行流程,课后政治认同的实践,从而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尝试

依据国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新制定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有效培育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位政治教师必须面临的问题。在此,笔者尝试从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加以初步探讨。

政治认同,就是指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对一定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教材看,包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社会主义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精神、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认同。对于高中生而言,政治认同的对象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加上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和教育方法不合理,这些问题是政治课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培育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尝试,能为破解这道难题打开一扇窗户。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观念陈旧

部分高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考高分,在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满堂灌输;重视让学生机械背诵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概念和政治理论,往往忽视让学生贴近生活去亲自体验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并且很少向学生讲述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二) 教育方法不合理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快速提高教学成绩,往往是从头讲到尾,不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没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地去探究知识,导致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政治生活脱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中对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

二、 政治认同培育的目的

笔者认为,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学习,具有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甚至对中国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对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基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尝试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成长”为灵魂。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及正确价值观的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是以问题为主线,准确科学设计课堂导问,通过教师科学合理有效的导,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政治认同。

(一) 课前做好导学的科学设计

教师做好导学科学设计要做到“三明确”:第一,要依据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明确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第二,要明确学生产生认同感的阻碍因素。阻碍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课本理论知识编制和学生生活认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学生思维特点、认识、接受能力和情感态度等。第三,要明确自己拟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情感道德实际,有利激发学生内心体验,有利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 课中问题导学的实行流程

第一步,教师要利用具体典型时政热点、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事件在课堂上设计情真感人的情境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有效地进行政治认同培育。第二步,利用时政背景提出两种差異性观点设计冲突情境,使学生已有认知和客观实际的冲突展现出来,引起学生产生质疑,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提升对政治认同的感悟。第三步,应当在恰当时机适时引导,促成学生逐步达成政治认同,同时在问题导学实行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目标方向根本原则,如果学生讨论的内容与目标方向发生偏离时,教师应及时正确引导。第四步,围绕议题请学生代表进行归纳性发言,因其代表学生想法,能够为课堂教学与达成的政治认同目标的实现锦上添花。

(三) 课后政治认同的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政治认同的目标通过问题导学模式培育效果如何,教师的导能否促成学生实现对政治认同的内化,应当通过实践来检验。第一,依据政治认同的主题,出一版黑板报或手抄报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熏陶政治认同。第二,依据政治认同的主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提升政治认同。第三,依据政治认同的主题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艺术节表演活动展示政治认同,如自编自导一个话剧节目等。总之,课后政治认同的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内容要符合时代潮流和学生实际,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政治认同得到升华。

教学中,笔者坚持以问题导学模式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教学尝试,喜忧参半,喜的是取得了一定成果,忧的是发现了不少问题:(1)问题导学模式的操作流程能否被广泛推行的问题。(2)缺乏有效的评价与检验标准来检验学生真正实现了政治认同的内化效果高低的问题。(3)教师的导是否有效与学生学是否主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尝试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2]李岚.基于思想政治课的政治认同教育内容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3).

[3]王应江,陈肖薇.问题导学: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模式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旬刊,2017(3).

[4]苏万永.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J].广西教育,2018(2).

作者简介:

翁碧华,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