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于肿瘤内科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19-10-09 04:10梁珍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质量管理负性情绪

梁珍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疼痛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于肿瘤内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月该院100例头颈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着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76.00%高于对照组42.00%(P<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40.73±5.83)分和抑郁评分(41.29±6.93)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评分(96.37±1.85)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内科患者实施疼痛管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 疼痛;护理质量管理;肿瘤内科;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a)-0098-02

随着我国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癌症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多,且具有年轻化的发病趋势,肿瘤患者常会伴有疼痛等主观不愉快的感受,疼痛与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和心率是临床重要五大检测指征,疼痛已经是晚期肿瘤患者最难以忍受临床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心理压力,也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常规的护理措施仅仅能满足肿瘤患者的临床基础治疗,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2]。在该研究中,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月该院100例头颈内科患者,分析疼痛管理理念下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00例肿瘤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2.63±1.84)岁,其中肝癌患者有16例,肺癌患者17例,结直肠癌患者8例,胃癌患者9例;其中,高中及以上学历16例,初中或小学34例。试验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4.72±1.54)岁,其中肝癌患者有18例,肺癌患者有15例,结直肠癌患者有9例,胃癌患者有8例;其中,高中及以上18例,初中或小学32例。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肿瘤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即心理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护理以及简要的健康指导。

试验组肿瘤患者实施癌症疼痛的护理管理,具体见下文:①成立肿瘤疼痛管理团队,选择疼痛科或肿瘤科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作为主要责任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选用临床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为团队成员,依据疼痛的护理计划和质量控制进行严格规范化护理,加强团队成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纳入研究的团队人员要接受为期两周的统一专业培训,授课老师为肿瘤科或者疼痛科的经验丰富的医生,以集体讲座和个人示教等方式通过多媒体、面对面传播等形式进行培训,加强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结合训练,并对团队的医护人员进行不定期的考核,根据护理技术的发展定期进行更新,同时了解团队成员对相关培训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针对性的强化训练[3]。②加强护理评估能力,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后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通过患者的行为、沟通及其他客观评价等方法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类型,同时嘱患者家属密切配合[4]。科室采用模拟训练方法,让护士练习评估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其熟练程度。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肿瘤内科患者的疼痛缓解率、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分数。采用NRS对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参照WHO制定的疼痛标准,疼痛程度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度缓解和无缓解。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2]。根据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進行负面情绪的评分,满分为53分。护理满意评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从医护人员的护理态度、疾病认知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属于计量资料(x±s),两组间进行t检验,疼痛缓解率属于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肿瘤患者疼痛缓解率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76.00%高于对照组42.00%(P<0.05),见表1。

2.2  两组肿瘤患者负面情绪和护理满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40.73±5.83)分和抑郁评分(41.29±6.93)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评分(96.37±1.85)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难以忍受的临床症状,大部分的肿瘤患者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少数患者因疼痛难忍会出现失眠、食欲减退、乏力、焦虑和抑郁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能力[5]。疼痛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很大,不仅体现在心理的脆弱甚至轻生的想法,还会体现在患者机体生理功能的多种异常,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变浅加快,心率过速或减慢以及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等[6]。虽然疼痛科的治疗会为患者减轻稍许痛苦,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但是多数患者的疼痛仍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7]。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机体的疼痛,还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依从性。优质的护理管理模式是选用经验丰富的疼痛科或肿瘤科护医护人员作为主要负责人,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疼痛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减缓疼痛,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8]。而通过完善的护理评估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评估能力,提高护士的评估手段,进而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进行护理。该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76.00%高于对照组42.00%(P<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40.73±5.83)分和抑郁评分(41.29±6.93)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分数(P<0.05),护理满意评分(96.37±1.85)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肿瘤内科患者实施疼痛管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孝媛媛,张彤.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与疼痛护理质量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3):248.

[2]  纪京绪,杜彩云.阶梯性镇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4):129-130.

[3]  陈志杰,黄芳芳,李娜,等.长期从事肿瘤内科的护理管理及研究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胰腺癌患者癌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202-204.

[4]  王燕娥,杜晓青,许敏.疼痛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于肿瘤科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7):44-45.

[5]  张春琴,何炼英.护理干预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23(5):110-112.

[6]  张伟,朱春芳,王钰美,等.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肿瘤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1):2724.

[7]  华红霞,王燕娜,任国琴.疼痛专科护理在降低恶性肿瘤癌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5):2077-2080.

[8]  贺春英,李敏.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146-147.

猜你喜欢
肿瘤内科护理质量管理负性情绪
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研究
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持续质量改进在日间手术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中应用及护理效果
肿瘤内科治疗并发症处理的临床探讨
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之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