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型”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2019-10-10 06:00童秋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2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中职学校教学方法

童秋萍

〔摘要〕中职学校心理课堂在实践中显现出“专业结合不明显、需求导向不明确、有心动少行动”的不足,从而影响了其实效性。心理课要从现实问题及需求出发,构建润泽课堂,通过丰富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安全信任的氛围中面对困惑、表达经验、达成感悟,从而激发个体改善自己、提升自我的行为。这个过程恰如佐藤学所提出的“登山型”学习。本文结合课例“转过冲突遇见爱”,具体阐述了“登山型”教学法的理念依据;教学流程即课前主题凝炼、前置准备,课中探寻表现、梳理经验,课后评价反思、以知促行;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最后对“登山型”教学法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教学方法;心理课堂;课程设计;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5-0031-05

一、问题提出

在中职学校心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年来重视学生课堂体验,但在生活中却经常发现,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其认知合理,但行动欠妥,缺乏行动或者行动方式不合理。比如学生知道有很多应对情绪的方法,但情绪不好时,有部分学生不愿与人沟通,或者采取自残、自伤等有损身心健康的方式宣泄;人际交往中,他们在心理课上已经了解与感受到“主动”“真诚”“赞赏”的重要性,却较少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人际冲突时常可见。上述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有个人行为习惯使然,也有环境推动,作为一名课堂实践者,要反思心理课堂的实效性,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从心动到行动”。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从以下原因进行分析。

(一)专业结合不明显

从教学对象上看,中职心理教师所教授的学生都是某一或某几个专业。专业不同,学情不同,教学内容或方式也相应地体现差异。但教师在教学目标、内容、素材选择、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选择上,尚存在职业特色不明显的缺憾。即心理课与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结合不明显、缺乏职业特色,一堂常规心理课,有时未经任何改动就用到所有专业中去,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

(二)需求导向不明确

从心理课的总体教学内容看,高中心理课堂涉及六大主题,包括自我调整、人际交往、学习心理和求职心理等。每个主题都有相应要求,但这些主题都是统而概之,每堂课所要上的具体课题,一般由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来确定。比如:自我调整主题,学生在高一最迫切的是提高自己的自信,还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亲子关系主题,学生的需求是与父母沟通的方法,还是如何激发与父母沟通的意愿。不同班级有不同需求,需要进行班级学情调查,明确学生需求。以往心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关于每一主题的具体需求把握尚待加强。

(三)有心动少行动

从教学效果来看,心理课堂重视学生的体验,也重视方法的总结与引导,但缺乏实际行动检验学生在实践中的运用,课堂作业有布置缺跟踪。中职生常常行动不足,有长久习惯因素使然,也可能因為在心理课上体验不深刻,触动不足,难以激起行动欲望。

基于上述原因分析,心理课堂需进一步融于专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同时要在学习准备、情境创设等各方面激发起学生更深刻的体验,促使其走向行动、指导生活,实现有价值的学习。从课堂设计来看,心理课要从现实问题及心理需求出发,建设润泽课堂,通过丰富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安全信任的氛围中面对困惑、表达经验、达成感悟,从而激发个体改善自己、提升自我的行为;同时,教法策略的选择应注重“以人为本,遵循个体发展”原则,致力于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完满人格。因此,基于佐藤学教授的“登山型”理念提出的“登山型”教学,是对心理课堂教学的精心探索。

二、“登山型”教学法的理念依据及教学流程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好课像登山,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登山包括登什么山,路径由谁选择,怎么上山。孙老师认为,学习要登知识、思维、情感三座山,路径由学生选择,自己走着上,边走边看[1]。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要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要求把课程的单元放在“主题—探求—表现”的模式中加以设计,在教室中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2]。

“登山型”教学法的提出,一方面基于“登山型”课程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也基于心理课堂实践与登山体验的相似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目标达成的自主性。登山体验,目标是登至顶峰,但登山者会依据自我的精力或兴趣选择是否完成这目标。与此类似,心理课课堂目标的实现会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及能力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而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不能全部完成目标,也是被允许和认可的。

2.格局视野的变化性。登山有一步一景、移步移景的体验,学生心理的变化与此类似,他会根据探究程度、同伴表达分享程度、教师的引导程度而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与看法。

3.路径选择的多样化。登山有多条路径,有人选择陡峭但风景胜出一筹的路线,有人选择路途轻松但风景平平或是更消耗时间的路线。心理课不强求学生采用哪种学习方法、学习风格,能有效达成目标的皆可。

4.成就体验的相似性。登山给人战胜感、成就感,恰似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后的豁然与轻松。

5.实践应用的成长性。登山是一段锻炼身心的旅程,也是一段丰富视野的经历,个体的成长可能发生在登山过程中,也可能在登山回顾中,也可能在登山之后不经意的一次回想中。总之,成长犹如登山,一步一脚印,一步一收获。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心理课堂的“登山型”教学法,认为课前应该根据学生需求提炼出课堂主题(登什么山),学生随后进行前置学习或活动开展,积累相应知识、情感经验;课中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路径,在活动中进行探寻表现,梳理反思已有经验,提升强化新经验,从而形成打动心扉的感悟(如何登山);课后,学生进行反思评价,以知促行(登山收获)。在“登山型”教学法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主题—探寻—表现”三大核心要素,展开一系列延伸课堂内外的活动。

三、“登山型”教学实践——以“转过冲突遇见爱”为例

教学法是为辅导理念服务的,并非所有的心理课都适合采用“登山型”教学法。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为例,每一主题可采用的主要教学法如下,具体到每一课因地制宜。

课例选自第五单元“家庭社会中的我”中“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一课,本课学情把握及学以致用非常重要,所以适合采用“登山型”教学法。

(一)  登山准备——提炼主题、前置学习

1.访谈调查中探学情、明需求

心理课的教学参考书主题列举明确,但结合学校实际,课堂主题要符合学情,要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

本课教学缘起:发现学生很多困惑来源于家庭,而亲子冲突又是其中的最大困扰。中职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的反抗性+情绪化,遇上父母的掌控性+焦虑化,双方因此容易发生冲突,冲突的迷雾往往掩盖了父母的爱,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为了探明学情,我对多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亲子关系情况。学生反馈“我妈妈太会管我了”“没法和我父母沟通,简直说不了话”等。随后,对全班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亲子冲突的频率、内容、解决方法。根据调查,我设计了两份前置任务,一是让学生找一张亲子合照,借此回顾以往的美好,二是完成“父母之声”采集单,从中了解到三大信息:一是哪些学生的亲子关系不是特别和谐,比如孩子不给父母填写或者父母拒写,这部分学生是重点关注对象;二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大部分父母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孩子的爱,这是能触动孩子的地方;三是亲子间相互不太理解,大部分父母进行说教,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结合学情及调查,我从“亲子关系”这一大主题中提炼出课题“转过冲突遇见爱”,重点引导学生解决“缺少与父母沟通的意愿,沟而不通反而痛”的问题。

前置作业帮助教师确立了课堂主题,虽然看起来繁琐复杂,但依此定下的主题符合学情,真正做到从学生需求出发。

2.专业结合中寻素材、创情境

在“登山型”教学活动中,找到适合学生探究并能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材料非常重要,即学生要采用适合自己的路径登山。路径选择要符合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学生的感观体验,二是能引发学生兴趣,三是能促使经验的产生。

本课例进行了前后两次课堂尝试。第一次采用的是电影中一对父女冲突的片段,该片段是基于孩子恋爱而引发的矛盾,情节生动,但学生探讨不深入。经反思,恋爱可能不是学生亲子冲突的普遍问题,我又找来学生,询问学生最常见的冲突情境以及发生过程。学生描述完之后,我决定让学生拍摄所描述的情境,这恰好能结合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视频拍摄制作与专业紧密结合,于是一段关于孩子玩游戏而引发母子言语冲突的情境短片《周六的傍晚》诞生了。

(二)登山过程——探寻表现、经验梳理

课中实践环节,围绕“探究—经验—表现”核心要素,采用“启程—领略—回顾”之形象的登山环节,完成“登山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1.启程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启程即好的导入。采用“亲子合影猜一猜”有效激发课堂兴趣,结合青春期现实,提出心理冲突,从而引出课堂主题。

2.领略

(1)识困惑、析原因

导入后,播放视频《周六的傍晚》,呈现母子言语冲突。课堂内的探寻活动借助导学单工具来实现。导学单的三个问题围绕探究亲子冲突的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及父母的内心感受与需求。完成学习单时,一定要享受“安静”。我让学生仔细思考学习单上的问题,写下关键词后再分享,由于问题思考留有时间,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我来总结下刚刚几位同学所说的”,该生将同学的回答串成了一条线,在课堂上展现了自我分析与概括的水平。

导学单是“登山型”教学的探究工具,如同登山工具。要考虑几个问题:①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②“享受”学习单,学生在学习单上的探究需要时间,教师要学会等待,享受安静,这是登山型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表现,要给予每个学生思考的时间与机会;③对话学习,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要引导学生安静倾听,随时补充,适时融入教学设计,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2)呈表现、找方法

探寻困惑解决方法有多种途径,课中可采用如下方法:导学单探讨、前置活动再思考、情景模拟、作品完成等。本课中的第一个探寻活动让学生对亲子冲突的原因有了理解,对父母的感受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了讓他们真切感受到父母的感受,课堂进行第二个探寻活动,即对前置活动进行再思考,即“品读爱的心声”。学生通过探寻父母真实的感受与爱,增进对父母的理解,这也是减少亲子冲突的重要方法。

课堂的第三个探寻活动是情景模拟,学生先小组分享已有经验,随后自主扮演父母与儿女。在对话中模拟解决冲突,从而获取更多有效经验。学生兴趣浓厚,但也存在问题,即学生会按照他们既有的模式去扮演,无法将父母的感受带入。所以教师要发挥登山过程中的“导游”作用,引导学生角色模拟时带入父母的感受与需求。如果学生不能做到,也不要强求,“登山”到哪一步,由学生自主决定。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中职学校教学方法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