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交响诗《更尽酒》创作分析

2019-10-11 06:18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阳关三叠全曲声部

慕 峤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8)

1 音乐材料的特点

1.1 旋律性材料的形成与发展

《更尽酒》的主题性材料选自古曲《阳关三叠》。乐曲的陈述部引用《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其他几个部分的主题材料虽没有原型引用,但主题的创作意境也全部源自《阳关三叠》。 我国古典音乐乐曲的创作以写意的形式为主,带有随意性[1]。 《更尽酒》作为一部以中国题材为音乐主题的作品,旋律材料选用传统民族调式,用管乐队演奏表现。

我国古典音乐作品的发展手法与西方不同,西方作品发展靠的是动机, 一个动机衍生出一个主题,再由主题发展整部作品;而我国古典音乐作品的材料形成与发展是线条性的,多数以吟唱的方式完成全曲。 就《更尽酒》而言,曲子的主题元素《阳关三叠》虽然没有贯穿于全曲之中,但6 2 这一四度关系却巧妙地运用于全曲的主题中,ic5 在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见谱例1。

谱例1 古曲《阳关三叠》 (第1-4 小节)

开篇引子共分为两个部分,乐曲不仅在旋律性材料的形成运用了大量的ic5 关系, 和声的构成也使用了四度关系。 乐曲以木管声部开始,宛若蜻蜓点水,旋律优美回荡。 陈述部分是古曲《阳关三叠》的主题音乐材料所出现的部分。 中部的调式、速度都有很大的变化,以木管组中低音区齐奏,转为小快板,欢快的节奏打破了第二部分的安静气氛。 这个部分利用铜管组与木管组的交替吹奏,形成了音区和音色上的对比,缓缓将全曲发展到最后的再现部分。 再现部再现了本曲的陈述部,调性回归,在配器上稍做变化,终结全曲。

1.2 和声性材料的构成与使用

《更尽酒》的引子部分大量运用了传统民族调式的和声手法,许多使用ic5 关系。进入主部主题后,部分和声的选用结合了西洋和声的写作方法, 这种结合削弱了我国传统民族调式和声的功能性, 运用西洋传统和声的写作手法结合于传统五声调式的旋律中。 乐曲的高潮处中运用了不协和音程做和声的写作手法, 这也不是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和声的写作方式。

1.3 曲式结构的特征

全曲由引子、陈述部、中部和再现部组成,属于再现复三部部曲式。 每个部分都貌似结束,又与后面的部分对接得天衣无缝。 全曲以慢快—慢—快—慢的速度变化布局全曲。

我国古典传统乐曲的写作与西方曲式结构的布局不同, 西方曲式结构讲究以动机发展乐句,再发展乐段,而且乐句的篇幅与时长也相对规整[2]。 我国古典传统乐曲讲究线条性的写作与发展,往往一个乐句发展至很长的一个乐段,乐句之间的结构并不规整,中间很难分出乐句。 在尚未出现乐谱记法的时候,古曲的创作往往靠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下来,常会发生改变。 对我国古典传统乐曲的分析不能完全按照西方曲式分析的特点。

2 织体写作的特点

2.1 织体形态

乐曲以主调音乐写作手法为主, 通过ic5 的音高组织关系、由旋律声部、复调声部、和声声部和伴奏声部几个部分发展全曲。 乐曲运用了复调因素,在主旋律之下,通过音区与音色的不同映衬复调声部的旋律,两个声部相得益彰,互不干扰。

全曲的发展一直没有离开ic5 这一关系,无论从旋律发展的横线线条还是和声写作的纵向线条。乐曲的第一部分(引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bB F 作为动机,呈示出古曲《阳关三叠》中的第一句旋律性材料, 木管组和铜管组的复调配合,音色上区别明显,旋律上遥相呼应。 引子的第二部分则出自古曲《阳关三叠》中第二次呈示的旋律性材料并加以改编发展,由木管组吹奏旋律声部,铜管组在中低音声部做节奏式的伴奏声部。又由长笛吹奏solo 引入主题,将乐曲推到陈述部。 这一部分的旋律性材料出自古曲《阳关三叠》,几个短小的乐句或发展或缩减,重复使用,在乐器选择和音域上加以变化完成整个乐曲的陈述部。陈黔将这一中国古典民族音乐作品改变成交响管乐编制的作品,利用原曲ic5 这一关系发展旋律,并做了和声、复调与伴奏声部。 全曲基本运用音型化写作,古典传统音乐写作的旋律线条贯穿于全曲之中。 乐曲的中段选用《阳关三叠》中第二次呈现的主题音乐因素,并加以变化反复重复, 从听觉上类似乐曲的插部,整个中部只利用两个音乐材料加以发展,并将全曲推向高潮[3]。 再现部的写作手法与陈述部差别不大,只是将其做了删减,并将全曲停留在了这个部分。

2.2 音型化写作

本曲运用音型化写作的部分并不少见,开篇引子的第一部分,木管组中高音声部吹奏音型化旋律做填充,见谱例2。中段的高潮性写作利用木管组中高音区吹奏伴奏式声部。 写作手法完全不同,但这不同的音型化写作给乐曲带来不同的紧张度。

谱例2 管乐交响诗《更尽酒》 (第1-6 小节)

复调写作手法也贯穿于全曲之中,以木管组与铜管组音色的对比,木管组高音区与中低音区音域的对比为主, 也有分组写作与节奏型写作的部分。节奏式写作手法大都模仿京剧式的节奏型。 引子中第一部分的结尾以乐队全奏的形式模拟戏剧式的节奏型结束;第二部分中的铜管声部全部以节奏式的手法写作,最后以淡出的形式在木管组结束进入陈述部。 这部分以复调式写作手法为主,引用《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加以发展,在音区的运用上加以变化使之音色丰富。 中部将音型化写作,复调式写作与节奏式写作全部运用结合在一起,将全曲推向高潮。 高潮式写作以乐队全奏为主要手法,木管组高音区做节奏式写作,中低音区与铜管组中低音区奏相同材料。 最后乐队全奏将其进入全曲的最后一个部分也就是再现部。

2.3 节奏要素

《更尽酒》的成功与其节奏要素是密不可分的,作品运用了大量的中国打击乐器,并结合京剧的节奏因素,中国特色浓郁。 这些民族打击乐贯穿于全曲的演奏中,无论是全奏还是独奏或是间奏。 旋律是音乐,打击乐是舞蹈,而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打击乐也恰恰应和了这部作品的中国题材。

猜你喜欢
阳关三叠全曲声部
萨拉萨蒂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艺术特征分析
《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旋律研究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多声部视唱训练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阳关三叠”怎么唱?
声乐作品《阳关三叠》的音乐文化
《阳关三叠》曲谱版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