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护”大学生非遗传承保护的有效方式

2019-10-12 14:20张业林王蓉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张业林 王蓉

摘要:苗锦芭排是湘西地区苗族特有的织锦形式,但现已濒临失传。大学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主体,以“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契机,通过“以赛促护”的方式,拍摄、制作相关纪录片,在促进苗锦芭排的传播的同时,提升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苗锦芭排;以赛促护;大学生非遗保护

一、苗锦芭排及案例简介

苗锦芭排为湘西苗族特有的织物,原主要流行于湖南沅水中游流域的吉首、泸溪、古丈等地的交界区域,织物背面因断纬挖花而形成了密集如麻,形似牛肚的线条,因而俗称其为“牛肚被面”。这一带自古居住着古老的“仡佬族”,在清末与民国时期,又将这里的仡佬人称为“仡佬苗”。新中国成立后,“仡佬苗”被划为湘西苗语东部次方言的“苗族”范畴。所以,一般将这种“芭排”统称为“苗锦”。芭排的历史十分悠久,从汉唐发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南宋的《溪蛮丛笑》、清同治的《乾州厅治》对芭排都有记载,当地人在生小孩,三朝或者是满月的时候都会用芭排作为不可或缺的礼物,如果没有此样东西,就会受到非议。

苗锦芭排作为一种民族民间的手工艺产品,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才能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化,苗锦芭排已经失去了他的生存土壤和环境,出现了衰落与蜕变的趋势,生存区域逐渐缩减。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有专家学者断言苗锦芭排已无织造风尚,应用濒于消亡。目前,湘西州吉首市丹青镇烟竹村作为苗锦芭排的原生地,成了芭排织造风尚的唯一留存区域。

發展是主动的保护,也是最好的保护。当代大学生是民族文化的继承人,苗锦芭排是老一辈们从长期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本身就具有一种创造力。为了让更多的人看见、接受苗锦芭排,我们以第十一届“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契机,尝试通过“以赛促护”的模式,拍摄主题为“责任与担当”的公益视频短片,对苗锦芭排的传承现状、工艺流程等内容进行记录、保存和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苗锦芭排。

二、“以赛促护”传承保护模式实践

(一)精心准备,提前了解苗锦芭排文化

2019年第十一届“大广赛”以“责任与担当”为公益命题,希望青年一代充分认识到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意义和青年应有的贡献。

赛前,我们已经通过收集文献、网络查询等方式,了解到了苗锦芭排的历史源流、濒危状况,以及97岁高龄仍在坚持传承芭排技艺的传承人张显兰奶奶的相关事迹,与该主题非常贴切。因此我们特意选定苗锦芭排为该公益命题的创作对象,以97岁高龄的湖南省级苗锦芭排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显兰,及其二儿媳张玲秀为拍摄人物,进行“责任与担当”公益主题短视频拍摄。

现在最急迫的便是需要传承芭排这项技艺的年轻人群,而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敢拼敢闯”为苗锦芭排的传承提供更多可能。目前我国对非遗传播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李明亮认为非遗的传播需要借助现代媒介,运用不同的传播途径,来跨越时空延续传统,更要从原来并行的,碎片化和主体自律式的传播策略升级为融合的、统筹的品牌传播战略。对于湘西苗锦芭排来说,发展就是一种保护,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重要的比赛为契机,将苗锦芭排运用到相关的视频拍摄、设计创意中来,不仅可以丰富设计内容,还能让更多人了解苗锦芭排,让芭排在形式上、功能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之中。

(二)全心投入,主动体验织锦过程

苗锦芭排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在时代的驱动下,不便的交通与区位局限,社会的低关注,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低,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让这项工艺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被渐渐遗忘。作为当代大学生,对苗锦芭排的保护与传承可以说是我们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2019年在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准备过程中,我们真正的见到了这颗遗漏在湘西大山中的“明珠”。一路上我们兴奋不已,在经历了火车、汽车、步行的曲折道路后,我们来到了位于丹青镇烟竹村张显兰老人的家中。面对这位最后的传承人,面对苗锦芭排的现状,如何保护芭排成为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让它的“身影”可以留存于这个世界,让后人可以感受到芭排所代表的民族历史,和它给以人的独特视觉感受。我想首要任务应该是尽我们所能的去记录它,而访谈式的小视频、纪录片是我们可以采取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我们自己亲自体验了芭排的织锦过程,芭排在古老的斜织腰机上,以手工数纱挑织而成,锦面为平纹、斜纹两种;组织结构相互穿插10余次,手工较为复杂,这种工艺使得芭排相较于周边的土家锦西兰卡普等手工织锦有了些区分。质材有棉料和蚕丝,尤其以野生柘蚕丝头为贵;而图案色彩更加厚重、艳丽、粗犷、古朴。

随后,我们以张显兰老人长达80年的守候与传承为逻辑线索,重点采访、拍摄、记录的老人的学艺经历、人生过程、成果去向,以及对这项技艺逐渐失传的担忧与遗憾。

(三)积极推广,帮助苗锦芭排走向校园

最终,我们将拍摄素材剪辑成了一个3分钟的参赛短视频和一个完整的拍摄纪录片。在参赛短视频中提出传承与保护非遗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担当的核心观点,并最终凝练广告语:“时间留不住非遗,但你可以”。视频最终在大赛中获得的优异的成绩,并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并借此机会在校园组织了一场苗锦芭排的展示展览活动,在现场播放了我们拍摄的苗锦芭排纪录片,吸引大批师生参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以赛促护”传承保护模式的作用及优势

“大广赛”是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简称,2005年首次举办,以“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为竞赛宗旨。我们以大广赛为契机,将大广赛引入非遗保护,迫使教师和老师都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实践之中,在三个方面发挥显著优势:

第一,强化苗锦芭排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互联网+”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推广必须有新的路径。以“大广赛”为契机和平台,利用短视频的形式,能够在移动社交的“阵地”上,以更自然、更现代化的方式,让广大学生和老师,更好的认识、了解苗锦芭排这种非遗技艺,并能够主动加入保护这项技艺的队伍之中。依托此次线上参赛的机会,我们还成功的延伸了线下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强化苗锦芭排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参赛后,我们将苗锦芭排纪录片在校园内进行播放,组织了一场苗锦芭排的展示展览活动,学校老师也专门组织了展览后的讨论活动,供同学们交流感想,分享经验与建议。在高校范围内,采用视觉化、信息化的推广方式,发动师生共同参与,发挥团队作用,从小集体参加到大集体参与,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推广效果。

第二,提升大学生对非遗保护的认识。

总体而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非遗的认识度和重视度相对较高,但仍然存在基础常识了解较多,实践参与较少;重要性认识较强,自豪感责任感弱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高等院校开展更系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到非遗保护实践之中。苗锦芭排2006年入选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次纪录片的拍摄,学生自己成了非遗记录、保护、传承的主体,其能动性、积极性大为提高。让他们深切地感觉到了非遗消失的速度和几乎不可逆转的现状,得以更深入的理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只有真正实地学习与动手,切实进入苗锦芭排的织造世界,运用现代思维对它改良创造,才能让它真正被现代社会的广大群体认识和认可,才能真正将这珍贵的民族历史瑰宝留在我们的土地上。与此同时,作为美术学院的学生,在接触苗锦芭排的过程中,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到了芭排的艺术魅力和民间匠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担负起作为大学生对非遗保护应该肩负的责任。

第三,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此次微视频的拍摄,学生得以将专业学习与实践相联系、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在“知”与“行”两方面都得到了提升。“知”指的是知识的更新。通过学习文献、素材收集、田野调查、整理总结等一系列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苗锦芭排的相关知识,也对非遗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些知识将为其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行”指的实践能力的提升。这里的实践能力主要指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就专业实践能力而言,作为艺术学专业学生,微视频和纪录片的拍摄,能够综合性的锻炼其广告策划、视频拍摄、后期剪辑、后期制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促使大学生操练、实践、创新,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指他们能在实际的调研和拍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凭借自己在学习、表达、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论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呈现出来的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厚积薄发的文化精神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审美的培养、品位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记录与研究非遗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苗锦芭排作为湘西地区苗族特有的、濒临消亡的织锦形式,急需当地的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其的记录保护与传承之中。此次以“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契机的纪录片拍摄与制作,是一次“以赛促护”方式的尝试,希望能在促进苗锦芭排传播的同时,有效提升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真正承担起文化传承责任,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去帮助非遗文化传播,弘扬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汪为义,田顺新,田大年.湖南民间织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2]李名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合传播路径探索:以上海为例[J].裝饰,2015(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