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70年:回顾与展望

2019-10-14 03:41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国外交和平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披荆斩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接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把握国情、世情,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外交70年成就卓著

中国外交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服务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70年来,中国外交将“捍卫独立和主权,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为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作为主要目标。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不平等条约,打破西方孤立封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妥善处理同周边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同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划定和勘定边界。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顺利实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坚决遏制外部势力介入和干预台湾、港澳、涉藏事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国际社会一个中国格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先后同170多个国家建交,全面加入主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建立了110对伙伴关系,推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和对外开放格局,为国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自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助力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新中国成立初期即确立了独立自主新型外交的基本格局,在国际社会中牢牢站稳了脚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积极的历史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更加鲜明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70年来,中国外交始终站在国际社会道义制高点上。中国在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中坚持独立自主,在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斗争中主持公道正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秉持互利共赢,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逆流中维持开放合作、捍卫国际秩序,在世界格局的复杂深刻演变中保持定力、引领潮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注入正能量。中国已被公认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全球事务中的议程设置权、规则制定权、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践行天下为公、外交为民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也是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70年来,中国外交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和天下情怀,为中国尽责,为世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战线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进取的作为,深入贯彻外交为民宗旨,打造海外民生工程,有力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凝聚起广泛共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巨大成就不仅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而且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所焕发的强大生机活力,在国际上显著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中国外交70年经验丰厚

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提出的“外事无小事”“外交工作授权有限,大权在中央”的根本原则,到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有关论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是贯穿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条主线。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基本国情决定中国的事情不可能依赖别人,只能根据中国的国情,由中国人自己来办。在国际事务中,我们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原则立场,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不搞强加于人,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外交政策的宗旨,坚定不移地做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维护者,致力于推动国家间的互利共赢合作,实现了中国的利益主张与时代潮流和国际社会根本诉求的统一,使中国的民族复兴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上的大国崛起。可以说,独立自主原则与和平外交方针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两大基石。

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70年来,中国外交工作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形势、指导工作,不断创造新的经验,并在这一进程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70年来,不管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在外交上从来没有丧失开拓创新的勇气,从来没有停下不断走向新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的脚步。在当前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推进中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增强各方面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预见性,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

坚持体现外交工作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范。70年来,从倡导“求同存异”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到提出“三个世界”理论;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到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洋溢着中国文化和思想魅力的理念主张,对推动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挑战,国际社会对“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期盼进一步上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越来越与其在思想文化层面的贡献紧密关联。21世纪应该是中国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砥砺前行中更加自觉地为人类作出新贡献的时代。

新时代外交工作的根本遵循

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积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妥善应对和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坚持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进一步把习近平外交思想运用到研判形势和战略谋划的实践中,转化为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强大动能,不断提升外交谋划力、行动力、创新力、塑造力,是中国外交的迫切任务。

统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稳中有进总基调,立足大国基础,着眼强国愿景,全面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发挥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推进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努力实现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均衡发展,塑造更加友好有利的周边环境,做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文章,持续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入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坚持打造全球伙伴关系。伙伴关系为当今世界处理国家间关系提供了新模式。我们将不断完善伙伴关系全球布局,全方位推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中美经贸摩擦,致力于发展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与欧洲携手推进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建设,按照亲诚惠容理念进一步增强与周边各国的战略互信与利益交融。坚持奉行正确义利观,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

坚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将一如既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努力避免治理真空和治理乱象,保持全球治理体系的健康稳定。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身历史、国情和时代潮流作出的战略选择。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同各国一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供稿)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和平
多想记住你的脸
大国工匠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大国气象
博弈·和平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期盼和平
外交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