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戏剧育人功能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2019-10-14 21:30刘颖异
西部论丛 2019年33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心理辅导

刘颖异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虽然各学校的心理辅导日渐完善,但是学生仍然需要更加具有普适性的纾解压力、调节情绪和改善身心的方式。戏剧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体,既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充分发挥心理輔导与疏通的辅助功能,强调参与和体验,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同时发挥育人效果,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戏剧育人;心理辅导

近年来,深圳市公明中学借助戏剧这一载体广泛推行戏剧教育,大力推广英语戏剧与心理剧活动的开展,确立了挖掘戏剧育人功能、开发戏剧校本课程、探索戏剧教学法和建设戏剧社团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旨在充分发挥戏剧育人效果,培养学生树立的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达到立德树人、综合育人的教育目标。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主持开展初中戏剧教学的英语教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的观点。

一、戏剧教学可成为中学生调节情绪和自我疏导的新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约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或行为上的问题,并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核心群体,其整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将会影响到未来整个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青少年能否和谐融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实施积极干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心理辅导往往要面对青少年的抵触心理,导致心理辅导从一开始就难以实施。中学生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阶段,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拒绝别人走进自己的内心,再加上受社会环境影响,对于心理治疗的认知还很局限和片面,充满本能的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施加的心理治疗很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恶化。戏剧教学与传统的心理辅导不同,戏剧教学并不直接干涉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是以戏剧表演的方式委婉地完成咨询,并让中学生在完成戏剧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戏剧的真正主角正是学生本身,戏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疏导的过程,也是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和反思、自我救赎和成长的过程。

事实上,人们很早就发现戏剧表演有着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和慰藉心灵的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国家,戏剧已经被作为一种艺术治疗模式正式发展起来,并成功构建了一个理论体系,将社会学和心理治疗融入戏剧表演中,对青少年起到心理辅导的作用,促进他们的自我整合与发展。著名心理学家莫雷诺曾用两个希腊词“心灵”(psycho)和“演剧”(drama)来命名“心理剧”——以戏剧的方法探索心灵的真实感受,处理的正是人际关系以及其间的隐秘世界。由于戏剧表演能够唤醒自我意识,帮助人舒解压力,调节情绪,改善身心。戏剧表演通过角色扮演让青少年身临其境,让他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舒缓紧张、胆怯的心态,克服对自我表达的恐惧,这种方式更容易让青少年敞开心扉,在不自觉或下意识中接受心理疏导,相比较传统的心理辅导更易于实施,并且效率更高。戏剧教学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现内心世界的舞台,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直面自己的内心,从而产生积极的引导效果,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二、弱化“心理辅导”概念,强调“参与”和“体验”

俄罗斯戏剧导演尼科拉·叶夫列伊诺夫曾强调,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体验要比他们的表演水平更重要。这一观点与笔者眼里中学校园戏剧的排演状态非常相似。推广中学校园戏剧的本质意义并不在于强调演出的专业化和高水平,而是能够促使广大学生积极了解并参与其中,通过浸润的方式形成校园文化普及,达成学生的校园文化共识,培养校园文化自信。

与传统教育所形成的固定模式不同的是,基于中学校园的戏剧创作永远是年轻态的。戏剧剧本产生的方式往往以学生自发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排练过程更多也是靠学生自己的组织和摸索,而这恰恰也是最有意义的部分。中学戏剧的演员流动性很强,新鲜血液源源不断,除了全新创作的剧本之外,同一个经典剧目的不断提升和改编,也可以让校园里不同学段的中学生找到共同话题和情感共鸣。在中学校园里的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体验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们从中所获得的财富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带来的:被倾听、被尊重,刺激自己的隐秘潜意识,尝试组织和服从的角色转换,感同身受,学会体会和理解他人,在完成之后又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重建自信心,通过他们的成功体验鼓励更多内向胆小的同学走出人为设置的思想障碍,走入剧场走上舞台,面对众人进行表演。这些体验的获得对于中学生心理辅导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戏剧育人在中学生心理辅导和人格教育中的作用体现

(一)学生在戏剧学习中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戏剧教育是一种生动、直观、具体且形象生动的教育形式,通过剧本设计和角色代入来再现人类历史、思想和文化内涵,能够更好地达到“入眼、入耳、入心”的教育效果。将戏剧教学应用于基础教育,符合教育心理学中的心理状态理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不同,对教育的接受情况也不一样,如当学生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是就容易接受教育;相反如果心情苦闷、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教育的影响就很难被其内化。

例如,“费时低效”已成为目前外语教学的发展瓶颈,严重阻碍着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专家指出其问题症结在于许多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外语作为知识来传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但如果我们辅助开设英语戏剧校本课程,情况就会大为不同了。当英语戏剧表演的剧本内容设置难度适中,内容有趣,形式生动活泼,情境性强,那就能够明显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效率。早在18世纪,教育家卢梭就提出了“在戏剧实践中学习”的理念。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附带学习”理论,即在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启发了戏剧教学的开展。20世纪60年代,英国希斯考特(Dorothy Heathcote)正式提出“戏剧教学”概念,并于90年代在英国掀起了“希斯考特旋风”。英国20世纪90年代的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中指出:“戏剧教学有助于实现英语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的教学目的”。根据Ryan-Scheutz&  Colangeo(2004)的一个先锋实验研究,整体利用戏剧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发展其他语言能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英语戏剧表演主要通过舞台说明、台词及人物表演来体现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形象,通常以口语化的语言为主,让表演者完全地投入到一个具有多层面意义的、模拟现实生活的异族文化的语言情境中。以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初中英语戏剧与表演》为例,这门课程跳出了传统课堂英语教学的模式,将戏剧表演与学校的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它不是一门以培养专门戏剧人才为目标的课程,而是以戏剧表演为载体,在语言教学缺乏客观语言环境的背景下,为学生创造提供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来辅助开展英语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将在平等开放的戏剧学习环境中,通过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戏剧游戏、情景对话表演、人物模仿、剧本改编与创作、剧目编排与公开演出等方式,提升语言技能、培养自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培养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二)学生通过戏剧学习全面提升个人能力与文化素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而非单纯地输出知识。近代史上,蔡元培倡导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的五项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全人格”的教育目标。戏剧教育强调“以生为本”,这本就是一种充满人性的教育方式,必将会带来全面有效的教育成果。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戏剧最强调人物性格和行动的审美,强调对矛盾冲突和内心抗争的审视,这也是其他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的。戏剧教学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以及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专家维各托斯基也指出,表演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周围世界的判断力。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的RichardA.Via认为戏剧表演教学符合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戏剧表演过程就是文化交际过程,每一句话都是一种文化交际——演员与演员之间、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际。让学生处于情境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氛围是交际教学法的精髓。戏剧表演给学生提供了英语学习和练习的机会,能让学生完全地投入到一个多层面意义的,模拟现实生活的语言情境中(LivingstoneDavid,198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以及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书本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到真实环境或者类似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教师的作用也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进行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我校校本课程《初中英语戏剧与表演》的教材为例,整套教材以三册,每册5个单元为基本框架,供7-9年级的全体使用。在教材形式上,避免了传统英语教材的固化模式,每个单元以戏剧幕景为单位,台词练习结合动态演绎,开放轻松的教学情景为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剧本以对话形式存在,辅以场景和舞台设计,将二维的书本学习变为立体交互式语言场景,学生不但可以通过阅读剧本获得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更能通过演绎剧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选材方面,教材中西合璧,涵盖古今,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多元文化融合,除了西方经典剧作、童话和小说之外,更有中国传统故事与民间传说的改编作品。让学生在对中西戏剧作品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适应当今多元文化交织的世界,在懂得尊重、包容、吸收和分享不同文化的同时自觉保持自己的个性特质。学生们通过一次次戏剧创作与表演机会,共同探索人类生存与文化传承的深刻主题,开启和探索个人成长进步的道路。

(三)学生通过戏剧学习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在戏剧表演时,学生们往往会让自己进入一种代入状态,比如扮演自己的家长、老师、同学,或是其他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些就需要观察、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整个过程是十分宝贵的,超过任何口头的讲述、形容和描绘。戏剧表演的移情作用,也见证了每一位参与者对自我问题的表达形式和解决方式。

戏剧表演可以让青少年在下意识中将故事情节投射到现实世界里,慢慢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改正过去的缺陷,从戏剧表演的真实体验中改善自身的现实处境。在戏剧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导演、编剧、美工、场务、道具、灯光、音响和演员的共同努力,演员虽然是戏剧在舞台上的具体呈现者,但一部戏剧想要成功呈现在舞台上,演员只是这个庞大剧组团队中小小的一员而已。我们通过对戏剧社学员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大多数中学生都能通过戏剧学习在团队合作中改善和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除此之外,和谐的人际关系让青少年能够更加投入地进入表演中,在表演过程中渐渐放下心理防备,展露出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真實的情绪,在排练过程中遇到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也会从一开始的漠不关心、互相推诿变成积极协商、妥善解决的方式,思维模式的转变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顺利走出学习或生活中的心理困境。戏剧教学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利用和他们在排练过程中长时间的相处渐渐走进他们的内心,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策略,让青少年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实现自我疏导。戏剧表演不同于传统心理治疗之处在于,完成演出后,青少年还可以选择作为观众来回顾自己的表演,通过客观角度的观察来再次审视自己,接受新的自己,并发现一些被自己之前忽略的内容,寻找到新的自我价值,促进自我的反思和再成长。

在戏剧表演结束,脱离角色和情景重新回归现实的时候,学生们往往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又会进一步加深青少年的心理体验。此时聚集在一起交换彼此的感受和体会,也能在交流中获得共同进步与提升。在每一次戏剧表演结束之后,青少年要重新走进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在生活中继续进行体验和探索,并能有意识地针对自己还存在的心理问题主动进行调节和改正。在戏剧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但学会了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还学会了通过正确的途径与方法获取家长的理解,获得任课老师的支持与帮助,甚至获得表演服装与道具的赞助。这些成就感的获得过程是非常珍贵的,也教会他们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生命真谛。笔者认为,在中学校园开设戏剧表演课程是对常规课程建设发展的探索与补充,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育人原则,切合中学生心理及性格特征,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唤醒学生生命自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受时间、场地、设备、经费、师资培养以及其它条件保障的限制,戏剧表演在校园里大多仍以社团形式出现,戏剧表演课程的开设还没有得到普及,戏剧育人的功能也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掘。笔者认为,戏剧教学应当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走出一条新路来。学校和社会应当提高对戏剧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积极开设和推广戏剧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说,戏剧教育的推广与普及以及对其育人功能的发掘,所解决的不仅是青少年的心理辅导问题,更是带来了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理念和情感精神体验。

参考文献

[1] 师保国,雷雳,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

[2] 曹巍,论戏剧教育在对单亲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功能和运用[D].上海戏剧学院,2013.

[3] 魏晓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反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7):17-19.

[4] 朱红,陶云,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09,26:140-141.

[5]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86-187

[6] 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1-32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心理辅导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浅析初中生政治教学中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