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限者的无限性

2019-10-14 08:12陈静
西部论丛 2019年33期
关键词:本原禅宗道家

陈静

摘 要:老子道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有限者具有无限性”。本文将从四个层面对此加以阐述。经过以上分析,最终将“有限者具有无限性”作为衡量道家的界定,从而将道家思想与佛教、儒家等做出区分。

关键词:有限;无限;道

在“轴心时代”的开端,东西方哲人都以一种真正原创的思想,表达他们对世界、对人性的独特看法。如果单独考察老子的思想,便会立即发觉它与众不同的思想魅力,这种魅力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和精神生活。而如果把老子道论的核心思想,用一句现代哲学语言表达出来,那就是有限者具有无限性,或者说,无限寓于有限之中。

一、有限来自无限

任何一种古典哲学,都有一种共同的本原论,这就是认为一切的有限有来自无限。老子的道论也不例外。老子认为,一切的具体存在(万物)都可以归纳为“有”,而“有”来自于“无”。《老子》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1]王弼注曰:“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这就是说,“无”是一切万有的本原,而万有就其形而言,皆是有限之物。然而,和其他本原论相比,老子的“无”有其独特的品格,这就是“无名”的特征。“道常无名”,“无名”是老子道论区别于其他思想最显著的特征。何谓“无名”?二十五章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王弼注:“名以定形,混成无形。”这即是说,有限事物因有形状而获得命名,而“道”完全是无形无相之物,因而无法命名,称其为“道”只是勉强为之。因此,“无名”即是形容“道”不在人的认识能力和价值判断之内,因为人类认识世界、分别善恶必须使用语言,而超越语言的、“言语道断”、“无名以称”的道就不在我们的理性认识范围和是非善恶之内,因而也就是“无限”。

“无名”“无形”的特点,使得道成为真正的“无限”。这种“无限”,使得“有限”之物从本原处即获得一种“无限”性——既然世界的本原是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规范的,因而就是思维无法企及的“玄冥”之境,那么由之而来的“有限”万物,便从根本上带有无限性,因此,万物从根本上就有不可规范性,因而是自然性。也就是说,万物在本原上就具有无限的品质。

“道隐无名”。关于这一点,如果将老子的道论和柏拉图的“相论”做一比较,便能看出其中的差别。柏拉图以下定义的方式寻求万物的真“相”。比如,桌子有桌子的定义,这就是桌子的“相”,当我们准确把握了桌子的“相”时,我们总能辨别出一物是否是桌子。从最简单桌子的“相”开始,我们可以通过家具之相、工具之相、事物之相、世界之相,直到最高的相——善。在这里,柏拉图建立了一个形而上的相的系统,而万物也就因此被其“相”——定义所规定,始终处于人的思维规范之中,无法挣脱理性的枷锁,因此,万物乃至世界就成为人类理性的俘虏,始终无法“变”“化”。老子以“无名”称道,道便将其“无名”的特点赋予万有,万物虽然“有名”,却在根本上是“朴”“素”——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因此,可以说,老子道的“无限”性,决定了万物的自然性。

二、无限寓于有限

整本《道德经》,实际上都是在讲一个道理:万物如何“得”道——万物如何具有无限性。如果说本原论只是万物具有无限性的弱证明方式,老子生怕我们不能领悟,又给出了一种强证明方式。这种方式旨在说明作为无限的“道”就在万物之中。

在三十九章,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段话把道与万物的关系表述的非常清楚,“一”即“道”,天、地、神、谷、侯王即“万物”,此即是说万物已“得”道,道就在万物之中。那么,万物是如何“得”道的呢?

《老子》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有的注家将此段话解释为道产生万物的程序[2],也有的学者将其理解为“道”实有的依据。我们认为,老子此处的意思,就是指道在物中。因此,可将此段释为: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它(在物中)是如此的惚恍,却有形象,它(在物中)是那样的恍惚,却有实物。那样的深远暗昧,(在物中)却有精质,这精质非常真实,是完全有信验的。[3]

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总是有一定的形体,即便没有形体,也一定有实质,即便没有实质,也一定有存在的信验,但只要无限的追究下去,它最终的构成一定是 “道”。这即是老子用“极微”的思想分析万物所得出的结论。道始终是“恍兮惚兮”“窈兮冥兮”——即是“无限无名无形”之“无”。这是老子道论最为特殊的地方,其特殊性就在于,道以“真”“信”的方式实实在在存在于万物之中,然而却是“恍惚”“窈冥”——即是“无”。它不可分割,没有空虚,无法用逻辑认识,它是连续的、满盈的,最终将万物连接成一个无法区分的整体。取消人的价值判断,世界便没有是非;取消对事物的命名,万物便没有界限;取消“物性”的思维方式,世界便归于道。这些看法,显示了老子从根本上拒绝了“物性”的思维,即把世界当作“客观对象”和“逻辑实存”来处理,老子强调的是物的自由,或者更准确的说“自然”。

三、有限即是无限

老子还通过另一种方式继续证明道在万物之中,具体体现在“道生万物”的思想中。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具体考察“生”的含义,究竟“生”意味着什么?牟宗三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

道家的道和万物的关系就在负责万物的存在,笼统说也是创造。这种创造究竟属于什么形态?例如:“道生之,德畜之”(五十一章)道也创生啊!庄子也说:“生天生地,神鬼神帝”(大宗师)。天地还要靠道来创生,何况万物!道德经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不明明用生吗?所以要用现在的话说创生創造不能算错,但你要是再进一步了解,就知道用创造这个名词不很恰当。尽管也用生字,但照道家的讲法这生实在是“不生之生”。[4]

牟先生用“不生之生”理解老子“生”的思想,这无疑是极有见地的,但他进而把“不生之生”理解为“境界形态”,因而认为道家是“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这一点我们持保留意见,原因即在于以上所论述“道在万物”的观点中,道是真实存在。《老子》二十五章毋庸置疑的指出道的真实性,如果否定了这一点,而只把它理解为一种“境界”,那么万物存在的真实性便无从谈起,这就和佛家相混淆了。

舍尔巴茨基在《佛教逻辑》一书中,把概念之间的关系范畴列为两种:肯定的和否定的,而肯定的关系又分为两种:同一的和因果的,并指出同一性和因果性互为矛盾。[5]“实在之点是最终极的原因。只有它是非关系的、独立于任何事物之外的”。[6]如果我们将这一洞见运用于老子道论,根据以上“道在万物之中”的观点,便可看出,道和“一”“二”“三”“万物”的关系实际上是同一的。也即是说,道并不是万物产生的原因,因为它就在万物之中,因而,道就是“一”“二”“三”“万物”。也就是说,老子做出的本原论证明和道在万物的证明,最终结论是为了说明“道就是万物”,有限就是无限。

有无关系是老子道论最为关键的问题,但也是最为复杂的问题。王弼“以无为本”,首开“无”之本体论先河。这在老子道论中是有依据的。如四十章:“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但另一方面又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陈鼓应先生将“有”“无”解释为道既实存又“无名”的特点。“无”、“有”同样指道既存在又“无可名状”之称。刘笑敢先生以“无名”、“有名”为断,并指出:“‘无名与‘有名同是宇宙之本根的属性,概念相反,所指相同。所以是‘异名同谓。”[7]总之,都是把道解释为真实的“无名者”。用“无”“有”解释道既实存又“无名”的特点固然不错,但却没有注意到用“有”“无”同时指道,忽略了道和万物的关系,没有注意其中的转折递进关系。道既然是万有的本原,必然是实存的“无”,但因为“道在万物之中”,又化身为万有,因而就是万有,只有领悟了道就是万物的思想,才能明白“有”就是“无”,有限即是无限。这正是《老子》一章“此两者同谓之玄”之意。

四、特殊的有限者——人的无限性

海德格尔指出:“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他将最为特殊的存在者——人,称之为此在。“对世界的领会从存在论上返照到对此在的解释之上。”[8]同样,老子将对道的领悟从道论返照到德论上,甚至“以德载道”[9]。因而,最特殊的有限者——人,恰恰最能体现着道无限的玄境。

人是万有之中唯一能“知”者。然而他虽然不是无“知”者,但又不是“全知者”,他是“一知半解”者,这就造成了他独特的存在论位置。“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当他知道了“常道”,就会明白大道容纳一切,无不周遍。但只有当他明白道在万物之中的道理,才能体验到自然——此间的完满,才会明白道即是万物,而此时的他已经化身为道,他是自省的道。此时他已没有分别之心,没有外在欲望,没有实践意志——“无知”、“无欲”、“无事”,这就是“无为”。达此境界,他便拥有了道的无限性——“无不为”。这是东方式的“道成肉身”——“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天地万物为一体”[10],这就是圣人。

因此,人在老子的道论中占据特殊的地位。他既可以是“自然”的破坏者,也可以是“万物”的成就者,他处在一种“中间位置”。就其破坏性来讲,他的“有为”足以打破自然的完满,就其成就性来说,他的“无为”正好使“万物自化”“天下自正”。这是圣人之能。因此,圣人是自然的王者。他就成为万物存在的依据,用现代哲学的语言,他已和存在合为一体——天人合一。因此,内圣外王是其必然的逻辑,内圣与外王并非二事,而是一回事。

五、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说凡是能满足有限者具有无限性的思想便可称为道家。

这里要提及禅宗。“佛教的中国化问题一开始就表现为禅与老庄思想的关系问题。”[11]禅宗讲佛说空,自然是否定万有真实性的,这本与老子之道大相径庭,然而,慧能却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禅宗以否定彼岸的态度,转而默认甚至肯定世间,自然有其大乘佛教的其理论来源,这也契合老庄精神的,甚至也同样达到了“道在万物之中”、“道就是万物”的境界。但是,禅宗毕竟传的是佛门衣钵,终是要讲讲“空”的,禅宗用“空”“过滤”了“无”,把万物的实在性“存而不论”,省略了老子的宇宙论及本原论证明,以“心”解道,“即心即佛”,直接从中得出了“道即是万物”“有限即是无限”的结论,正如徐小跃先生指出:“后期禅宗之谓本体,是一无相无物的存在,如若著相著物,即失此本体之真意。”[12]这是不合老子“道”及万物实在性的特点的,须知老子虽然最终认为“道法自然”,“道在万物”,有限具有无限性,但前面的证明过程却不可缺少,离开了道真实性的特点,道家便混同于禅宗了。

儒家和道家一样,都认为人具有无限性,但其思路却大相径庭。不管是孟子还是荀子,都把与禽兽、万物区别的“几希”“义”作为人特有的属性,最终以君子“德性”的无限能力“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甚至他们也认为万物具有某种程度的无限性。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然而,他们与道家的区别即在于,老子之道以无差别的方式平等存在于万物之中,因此,万物只有形态的差别,并无实质的差别。而儒家则认为,人与万物在德性上存在差别,人与万物实际上一开始便不平等。实际上更强调君子德性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赋予了他管理众人的政治能力。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明显就把君子的德性置于民众之上。而老子则异于是:“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四十九章)和孟子“四端之心”说相对比,这正是儒道两家最大的分别。

参考文献

[1] 郭店楚简本此章作“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亡”。

[2] 冯友兰:《老子哲学讨论集》,第62页。转引自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149页。

[3] 此段译文多数文字采用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但强调了“道在物中”的意思。

[4]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82页。

[5] 舍尔巴茨基:《佛教逻辑》,商务出版社,1997年版,第294页。

[6] 同上,頁287。

[7] 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8]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页。

[9] 《老子》帛书版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似乎正合海德格尔“以此在论及存在”之意。

[10] 两语分别见于《庄子.天下》、《二程遗书》。

[11] 徐小跃:《禅与老庄》,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2] 同上,第253页。

猜你喜欢
本原禅宗道家
灵 山
交错群与旗传递点本原非对称2(v,k,4)-设计
回归教育本原的生物学教学
落叶禅
漫画道家思想
本原性问题驱动下的高等数学变式教学
挖掘课本原题潜能,焕发课本习题活力
《庄子说》(二十五)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漫画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