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对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19-10-14 13:20
科学导报 2019年57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敬畏

摘要:教育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才,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生物教育者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生物课程的重要举措。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应当把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列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即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用泰戈尔的话说,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传递生命信息。

关键词:生命意识;尊重生命;敬畏;爱护自然

1.引言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2.生命来之不易

3.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4.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6.抓住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激发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7.结语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实行“生命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陆静.《试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现状与对策》,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年第02月03卷.

[2]陶陶.《让课堂绽放生命的精彩——清溪初中“生本課堂”的实践与思考》,教育2016年第11月01卷.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李旺中学)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敬畏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缺失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诗经》爱情誓言及其生命意识
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