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9-10-14 08:32胡玛丽
新智慧·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实践探究小学语文

胡玛丽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当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特别是在童话教学中,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探究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童话具有着较为鲜明的故事性,而情节更加曲折,因而很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创新出新的教学设计与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真正感受到童话的趣味性,逐步为学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

一、多种诵读形式,让学生感受童话趣味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时,要能够尊重他们的差异,并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能够结合教材的内容,创编出多样化的诵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给自己带来的无限乐趣。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他们对于情节性较为丰富的童话故事特别敏感。如果教师只是通过单一的讲授,则很难让学生对故事的内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反而会让学生觉得童话是枯燥而无味的。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童话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诵读。多样化的诵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当中去。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之前,要能够让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通过朗读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教师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一块奶酪》时,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学生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性格特征。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就要能够让学生将蚂蚁队长的性格特征凸显出来。还可以给学生提前准备好蚂蚁的头饰,让他们带在头上,这样更有利于让学生能够融入到角色当中去。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当中,能够掌握朗读的技巧与方法,并且能够不断地进行练习,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与能力。教师要能够抓住诵读,带领学生不断地对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诵读为切入点,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童话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也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过程当中,对文本以及人物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二、图文有机结合,让学生乐于讲述童话

在课本当中,童话故事往往会配有丰富多彩的插图,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插图,并且能够从插图当中读出文字以外的信息。比起文字来说,插图更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要能够充分地利用好插图,并且能够与文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观察之后,能够自主地讲述故事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觀察书中画有老屋的插图,从图中不难发现,老屋是一个非常慈祥和蔼的老人形象。同时,在老屋的前面还坐着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猫,这只小猫看似在乞求老屋能够让它进去到屋里躲一下。因为这是一篇预测性文章,需要学生能够根据故事的情节进行下一步的预测。因此,学生在通过观察插图之后,他们对老屋的性格特征有了深入的认识,更有利于他们对下面故事情节的预测。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将图中看到的事物说出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如果教师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将故事的内容复述出来,对学生来说显然是比较吃力的。而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的插图,进而对故事的情节有了深入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复述。

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完整地将故事的内容进行复述,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要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懂得从故事当中提炼出提纲来。并且能够根据提纲的提示来讲述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在脑海当中再与书中的插图进行联系。这样,更有利于让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记忆,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编童话故事,让学生通过表演呈现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来感受童话给自己带来的无限乐趣。小学生他们都具有着较强的表演欲望,他们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够得到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认可。因此,教师在课堂当中,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创设出更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

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对课本故事进行创编,可以融入自己的想象与猜测。比如,教师在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的猜测,猜测一下胡萝卜先生与鸟太太相遇之后,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根据之前的情节,进行合理的故事续编与猜测。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交流,说出自己的设想。然后,再让学生自行分配所扮演的角色,同时设计好各自的台词。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将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舞台效果奖”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参与创编与表演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童话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当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时,那种成功感与自豪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课堂当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去。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结合教材的内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真正创设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童话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当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2]向磊.插图信息整合时的多元渗透[J].湖北教育,2006(05).

[3]唐翔.中小学教科书插图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0(34).

[4]杨震.小学一年级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中课文插图评价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实践探究小学语文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