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阅读

2019-10-15 04:47耿玉苗
润·文摘 2019年9期
关键词:专业书籍拓宽眼光

耿玉苗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流露的美学,常常是自己内在的生命品质,也是天长日久经由阅读的润泽后,沉淀下来的独特生命气象。思想的张力,成就了课堂的灵动。一个不阅读、不反思的教师终究无法跳出自身的局限,看到高处绚烂的风景。底气不足,只剩下了脾气;能力不够,会导致智慧荒芜。走着走着,迷失了自我。

当一个教师的思想和双脚长期停留在原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教育生命已经枯萎了。生命的枯竭与终止是从停止阅读、拒绝思考、停止自我更新和自我进化开始的!无论他的职业生涯还有多长,无非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昨天,不断消磨岁月罢了,虚增年轮一圈又一圈,原地踏步一年又一年。

阅读着的教师,是具有生长力和生命力的。

专业书籍的阅读,让他更好地把握教育的脉搏,感受生命的律动,理解学生的世界。虽身处“局”内,却能凭借敏锐的教育洞察力捕捉到“局”外的多种可能。于是,他们远离了焦虑,微笑着静静等待,欣赏每一朵花不慌不忙地绽放花蕾,为每一棵小心翼翼钻出土壤的草芽献上一份真诚的祝福。

专业阅读,使教师更具专业眼光,更有职业尊严。

当然,仅仅阅读专业书籍是不够的,不足以支撑更鲜活、更生机勃勃的课堂。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教师不断拓宽自己的阅读疆域,在更为广袤的阅读草原上放养“语文”,语文的生命才始终热气腾腾。

海德格爾是要读的:“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

泰戈尔是要读的:“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莎士比亚也是要读的:“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读诗歌,读小说,读传记,阅读的视野不断拓宽、拓宽……课堂,拥有了源头活水,清新的风迎面吹来,与学生、与文本的思想碰撞更具况味。胸中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你和你的学生们都实在感受到自由灵魂的飞升美感。

读着读着,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格局和眼界就变了,看待世界的心境和角度也变了;读着读着,面对学生的态度和眼光就变了,处理棘手问题的理念和方法也变了;读着读着,过去的浮躁的张狂的小我不见了,思考的润朗的日新月活一点点伸展开来,你的有限生命,开启了无限的可能。

一个合格的教师,自己要阅读。

也要你的学生们因你学会。

(作者系北京赫德小学语文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亲子阅读推广人)

猜你喜欢
专业书籍拓宽眼光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大学生二手专业书籍校内流转网络服务平台设计研究
拓宽思路,多角度求解
基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风景园林专业书目整理与思考
凯里学院音体美专业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试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理论研究者
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