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探讨

2019-10-16 06:43吕洪萍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丹东118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鳞状支气管镜腺癌

吕洪萍 丹东市第一医院 (辽宁 丹东 118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在肺癌诊断中的有效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4例,所有患者经活体检验确定为肺癌,64例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然后与患者术后病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并对病理类型、病变发生部位和病变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灶区的表征进行分析。结果:64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中16例为肺小细胞癌,占25.0%,34例为肺鳞状细胞癌,占53.1%,9例为肺腺癌,占14.1%,5例为其他类型肺癌,占7.8%,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左右肺部下支气管和段支气管处。纤维支气管镜观察的病灶表征主要为浸润型、增生型和增生浸润混合型,浸润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22.2%,增生型以腺癌为主,占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能有效检查和诊断肺癌,在临床上应尽早给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从而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肺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民的健康状况,而且由于肺癌在早期时候无病变反应,所以一般发现较晚,大部分到医院后都已经是肺癌晚期,并且此时患者身体情况已经较差,导致肺癌的致死率较高[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目前在临床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2]。本文对本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38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旨是研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思维意识正常,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同意研究有关事项,并签署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同意书。其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39~72岁,平均(55.6±6.1)岁。

1.2 方法

患者使用的纤维支气管镜型号为FUJINON LIGHT SOURCE XL-4450,品牌:富士。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要求患者在手术前6h禁食禁水,并在术前用利多卡因进行咽部和鼻腔部麻醉,同时通过肌肉注射10mg的地西泮和0.5mg的阿托品,然后开始进镜操作,将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患者的气管,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必要时增加使用麻醉剂,根据患者的CT等影像资料,先从侧键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然后再对患侧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再确定病变后进行活体检验,同时要进行支气管镜刷检和支气管镜灌洗液检查得到细胞学诊断结果[3]。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95%为可信区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例类型与性别关系

所分析的64例患者中鳞状细胞癌占53.1%腺癌占14.0%,其他类型占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病例中以鳞状细胞癌发病率最高为69.8%,女性以肺小细胞癌发病率最高为47.6%,详见表1。

2.2 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灶区的表征

本次研究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灶区主要呈现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浸润型、增生型和增生浸润混合型,其中单纯浸润型为36例,占56.3%,单纯增生型为18例,占28.1%,增生浸润混合型为10例,占15.6%,在单纯浸润型中主要以腺癌居多,共9例,占22.2%,单纯增生型中主要以鳞状细胞癌居多,共12例,占66.7%,增生浸润混合型中也以鳞状细胞癌居多,共7例,占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能观察出管壁有红肿和部分糜烂现象,并且管壁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现象,部分患者有出血迹象[4]。

2.3 病变部位主要分布

经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在左肺主支气管分布为2例,占3.1%,在左肺下支气管分布18例,占28.1%,在左肺段支气管13例,占20.3%,在右肺主支气管分布为4例,占6.3%,在右肺下支气管分布16例,占25.0%,在右肺段支气管11例,占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肺癌主要发生在左右肺部下支气管和段支气管处。

3.讨论

据资料显示肺癌的治愈成功率在13.0%以下,肺癌患者的成活率较低,这与肺癌发现时间有很大关系,资料显示约有80%左右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为晚期,失去治愈的机会,所以早期对肺癌进行有效诊断是极其重要的[5]。目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是临床上对于胸部疾病的一项重要诊疗技术,也是在肺癌诊断中重要的检查项目。目前影像学的诊断只对肺部的肿块大小进行判断,无法对肺部肿块的良恶性进行分析,而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属于内窥镜检查技术的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可以通过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内的情况确定患者的病变部位,了解病灶的程度,然后通过活检、刷检、灌洗来对肺癌进行确诊,为肺癌的治疗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的判断依据。此外,还可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的支气管内膜进行染色后,然后再行活检,以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本文研究发现在64例肺癌患者中患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占53.1%腺癌占14.0%,其他类型占7.8%,并且发现男性患肺癌概率要高于女性,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灶区中单纯浸润型中主要以腺癌居多,占22.2%,单纯增生型中主要以鳞状细胞癌居多,占66.7%,增生浸润混合型中也以鳞状细胞癌居多,占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主要分布在左肺下支气管18例,在左肺段支气管13例,在右肺下支气管16例,在右肺段支气管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肺癌的病变部位主要分布在左右肺部下支气管和段支气管处。

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术在诊断肺癌上有着明显的作用,是早期肺癌诊断的主要依据,在临床上应大量推广纤维支气管镜术,尽早给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高患者生存率。

表1. 病例类型与性别关系比较(n)

猜你喜欢
鳞状支气管镜腺癌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胃腺癌组织eIF3a 和MMP-12 表达的研究
细胞角蛋白14和P16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