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麻醉在前臂手术中的应用

2019-10-16 06:43匡全金江西省乐平大连医院江西乐平333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肌间臂丛前臂

匡全金 江西省乐平大连医院 (江西 乐平 3333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麻醉在前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择期行前臂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手术均给予超声引导,对照组采用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麻醉。对比麻醉优良率、麻醉维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优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麻醉应用于前臂手术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延长麻醉维持时间。

臂丛阻滞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手段,主要针对上肢手术实施的麻醉,常见臂丛阻滞方法有肌间沟法、锁骨上法和腋路法等。以往在前臂手术治疗中,临床多单独采用肌间沟臂丛或腋路臂丛阻滞麻醉,但麻醉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完全阻滞所有目标神经,难满足手术需求。因此,临床应采用更为有效的麻醉方式,提高麻醉效果及手术治疗效果。本院围绕前臂手术中麻醉方式开展研究,就40例前臂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麻醉,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前臂手术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及综合诊断确诊为上肢骨折;②均需接受前臂手术治疗;③研究方案拟定后送往医院伦理委员会,经审核批准后实施;④自愿参与研究并配合研究开展;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手术禁忌症,如凝血功能障碍等;②合并严重其他脏器受损;③合并严重肢体残缺;④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认知异常;⑤抗拒或抵触治疗开展;⑥参与其他可能对本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的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9.4±1.4)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9.5±1.5)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2组手术均采用超声引导,对照组采用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注射0.5%盐酸罗哌卡因20mL,观察组则采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麻醉,肌间沟和腋路分别注射0.5%盐酸罗哌卡因10mL和0.33%罗哌卡因15mL(两组所用局麻药总剂量相同)。两组行肌间沟臂丛的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偏向健侧,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Acuson Antares型超声定位,选用高频探头,频率设置为5~10MHz,首先在短轴上确认颈动脉,然后沿着颈部向后横向移动探头,依次找到前、中斜角肌,在前、中斜角肌间隙找到3~4个较暗的环形影像,呈“串珠状”,代表臂丛神经根。采用平面内技术,经中斜角肌插入穿刺针,注入局麻药,观察局部麻醉药在肌间隙扩散并包绕神经根。腋路臂丛阻滞方法:手臂外展90°,高频探头置于腋窝皱褶远端2cm,腋动脉波动最明显处上方,短轴平面内见一圆形波动结构为腋动脉,周围包绕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采用平面内技术在各神经周围注入局麻药各5mL。神经阻滞过程中仔细观察穿刺针尖位置,无异样并且回抽无血液后注射局麻药,避免神经和血管内注射。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麻醉优良率、麻醉维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麻醉优良率分为优、良、可和差,优:麻醉后患者前臂不能上举,手术切口无痛感;良:前臂上举无力,手术切口有轻度疼痛;可:前臂轻微上举,手术切口有中度疼痛;差:前臂可上举,手术切口镇痛不全或剧痛,需要给予麻醉镇痛药物干预[1]。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麻醉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麻醉维持时间对比

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68.61±10.18)min,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50.45±10.16)min,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6,P=0.000)。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00%(0/40),对照组2.5%(1/40),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讨论

支配前臂的神经非常丰富,而且远端相互交叉支配,前臂手术时需阻滞C5至C8和T1神经根形成臂丛的所有分支,对麻醉的要求较高[2]。肌间沟臂丛阻滞对肩部和上臂手术阻滞完善,但因阻滞部位离前臂较远,同时常出现尺神经阻滞不全或迟缓,从而前臂手术时麻醉效果欠佳,这从以上的实验对照中可以体现。而腋路阻滞时腋动脉旁注药不能阻滞上臂的皮神经,使用止血带时患者不适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相同剂量局麻药时,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麻醉应用于前臂手术时,能充分发挥两种阻滞方法的优点,弥补各自的不足,克服了以往前臂手术时阻滞不全和上止血带所致疼痛和不适,最大程度上减少因手术操作对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其能够以生理状态面对手术,从而取得满意麻醉效果;而且应用于临床能够有效延长麻醉时间,为手术操作营造更为良好的操作条件。观察组整体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观察张国强等[3]对其开展研究,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均认为将超声引导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麻醉应用于前臂手术具有良好效果,可提高麻醉效果。

综上所述,在前臂手术麻醉中采用超声引导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可充分满足医师对手术麻醉效果的需求。

表1. 2组麻醉优良率对比(n=40,n/%)

猜你喜欢
肌间臂丛前臂
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鱼问世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草鱼肌间骨形态学观察与分析研究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