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支架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疗效、病变选择特征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9-10-16 06:43李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沈阳11003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成功率造影心绞痛

李铎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31)

内容提要: 目的:临床研究直接支架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疗效、病变选择特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直接支架组:87例患者,接受直接支架植入治疗;传统支架组:85例患者,接受传统支架植入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接受直接支架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支架组(P>0.05),术后血管径直接支架术组明显小于传统支架组(P>0.05);从手术植入成功率来看,直接支架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传统支架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选择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能适当减低术中风险,提高支架安装成功率。

直接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可以缩短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时间,简化手术过程,但直接支架也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支架很容易通过血管病变,哪种病变适合直接支架,如何选择支架,支架脱落的风险,与常规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是否可行直接支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为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分别采用直接支架植入术和传统支架植入术来比较直接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并进行简要讨论。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17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临床研究直接支架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疗效、病变选择特征及并发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直接支架组:87例患者,平均年龄(57.46±13.45)岁,接受直接支架植入治疗;传统支架组:85例患者,平均年龄(58.24±12.47)岁,接受传统支架植入治疗。比较组间病例资料并未发现明显差距(P>0.05)。

纳入标准:①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②患者没有其他重大疾病;③患者没有相关的家族遗传病史。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患者;②病情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③本次研究前半个月内,接受影响本次临床结果的相关药物或者物理治疗。

1.2 方法

直接支架组:根据病变特征和冠状动脉开放选择支持更好的引导导管,向冠状动脉中注射硝酸甘油,观察病理变化,参考两个或多个位置血管造影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测量选择合适的冠状动脉支架,支架额定标准膨胀压力球囊扩张支架,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和血管造影显示存在血管凝块的冠状动脉是试图避免使用高压膨胀。尽量做到一次性扩张。其中,仅接受急诊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仅接种梗死相关血管。术后坚持服用阿司匹林,第一个月先服用噻氯匹定,两个月后服用氯吡格雷,后期跟进低分子量肝素。

传统支架组:本组患者按常规方法为患者植入传统支架。

1.3 观察指标

靶血管造影特征比较。观察两组患者靶血管造影特征。

治疗效果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院采用最新版SPSS19.0软件。临床研究直接支架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疗效、病变选择特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差分析用于测量后的计量资料(±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靶血管造影特征比较

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的标准,比较两组靶血管造影特征,直接支架组在冠状动脉血栓占比,严重程度,参考血管直径以及病变率明显高于传统支架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①手术时间:直接支架组为(30.12±10.55)min,明显短于传统支架组(45.24±10.32)min(P<0.05);②术前及术后血管径:直接支架组分别为(3.45±0.24)mm、(3.65±0.54)mm;传统支架组分别为(3.42±0.41)mm、(5.34±0.56)mm,有明显差异(P<0.05);③手术植入成功率:直接支架组为98.24%,传统支架组为85.34%,直接支架组的成功率较高(P<0.05)。

3.讨论

在冠状动脉中植入支架,是治疗冠状动脉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安装支架后可能出现的急性血管闭塞降低了风险,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2]。另外还能改善支架植入后患者临床效果,减低出现血管狭窄的发生率。随着心脏支架的更新换代,临床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的频率也在不断增高,本研究中发现直接支架组安装支架相对容易,进一步说明直接支架植入安全性较高[2]。也提示在临床上选择好病灶的重要性。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常有血栓,术前可先应用影像学相关技术进行检测,确定病灶的位置、病灶的长度和参照血管的直径,为支架植入提供前提条件,防止出现支架充分扩张前球囊破裂的险情[3]。为防止出现支架内径与血管内径不相符合的情况,术前选择好病灶的类别是很有必要的[4]。

本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针对直接支架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临床疗效、病变选择特征进行进一步讨论。经靶血管造影可知,直接支架组冠状动脉血栓占比较低,严重程度相对较低,而相比传统支架组而言更有优势(P<0.05)。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可知:①手术时间:直接支架组为(30.12±10.55)min,明显短于传统支架组(45.24±10.32)min(P<0.05);②术前及术后血管径:直接支架组分别为(3.45±0.24)mm、(3.65±0.54)mm;传统支架组分别为(3.42±0.41)mm、(5.34±0.56)mm,有明显差异(P<0.05);③手术植入成功率:直接支架组为98.24%,传统支架组为85.34%,直接支架组的成功率较高(P<0.05)。

综上所述,选择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能适当减低术中风险,提高支架安装的成功率。

表1. 靶血管造影特征比较

猜你喜欢
成功率造影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心绞痛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