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射频消融术中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应用分析

2019-10-18 01:03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467000李慧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3期
关键词:消融术消融房颤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467000)李慧婕

心房颤动为临床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多发病于中老年群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前,导管射频消融术为阵发性房颤的常用治疗手段,可清醒镇静或全麻下完成,镇静下手术需长时间保持制动,不适感及疼痛较强,而全麻下患者会减弱自主通气,需干预气道及镇静深度。同时,过度镇静会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运动也显著影响肺静脉及左房位置变化,潮气量过大,则影响心内膜与导管电极的有效接触,使透视及消融时间延长。有文献[1]显示,在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小生理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保护性肺通气弥补上述缺陷。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36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期分析保护性肺通气的应用情况。

1 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36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其中观察组35例男,33例女;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8.7±9.8)岁;40例阵发性房颤,28例持续性房颤。对照组36例男,32例女;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6.9±10.2)岁;38例阵发性房颤,30例持续性房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诊断及确诊均符合心房颤动相关诊疗标准;②均行射频消融术;③均为药物难治性房颤;④均未有机械通气史。排除标准:①不符合入选标准者;②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③神经疾病及其他危重疾病患者;④严重肺部疾病者。

1.3 方法

1.3.1 机械通气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由同一医师实施麻醉,术中适当补充晶体液。全麻诱导插管后设置呼吸参数,观察组PEEP5cmH2O,潮气量为6~8mL/kg,插管后每30分钟用30cmH2O平台压力进行肺复张1次,30s/次。对照组未用间断肺复张和PEEP,仅用潮气量8~10mL/kg。两组患者呼吸调整频率均维持在呼气末二氧化碳量为35~45mmHg,吸氧浓度为100%。

1.3.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实施射频消融术。麻醉后行左锁骨下静脉或右股静脉、左股静脉置8F、6F鞘,左锁骨下或左股静脉下放置10或4极静脉窦标测电位,右股静脉置长鞘和房间隔穿刺针,房间隔透视下穿刺1次或2次,成功穿刺后将鞘管推送至左心房,且给予普通肝素(1mg/kg),30分钟后测量凝血功能,使其保持在每秒300~400。以专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打开呼吸门控,于呼气末取点重构肺静脉及左房。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1小时(t2)、气管插管后2小时(t3)、术后24小时(t4)的动脉血气指标,记录各时刻呼气末二氧化碳(PeyCO2)及气道峰压值,记录消融、手术及透视时间、即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肺部并发症情况。

1.5 数据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值检验,比较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时刻点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各时刻点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峰压、PH等值均无明显差异,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消融及透视时间、即刻成功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消融时间、透视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成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附表2。

2.3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2例(3.3%)出现发热,4例(6.7%)咳痰,3例(5%)肺炎,2例(3.3%)胸腔积液,总发生率18.3%;对照组5例(8.3%)发热,肺炎7例(11.7%);5例(8.3%)咳痰,胸腔积液5例(8.3%),总发生率3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1 两组患者各时刻点血气指标情况

附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消融时间、透视时间和即刻成功率比较情况

3 讨论

房颤射频消融术为常用治疗手段,术中深度麻醉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和影响小生理。有文献[2]显示,全麻通气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在5%左右,而呼吸道衰竭则较为常见,且使长期或短期病死率上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通气指标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此结果与文献结果较为一致 。

在消融时间、透视时间和手术时间方面,有资料表明,高频通气能够减少透视、消融及手术时间,并改善手术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文献结果较为吻合。深度麻醉可导致肺萎陷,机械通气不足、通气容量及压力过大都易损伤肺部,间断性地进行肺部舒张能够维持肺泡分泌的正常功能,从而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及小生理方面的问题。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验证了了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文献结果。

综上所述,房颤射频消融术中,保护性肺通气能够明显减少术后肺部炎症及小生理的影响,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消融术消融房颤
消融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肝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