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米煮成熟饭之前

2019-10-18 02:15胡艺昕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熟能生巧稿件事物

胡艺昕

曾经,我笃信凡事熟能生巧是一种毋庸置疑的道理。关于生与熟,其实不止食物,对于技能的掌握,我坚定地追求着“熟能生巧”的原则。

我对于“熟”的认识贯彻于一切在我看来可以让我提升的事物,我用每一个毛孔努力熟悉着细枝末节,在我的潜意识里似乎只有做到“熟练”才能对得起自己,才能对得起我所从事的事物。我感受着熟练带给我的乐趣,就如同一条舒展而温和的河,静静地流淌在我的田野。

但随着长大,我突然觉得过于“熟”的生活是索然无味的,甚至“熟”有时候会成为一种成长路上的“反作用力”。在前不久一次演讲活动前,我一如往日反反复复地练习,在给别人演讲之间,我给自己和桌椅讲了无数次,为的就是在正式登台的时候能够保证流畅度。但让我意外的是,由于对于稿件过于熟悉,我语速飞快,甚至忘记了停顿。有人说,说话有时候是“停顿”的艺术。停止和说话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悖论,却可以完美地在演讲艺术中达成统一。停顿能够有机地引发读者的思考,让演讲有节奏,具备音乐美。与此同时,由于对稿件过于熟悉,感情也在一次次练习过程中消磨,在正式登台时,演讲失去了述说性,更像是一种“背诵”。这一现象的出现引发了我的思索,我开始质疑“熟”是否真的适用于一切事物,有些时候做到“熟”是不是也会适得其反?

“熟”的确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但在技巧熟練之后,艺术上还需要几分“生”。对于一个技术工人而言,“熟”没有止境,但对于艺术家而言,在熟练的基础上还要保有几分生。熟练是技术,熟里有份生是艺术。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保留的“熟”绝对不能够成为一个人抛却对事物“精益求精”的态度的借口。我们需要明晰的是,“熟中有生”永远发生在“纯熟”之后。对于演讲而言,先要通过反复锤炼,不断提升语言水平,这样才能够练就强大的“外功”,至于演讲的内容,保有几分陌生感,似乎才是最好的办法。

修炼如同煮饭。在生米成为熟饭之间,已经经历的水蒸气无数次地蒸煮,在它即将成为熟饭之前,请给它一个停顿,然后在聚光灯下,在即将绽放的时候,完成那最后一番蒸煮。而关于这个停顿,饱含了一种对未来的陌生与好奇,让将来有了奥秘——就在生米煮成熟饭的那一刹那,世界一下子醒了。

【教师评点】作者巧妙地引入事物的生与熟,探讨社会层面的“生”与“熟”问题。作者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叙写了自己的故事,能够很好地引发读者的共鸣。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新颖而深刻的,他意识到保持“三分生”是有条件的,是“纯熟”之后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新的过程,同时作者创设性的引入了“技术”与“艺术”的概念探讨“生”与“熟”,这一点对于读者而言,是颇具启发意义的。(指导教师/李新平)

猜你喜欢
熟能生巧稿件事物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熟能生巧
奇妙事物用心看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特约稿件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