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设问题,营造好课堂

2019-10-18 02:30林秋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问题导入问题导学法课堂提问

林秋霞

【摘要】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作用,为此,如何精巧设问题,以问题来引导课堂,是当前数学教师较为关心的问题.问题导学法就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积极研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此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入;课堂提问;问题拓展

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探究性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掌握知识,提升技能.问题导学法不仅能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还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问题导学法的有效运用策略,为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不断做出努力.

一、问题导入,明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利用问题进行新课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尤其对数学学科来说,利用问题导入新课知识能够快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为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重视问题导学法在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例如,以“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利用生活案例进行课堂导入:某超市对某品牌的酸奶进行促销活动,酸奶的促销价在原来价格的基础上打了七五折,某顾客以促销价买了两箱该品牌的酸奶共花了90元,那么一箱酸奶的原价是多少?这一与生活相关的问题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纷纷拿着笔在纸上列着算式,笔者也趁机说道:“同学们,运用以往所学的知识,我们能够算出这道题的答案,那么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这道题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元一次方程.”这样,顺利引出了本课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如此,通过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并设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新课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问题中认识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积极开展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二、课堂提问,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课堂提问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出发,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依据,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例如,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上,笔者向学生讲解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及相关应用,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对课堂的注意力,鉴于此,笔者提问到:“同学们,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谁能举例说明一下?”学生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到课堂中,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鉴于此,笔者继续提出问题:“市政府为了解决张、马、李三村吃水难的问题,打算新建一个水电站向三地供水.如果要向三个村庄铺设相等的输水管道,那么水电站应该建在什么位置?”问题一出,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开始拿起笔在纸上画起来,笔者也趁机引导学生将三个村庄及水电站看作四个点,如何使水电站这个点到其余三点的距离相等.学生也都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氛围顿时十分高涨.

如此,通过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带回到了课堂中,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更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问题拓展,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问题拓展是问题导学法在课后延伸环节的应用.在完成相关知识的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提出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以此来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精心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并积极与学生互动,以此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巩固教学成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以“垂径定理”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完成教材知识的讲解活动后,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习题拓展的训练.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张校园中花坛的图片,熟悉的场景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纷纷将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中,笔者趁机说道:“同学们,学校的大花坛是一个圆形的,花坛里面是一个以圆心为中心的正方形花圃,已知圆形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假设学校要在正方形的花圃中种满月季花,那么圆形花坛中没有种月季花的那部分面积是多少?”问题一出,学生先在纸上画出相关的简图并标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利用“垂径定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演算并得出了結果.

如此,通过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关习题的拓展训练,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使学生更为深刻地巩固了所学知识.与学生较为贴近的习题材料的引用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对相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从而推动教学活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总之,以问题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将起着指引和推动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策略,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应不断探究努力.

【参考文献】

[1]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272.

[2]候作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教育,2017(22):39.

猜你喜欢
问题导入问题导学法课堂提问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数学课堂问题导入艺术实践研究
以“动”促“学”,以“学”带“动”
刍议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导入”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