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的国企文化建设与对策

2019-10-19 06:25姚艳青
企业文化 2019年18期
关键词:国企新形势分析

姚艳青

摘要:在我国社会各个行业中的竞争越发激烈起来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逐渐引起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中相关人士的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也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崭新形势下,国企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国企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现代企业管理领域中重要内容。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以往国企企业文化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依据问题形成原因,提出一些有效性比较强的国企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希望可以在日后相关工作人员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国企;文化建設;对策;分析

一、提升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力度的重要性

在逐步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世界经济向着全球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各个行业中相关企业的竞争具体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从这一角度上进行分析,企业文化实际上可以当成是一种力量,也是决定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因素,可以发挥出导向、凝聚以及激励等作用。较为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更是会直接对企业的生存及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逐步发挥出物质利益难以取代的作用。现阶段国企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既需要面对同行业企业的竞争,也是需要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带来的客观挑战。所以,应当积极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逐步构建出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的企业制度。如果想要让国企成功的转型,首先就应当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革,切实转变管理者及员工的理念。从现实意义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构建国有企业文化是企业改革过程中应注意到的问题,可以让企业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促使企业的竞争力及应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从而也就可以推动企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上。

切实提升企业凝聚力,推动国企逐渐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企业文化代表的是国企实现预期目标过程中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更是企业得以良性运转的重要后盾,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号召力,可以让员工养成一定敬业意识,促使员工的职业道德观念变得更为完善一些,将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激发出来,从而也就可以让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都可以呈现出一种协调配合的态势,切实提升工作效率,从而也就能够让企业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

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力度是国企提升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依据现阶段国企管理实际情况能够认识到的是,在某些国企中,以往一段时间中施行的传统管理及经验管理模式并没有彻底转变为现代管理及科学管理,更是难以实现文化管理这一目标。这一情况反映出的是企业文化滞后性比较强,各种文化之间也有一定冲突,假如没有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一问题,肯定是会对企业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较为先进的企业文化不单单是可以为国企改革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保证,也是可以为国企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提供一定动力,更是可以让国企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在国企中形成一定文化品牌,从而也就能够让国企的竞争力大幅提升。提升国企文化建设力度的过程中,让先进国企文化适应国企发展规律,在积极开展国企文化建设工作的背景下,将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让企业文化在员工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有所体现,直接融入到国企管理的整个流程中去。国有企业文化本身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提升国企管理水平以及推动国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过程中,发挥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国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秉承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呈现出一种本末倒置的态势。上文中所说的各种情况在概括起来之后其实就是重视形式但是轻视内容,重视语言但是却轻视各种行动,说到底其实就是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或者是本末倒置的表现。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和本末倒置这一点具体表现为企业价值追求方向不正确。某些企业片面的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各个观点都是正确的,认为企业是盈利性经济组织,经济效益最大化就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以此为基础提出,企业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盈利这一目标使用各种方法整合起来之后形成的组织行为模式及氛围。这种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有三种特征,首先是将利润最大化当成企业的最终目标,认为企业生存需要成本支出、发展需要资金,这些问题最终都需要依靠经济效益来解决,经济效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从逻辑顺序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应当先有利润而后才有其他内容,利润最大化是企业需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其次,将利润最大化当成企业的主要目标。认为企业之所以可以存在就是因为能够将各种类型的要素通过生产经营实现形态及功能上的转换,从而获取到一定经济效益,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增加经济效益才代表企业发展,其他的各项事务都不会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三,从表面上看来是风险社会,但是却只重视自身获取到的经济效益。刻意营造出一种对国有资产及职工利益负责的态势,号称“但凡是投入都需要讲究产出”、“难以创造效益的资金就不投入”,重视的是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带来多少直接经济效益,企业中的所有人开展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将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上文中所说的各种做法强调的都是企业是经济组织,但是却将自身的社会细胞功能遗忘掉,重视企业对自身的经济价值,但是却忘却了对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难以满足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策略中提出的要求,因此是舍本逐末的。这种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经常是会为了获取到更多经济效益而不择手段,将牺牲公众利益作为代表获取短期经济效益,但是却会对企业长久的健康及生命力造成一定影响。

三、国企文化建设对策

详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对自身所处企业实际情况形成清晰的认识,长期都可以稳定运行的企业自然是有经过长期锤炼的企业魂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需要适应企业生产力发展及职工队伍思想情况,尤其是针对处于改革充足过程中的企业来说,更是应当继承发扬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文化,精准的把握企业改革充足之后的特征及发展方向,充分重视可操作性,反复的进行锤炼,逐渐将其完善起来;企业中的各个文化要素一定是需要得到大部分或者是全部工作人员的认可,积极发动群众,充分信任群众,促使企业文化建设流程成为引发心理共鸣及形成共识的过程;虽然各个企业的共同点有很多,但是每一个企业的特殊性一般是具有很大价值的,需要增强针对性,展现出自身的特色,更不可以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这肯定是难以在全本企业中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四、结语

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只要是在提及到建设这一个词汇之后,肯定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长期不断付出努力,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肯定是会遇到上文中所说的各个问题,但是这些問题随着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都可以逐渐解决。国企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在遇到问题之后却不应当高高挂起,应当致力于解决问题,只有将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出来,逐步让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展现出来,引导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养成自律意识及行为习惯,才可以对国企文化建设成果做出一定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成允.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OL].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 (09):117-118[2019-09-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256.f.20190909.1136.138.html.

[2]唐金湘.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与资源类工业企业文化差异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9 (26):76-77.

[3]左海青,赵红军,朱玉茹.“一核心、二融合、三平台、四结合”思政育人实践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9 (04):1-3+6.

[4]Steve Striffler.Banana Cowboys:The United Fruit Company and the Culture of Corporate Colonialism.By James W.Martin.(Albuquerque,NM: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2018.Pp.x,252.$65.00.)[J].Historian,2019,81 (3).

[5]Christopher Arz.Bridging the micro-macro gap:A multi-layer cultur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in family firms[J].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9.

猜你喜欢
国企新形势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