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企业法制文化建设与路径探讨

2019-10-19 06:25张宏伟
企业文化 2019年18期
关键词:意义问题对策

张宏伟

摘要:企业法制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有力实践。在企业日常运营与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法制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全面认识、企业领导和管理者法制文化建设意识淡薄,严重影响和制约企业长远稳健发展。因此亟须形成科学的法制观念,对法制文化建设形成全面、正确、清晰的认识,充分发挥总法律顾问在企业风险防范与化解中的重要作用,对法律风险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全员法律知识培训,提升全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断推动企业法制文化建设与发展,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文化环境。

关键词:企业;法制文化;意义;问题;对策

企业加强法制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依法治企,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在企业运营与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落实,主要内容包括依法管理、法制宣传、自觉守法,把法制思维和法制理念贯穿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企业及管理者仍缺乏对法制文化应有的重视,在企业法制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对我国企业加强法制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践与思考,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在全面加强法制文化建设道路上有所鉴,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一、企业加强法制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构建全面依法治企的法制文化环境,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事关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一)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各经济主体必须依法经营与管理,依法参与各项经济活动,这是市场对经济主体最基本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的法制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提升,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的变化下,加强企业法制文化建设,有助于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有助于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规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有效规避风险,全面实施经营战略,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经济发展。

(二)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当前,市场的内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加大了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推动企业加强法制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效率、质量与水平,更好地适应法律关系的变化。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深入推进,企业经营与决策的要求更高了,经营风险防范的任务更重了,风险管控化解更难了。伴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快速发展,新兴电子商务模式涌入市场,加大了企业外部交易过程风险,企业管理涉及环节更多,范围更广。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需要企业不断加强法制文化建设,坚决摒弃人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提升内部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从经验主义向科学决策转变,从个人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严格按照《劳动法》、《公司法》等相关法规和制度调节各种法律关系,实现粗放管理向规范、科学管理转变。

(三)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施改革、创新驱动战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有效提升了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加快了企业改革步伐,上市融资、资本运营、兼并重组、收购扩张,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比以往更需要健全法制文化建设,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优化整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合同、案件纠纷管理,化解风险,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品服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向增长。

(四)有助于企业适应复杂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企业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须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和竞争规则,适应国际经济市场的法制环境。随着“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向国际市场,重组并购进程加快,不少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纷纷转向国内,对企业的法制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企业在运营与管理过程中规避法律风险、提升法治能力与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企业差距、应对来自国际一流企业的挑战、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二、我国企业法制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我国企业法制文化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一个漫长过程,现已初步建立了法制文化的基础,但也存在着法制意识淡薄,了解和掌握法律不够,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不足等问题。

(一)法制意识淡薄,人治色彩浓重

目前,我国企业存在法制意识淡薄,人治严重的现象,忽视了法制的重要作用。在一些企业中,过于强调人治,把权利、责任和利益高度集于一人,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管理权力集中在企业领导,增加了管理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导致企业遇到突发情况时缺乏主动应对措施,凡事要向上级请示、报告。对企业领导过于依赖,限制了工作能动性和创造性,工作效率、质量得不到充分发挥,对企业领导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决策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行政治理特征明显,制约民主法制赋能

企业行政治理是指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资產配置、管理目标和人事任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行政管理特点。行政治理模式下,企业全体人员对权力绝对服从,导致各个决策主体通过权力的追求谋取自身利益,忽视了法律、规章、制度作用,久而久之裙带关系在企业愈演愈烈,决策失去民主,职工意见、建议缺乏有效征集和回应,制度和政策失能,不能反映职工利益诉求,影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企业遇到法律纠纷,缺乏有效法律方案运用,难以合法维护企业权益,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重视经济效益建设,忽视法制文化建设

企业重经济效益追求,法制建设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和宣传不足。企业领导学法用法表率示范不够,骨干人员法律培训缺乏,整体法律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法务工作不规范,法务力量薄弱。专职法务人员缺少,总法律顾问缺位,公司律师制度不完善,制约运营与管理效益提升;三是法律风险防范制度不健全,依法依规经营意识有空白,违法违规经营情况时有发生。

(四)重企业效益追求,轻职工权益保障

职工合法权益没能充分尊重和保护,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偏低,劳动用工随意性大,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职工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得不到充分保障,劳动争议频发。沟通机制不通畅,职工心声、需求得不到有效倾听,劳动争议得不到有效解决,影响工作绩效提升、工作热情激发,企业发展形成潜在软障碍。

三、我国企业法制文化建设对策路径

企业法制文化建设是长期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企业法制文化建设是企业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构建企业法制文化建设体系,完善公平公正企业发展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树立正确法制理念,强化全员法制意识

现代市场经济良性运转需要法制保障,市场经济主体资格需要法制确认,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需要法制规范,市场经济规则需要法制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竞争源于崇尚法制。因此,市场经济主体必须加强法制文化建设,企业领导和管理者表率示范,树立正确法制理念,强化全员法制意识,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担当有为法制文化氛围。

(二)积极引入总法律顾问,有效防控法律风险

积极引入总法律顾问,组建法律事务机构,聘任专业法律人员管理法律事务,建立健全企业总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制度,助力企业更好适应市场化、全球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法制观念。修订完善制度规章,依法运营管理,有效提升企业防控和化解法律风险能力与水平,推动法制文化建设迈向新征程。

(三)加强法律规章培训,提高法律思维能力

企业高质量发展既要职工敬业勤奋工作,也要职工依法守规工作,着力提升法律思维能力,推动应用法律思维和方法解决企业实际难题,持续加强高级管理人员和骨干人员法律知识培训,促其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法律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完善企业内部风险防范体制机制,构建解决问题法律创新体系,引领企业法制新发展。

(四)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竞相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与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不矛盾,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要依靠职工创造伟业,高度重视职工合法权益,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严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制度要求。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企业加强法制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助推企业活力竞相迸发,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释放,企业发展动能提档加速,朝着优秀卓越的发展愿景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田向党.以“五个结合”促进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以明珠集团为例浅析企业法制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徑[A].中国水文化,2013,5.

[2]王春泽.国有企业法律文化建设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

[3]何季辰.企业应重视法制文化的建设[J].现代企业,2018 (02):54-55.

猜你喜欢
意义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有意义的一天
走,找对策去!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留学的意义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