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适龄未入园儿童生存状态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9-10-20 04:24李兴
知识文库 2019年18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适龄儿童适龄

李兴

在对民族地区未入园儿童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的诸多问题,研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问题进行了整体分析,也进一步从社会传统文化、政府以及家长自身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了问题的可能成因。

根据我们的实际调查所总结的诸多问题中不难发现,在我们所调查的地区中,一方面总体上存在着适龄儿童入园率并未达到标准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该地区适龄儿童入园情况整体不乐观的基础上,还存在着诸如未入园女童比例明显高于男童之类的典型特点……

要分析所有这些问题的成因并不容易,因为教育现象作为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出现的原因必然地受到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存在问题的教育现象的出现,其问题的出现更不可能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孤立的因素所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站在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视野下,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民族地区适龄未入园儿童群体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1 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是强调在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发展中经济因素所起到的决定作用,纵观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对教育这一上层建筑的影响,从生产力不足的原始社会以公育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到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再到近代以来则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的广泛的学校教育制度,无一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规律的具体体现。

而所谓上层建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指为建筑经济基础上的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即上层建筑可以比较具体的理解为由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观念形态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由此分析来看,经济的落后状况是该地区物质生产方式的落后与不合理所致,自然难以奢求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精神层面的、观念层面的内容有太高的水平,在我们的调查中,家长们类似于普遍信奉知识教育、忽视能力品质教育,看低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儿童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重男轻女等都是力证。

即使是粗浅地分析我们的调查资料也不难发现,在适龄未入园儿童群体中,绝大部分儿童属于民族地区中较为贫困或者特别贫困家庭,这些家庭中相当一部分儿童属于留守儿童,由祖辈负责照养,而父辈多迫于生计压力往往需要双双外出打工,直接地迫于经济的原因使得成人在面对适龄儿童入园问题时往往会选择放弃入园,尤其对象是女童时,情况尤为明显。

2 封建糟粕文化的影响

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值得十分注意的是若仅仅是将上层建筑中的种种问题归结为经济的原因,则是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陷入简单化和教条化,因为一方面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在上层建筑的内部各方面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例如政治制度对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无疑地起着促进或是阻碍的作用,也即是说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往往并不直接地起作用,而总是通过其他的形式间接地发挥作用,教育问题的产生通常也因为其他种种因素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从文化入手分析其对适龄未入园儿童生存状态的种种问题,在调查中显示家长们在进行教养时常常有两个方面的着力点,以书本知识的获得为主要目标,和致力于培养儿童养成听话的“好习惯”。家长们以为学前教育依然是关于书本知识获得的教育,由于学前教育知识粗浅、简单,家长自己便能完全胜任,而在培养听话的好孩子上,信奉简单粗暴的“黄荆棍出好人”,从而适龄儿童入园便不是必要的,甚至是浪费的,并且家长们在家庭中对未入园儿童教养时,往往建立在忽视儿童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对儿童进行类似于识字、算术等书本知识的教育,教育方式则常以简单粗暴的体罚教育,要求儿童“听话”乖乖学习,并时常以“为你(兒童)以后好”、“你(儿童)以后就知道了”等作为理由。

在这两点内容上看似并不十分相关的两个方面,但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能够发现二者实际上都同样反映的是只见成人,不见儿童的“成人本位”思想的,而这几乎就是封建教育思想中一直以来的属于糟粕的思想。以书本知识的获得为主要目标几乎就是偃苗助长——完全忽视儿童的意愿,不看儿童的能力能接受与否,只是家长们自己觉得这很重要,这别无二致地印证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自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天性十分萎缩”;而另一方面则更是封建残余思想的现实返照,致力于培养听话的“好孩子”,这样听话的孩子在封建阶级社会是需要的,在家里遵父母之命行事,在家庭之外则遵统治者之命行事,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人于是首先不是人,首先得是儿子,是臣子,全然没有自己的想法、个性,这也正是柏拉图口中所说的行为代表不了自己意志的奴隶。

在人本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的今天,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扎根的中国,在2019年的现在,何以人们还追捧着这“吃人”的学前教育理念?封建糟粕文化的遗害可见一斑。

3 政府方面的因素

再不得不考虑到的是部分政府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是朝着“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方向发展的,包括了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以及大力发展、办好公办示范园两个方面,而无论是积极扶持民办园还是大力发展公办园,政府的主导作用都是其中的关键之处。

我们所调查的地区,主要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讨论这些地方的学前教育、幼儿园的发展问题时,经济自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我们之前的讨论所指出的一味的将问题的产生归咎于经济的落后,其本身便犯了简单化、教条化的毛病,同样也是逃避实际问题的表现,相反,在这样的条件下更加需要政府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督导评估体系,但是调查资料所显示的适龄儿童未入园的情况,大量适龄女童未入园等情况似乎多少反映地方政府在相关方面的工作仍然有待加强。

幼儿园本身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导致家长在适龄儿童入园问题上缺乏信心,这需要政府采取相关措施,另一方面,其他关于目前存在适龄未入园儿童生存状态的问题上,政府也应当引起注意,在未入园儿童的家庭中,家长们对于幼儿园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有诸多错误看法与观念而不自知,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错误观念,更会容易陷入“错误的观念导致

问题的产生,问题又进一步加强错误观念”的死循环,地方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向家长们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相关理念、学前教育相关知识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4 家长自身的因素

一直以来,家庭教育都是教育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国封建社会以家庭为基本社会单位,教育的形式相应的也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历来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这种重视不仅仅是对子女的要求,同样也包括了对父母自身严格要求,要求父母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好榜样、言传身教的作用,尤其是中国传统以来的胎教理论,作為一种母教更是要求母亲从怀孕开始就要进行学习,据记载周文王母亲在妊娠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色,口不出敖言”;而如今的学前教育更是强调良好的儿童教育,是集幼儿园、家庭、社会之合力而成,这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需要应时而变,家长们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去学习如何以恰当方式方法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

当家长们以为幼儿园教育可有可无的时候;我们的学前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听话的人时;对儿童的教育方式沿袭着千百年来的“不打不成才”的体罚教育时……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何以仍然无法解决,我认为与家长自身是同样是脱不开关系的——对儿童的教育不够重视,缺乏自我学习、继续学习。

再如,我们的调查中有关于家长们如何看待手机与电脑(调查中多是手机)的,在手机与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必需品的今天,一部分家长仍然将手机、电脑视为洪水猛兽,将手机与电脑与儿童的生活隔离开来,这里存在一个有趣的矛盾现象,家长们往往只是简单粗暴要求儿童不能接触手机,而自己却常常的手机不离手;另一部分家长则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儿童沉迷手机、电脑游戏,以玩手机、电脑为条件要求儿童保证听话,我们暂且不论沉迷手机、电脑游戏本身的危害,以此为条件来要求儿童听话本就是对儿童的物化,是一种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观点作祟。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我们讨论适龄未入园儿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当然有种种客观不可逆的原因,但是作为家长自身亦需要反躬自省。

本文系2017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地区村落适龄未入园幼儿生存状态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2017zc131。

(作者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适龄儿童适龄
给单身者“算命”
网游适龄提示不能只是提示
“全面二孩”政策对陕西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影响
政府主导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早期教育中防止适龄儿童沉迷电子产品等行为引导初探
普通学生家长对适龄听障儿童入学态度的调查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分析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