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早等茶树品种在昭平县生长适应性研究

2019-10-21 06:38区胜基
中国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春茶分枝长势

区胜基

广西昭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546899

昭平县地处亚热带,自然条件适于茶树的生长,是我国主要茶叶产区之一,2009年全县茶园面积6 666.67 hm2,到2018年达到15 066.67 hm2,但80%以上是福云6号品种,产品在市场上同质率很高,没有竞争优势,在品种结构方面亟需优化升级。为调整茶树品种结构,2014—2018年,昭平县引进种植了白毫早、碧香早、春波绿、嘉茗1号(乌牛早)4个茶树品种,并以福云6号为对照,在昭平县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鉴定各品种在昭平茶区的形态特征、适应性、萌芽期、鲜叶产量、制茶品质等植物学性状和主要经济性状,为良种引进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引进种植4个茶树品种,分别为白毫早、碧香早、春波绿、嘉茗1号,以昭平茶区当家品种福云6号为对照种。供试材料均为1龄无性系茶树苗。

2.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昭平镇马圣村燕子坪,处于桂江中游,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活动积温6 362.2℃,平均无霜期325 d,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2 046.6 mm,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85 d;年均蒸发量为1 457.4 mm,年均相对湿度为81%,相对湿润,常见多雾,冬旱不明显,水热系数为2.8。试验土壤为山地红壤,排水透气性能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呈酸性至弱酸性。

3.试验方法

以福云6号为对照种(CK),对照品种面积3 333.35 m2,引进品种面积30 200.15 m2,其中:白毫早15 800.08 m2,碧香早3 733.35 m2,春波绿7 800.04 m2,嘉茗1号2 866.68 m2,试验地全部采用双行双株种植,大行距1.5 m,小行距0.5 m,株距0.3 m,每公顷植7.5万株。试验茶园管护技术措施采取统一时间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的标准。观测方法参考陈亮等[1]的方法。

二、试验结果

1.各品种茶树的形态特征

(1)白毫早

植株生长速度快,长势中,3年生树高70.7 cm,树幅68.3 cm×55.4 cm,最低分枝8 cm,30 cm分枝数3.5个,60 cm分枝数11.2个,树姿半开展状,属灌木型茶树(表1)。

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长椭圆形,叶长8.0 cm,叶宽3.7 cm,叶色绿,叶面平滑,叶身稍内折,叶尖渐尖。

芽持嫩性强,茸毛多,3年生茶园发芽密度569.7个/m2,单芽百芽质量春茶4.7 g、夏秋茶3.2 g。

花冠直径2.7~2.9 cm,花萼无毛,花瓣白色,花瓣5~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2~4裂。

(2)碧香早

植株生长速度快,长势强,3年生树高90.3 cm,树幅70.3 cm×65.5 cm,最低分枝20 cm,30 cm分枝数3.7个,60 cm分枝数11.0条,树姿半开展状,属灌木型茶树。

叶片稍上斜状着生,中叶类,长椭圆形,叶长11.6 cm,叶宽4.5 cm,叶色绿,叶面隆起,叶身稍内折,叶尖渐尖。

芽茸毛多,3年生茶园发芽密度423.7个/m2,单芽百芽质量春茶6.9 g、夏秋茶4.6 g。

花冠直径3.5 cm,花瓣5~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3)春波绿

植株生长速度快,长势中,3年生树高76.2 cm,树幅60.1 cm×47.5 cm,最低分枝17 cm,30 cm分枝数2.8个,60 cm分枝数8.1个,树姿半开展状,属灌木型茶树。

叶片呈水平状着生,中叶类,椭圆形,叶长8.2 cm,叶宽3.7 cm,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平,叶身平,叶缘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锐浅密,叶质较厚软。

芽持嫩性强,茸毛多,3年生茶园发芽密度441.2个/m2,单芽百芽质量春茶5.0 g、夏秋茶4.3 g。

花冠直径3.4 cm,花瓣6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4)嘉茗1号

植株生长速度慢,长势弱,3年生树高67.3 cm,树幅57.1 cm×45.7 cm,最低分枝7 cm,30 cm分枝数4.1个,60 cm分枝数7.2个,树姿半开展状,分枝稀,属灌木型茶树。

叶片呈水平状着生,椭圆或卵圆形,叶长8.7 cm,叶宽3.1 cm,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身稍内折,叶缘微波,叶尖钝尖,叶齿浅中,叶质软。

芽持嫩性强,茸毛中等,3年生茶园发芽密度398.4个/m2,单芽百芽质量春茶3.5 g、夏秋茶3.2 g。

花冠直径3.2~3.3 cm,花瓣白色,花瓣6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5)福云6号(CK)

植株生长速度快,长势强,3年生树高86.8 cm,树幅72.1 cm×46.7 cm,最低分枝15 cm,30 cm分枝数8.1个,60 cm分枝数25.3个,树姿半开展状,分枝密,属小乔木型茶树。

叶片多数呈水平状或稍下垂状着生,叶形长椭圆或披针形,叶长9.3 cm,叶宽4.1 cm,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平滑,叶身内折,叶缘平直,叶尖渐尖,叶齿浅而稀,叶质柔软。

芽持嫩性强,茸毛多而密,3年生茶园发芽密度551.7个/m2,单芽百芽质量春茶6.8 g、夏秋茶4.4 g。

花冠直径3.4~3.8 cm,花瓣6~7瓣,萼片5~6片,柱头3裂,雌蕊高于雄蕊,子房茸毛多。

表1 参试品种的形态特征与百芽质量比较表

2.各茶树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1)春茶萌发期

春季茶芽萌发早晚是茶树品种的重要生物学性状[2],种植后第3年,对参试品种春梢萌发期调查的结果(表2)表明,比对照福云6号萌芽早的品种是嘉茗1号、春波绿,其中嘉茗1号发芽期比对照早13 d,春波绿比对照早2 d。比对照福云6号萌芽迟的品种是白毫早、碧香早,其中白毫早比对照迟4 d,碧香早比对照迟6 d。4个试验品种中以嘉茗1号春茶萌发期为最早,其次是春波绿,再次是白毫早,最迟是碧香早。

表2 参试品种春茶萌发期调查

(2)春茶一芽二叶期

春茶一芽二叶期为茶叶开采适期,春茶留一叶,采一芽一叶,嘉茗1号春茶开采期在2月20日,比对照福云6号早15 d;春波绿春茶开采期在3月6日,比对照早1 d;白毫早春茶开采期在3月8日,比对照迟1 d;碧香早春茶开采期在3月13日,比对照迟6 d。参试品种中以嘉茗1号春茶最早开采,白毫早、春波绿、福云6号次之,碧香早最迟。

(3)茶树长势

茶树生长速度与长势以碧香早、福云6号最强,其次是春波绿和白毫早,嘉茗1号最弱。

(4)产量

茶叶产量是茶叶生产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2017年测定了各参试品种的鲜叶产量(春茶留一叶,采一芽一叶;夏秋茶留一叶,采一芽一叶),结果(表3)表明,茶园单位面积一芽一叶鲜叶年产量以当家品种福云6号最高,其次为碧香早、春波绿和白毫早,嘉茗1号最低。

表3 参试品种一芽一叶鲜叶产量比较kg/hm2

(5) 制茶品质

根据采摘加工制作红、绿茶感官品质分析,白毫早适制绿茶,品质优良,制绿茶条索紧细,白毫满披,滋味醇厚,叶底黄嫩,香气嫩爽持久;碧香早适制绿茶,翠绿显毫,味浓爽,栗香高长;春波绿适制绿茶,色泽绿,条索紧实,毫锋显,香气高爽,味醇厚鲜爽;嘉茗1号适制绿茶。参试的4个品种均是适制绿茶品种,制红茶色选金芽率极低,而对照品种福云6号适制性广,宜制红、绿茶,且制作红茶色选金芽率高。

三、小结

白毫早植株生长速度快,长势中,春茶萌发期比对照品种福云6号迟4 d,为早偏晚生品种。碧香早植株生长速度快,长势强,春茶萌发期比对照品种迟6 d,为早偏晚生品种。春波绿植株生长速度快,长势中,春茶萌发期比对照品种早2 d,为早生品种。嘉茗1号植株生长速度慢,长势弱,春芽萌发期比对照品种早13 d,为特早生品种。对照品种福云6号植株生长速度快,长势强,春芽萌发期早,为早生品种。

引进的4个品种标准采摘鲜叶单位面积产量均低于对照种福云6号。产量高低依次为碧香早、春波绿、白毫早、嘉茗1号。白毫早、碧香早、春波绿、嘉茗1号宜制绿茶毛尖,品质优,滋味醇厚鲜爽,但制红茶色选金芽率极低。对照品种福云6号适制性广,宜制红绿茶,制作红茶色选金芽率高。

综上所述,本地当家品种福云6号产量高,适应性广,宜适制红绿茶,可保持一定的种植规模。作为品种结构调整的备选品种,可适当引进白毫早、碧香早、春波绿、嘉茗1号推广种植,用于制作名优绿茶,提升昭平地区的茶产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春茶分枝长势
分枝大苗建园苹果树当年如何修剪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栾树分形特征分析
一株吊兰
油菜新品种评比试验总结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春茶不宜贪尝鲜
春茶不宜贪尝鲜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