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淋巴引流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关节置换术后肿胀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疼痛的影响

2019-10-21 03:16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周径血府逐瘀汤置换术

叶 红

近年来,骨关节病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1-2]。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能够代替坏死关节、减轻疼痛的治疗方法,但可导致局部结构遭到部分破坏,肿胀、疼痛等发生率显著增高[3-4]。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2例关节置换术后肿胀患者,采用手法淋巴引流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2例,均因关节炎或关节炎引起的髋、膝部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6个月以上),行全人造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男80例,女72例;年龄31~81岁,平均(69.52±2.32)岁。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31~80岁,平均(68.17±3.15)岁,病程1~12年,平均(3.23±2.33)年。对照组76例,男41例,女35例;病程2~11年,平均(3.26±1.57)年。年龄35~81岁,平均(69.23±2.18)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通过医院临床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心肾功能异常、颅脑损伤,尚未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治疗期间未针对肿胀行其他主要治疗。排除标准: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意识不清,无法配合治疗;既往有精神病史。

1.3 研究及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手法治疗。肩和上肢放松,用手掌的大鱼际或全掌贴附于患者体表部位,向下压力要适中、均匀,朝向淋巴结方向,不可歪斜。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用力,带动前臂及手掌于治疗部位的移动,动作均匀连续,要有节奏感。操作时,保持呼吸自然,切记屏气。淋巴按摩的压力30~40 mmHg。积液越多,速度越慢。方向朝向淋巴结。每天上下午各治疗一次,每次30 min。基本手法为绕圈、挤压、按勾、轻触、按压、八字,顺序为腹股沟淋巴结→大腿前后内外侧→膝后淋巴结→小腿前后内外侧→跟腱→足背淋巴管→趾缝[5-6]。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当归20 g,生地15 g,桃仁10 g,红花15 g,赤芍20 g,枳壳10 g,甘草10 g,柴胡 10 g,川芎20 g,桔梗15 g,牛膝25 g。1剂/d,水煎服,早晚各1次。疼痛明显加白芷20 g,鸡血藤25 g;热重明显加牡丹皮15 g,泽泻15 g;肿胀明显加革薜25 g,车前子15 g;凉重加川乌10 g,干姜10 g;腰酸痛加续断25 g,桑寄生25 g。7 d为一疗程[7]。

1.4 效果评价 (1)测量肿胀肢体周径,评定标准判断疗效。显效:患肢肿胀完全消退,大腿或小腿的周径缩小3 cm以上,或与健肢的周径完全相同,无张力性水泡者;有效:患肢肿胀部分消退,大腿或小腿的周径缩小1.5 cm以上;无效:大腿或小腿的周径无改善,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全部病例数×100%。(2)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McGill疼痛询问量表[8]。疼痛分级指数(PRI)含有11个感觉性词与4个情绪性词,程度分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0,1,2,3分,可计算出PRI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目测类比定级法(VAS)为一条10 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和剧痛,患者在其中标出疼痛程度;现有疼痛强度(PPI)分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6级,分别计0,l,2,3,4,5分。

1.5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内做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 观察组术后7天,髌上10 cm周径、髌下10 cm周径、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

2.2 对照组 对照组术后7 d,髌上10 cm周径、髌下10 cm周径、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比较 两组治疗后髌上10 cm周径、髌下10 cm周径、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显效患者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目前在骨关节术后发生关节肿胀,经常使用康复训练进行相关干预,为临床上普遍认同的一种可以减少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同时,康复训练也可以提高肢体功能、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以及加快局部愈合。

表1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比较(n=76)

表2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比较(n=76)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表4 两组疗效比较

我院自2014年3月起,对152例关节置换术后肿胀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从髌上10 cm周径、髌下10 cm周径、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等角度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无论观察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显著效果。从中医角度来讲,由于关节置换术后手术将血络损伤,离经之血积于肌腠之间,淤血郁而发热,是造成下肢水肿以及疼痛的主要病理基础。血府逐瘀汤中当归、川芎、赤芍、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牛膝活血祛瘀;柴胡、枳壳、橘梗理气行气,能够有效舒经活络。根据患者症状,可以调节用药,如兼有手足心热、盗汗、舌质红,或有裂纹,少苔甚至无苔,脉细数等阴虚症状,加用鳖甲、知母、地骨皮、玄参、制首鸟以滋阴清热等[9-10],对患者术后相关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疗效。

猜你喜欢
周径血府逐瘀汤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