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

2019-10-21 06:55王庆胜
求学·文科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综知识点政治

王庆胜

《生活与哲学》模块在讲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时,曾向我们介绍了宋代苏东坡读书用的“八面受敌”法和唐代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这两种读书方法。根据政治学科的知识特点,我们把这两种方法运用于政治备考复习中,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既有利于考生全面掌握知识点并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宽和加深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考生系统地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更加轻松地应对高考试题。

一、“八面受敌”法——把薄书读“厚”

“八面受敌”法指的是一本书里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从这一个角度去读,可以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去读,可以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如此步步深入,最后掌握这本书的总体知识,薄书也就读“厚”了。

运用此方法复习政治学科时,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反复研读:

1.细致入微,精准理解并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都要从细微处入手,按照知识点固有的内容与逻辑,分清类别和层次,并加以掌握。答题时,可结合设问要求和材料,运用相关知识组织答案。例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知识点,需要总结的具体知识点有:

(1)哲学依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2)地位:略。

(3)内容:群众观点的内容,群众路线的地位和内容。

(4)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II第39题(1)问“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在脱贫致富实践中兰考县委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据设问指向和材料所示,可以把知识范围锁定在“群众路线的地位和内容”这个知识点上,再结合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即可。

有的知识点所包含的具体知识是分为不同等级的,需要我们纵向深入挖掘。如“文化创新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可以分为以下等级:

第一等级,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第二等级,文化创新的作用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第三等级,进一步细化为两点,一是文化源于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二是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如2019年政治高考大纲样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的答案,显示出的相关知识为: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囊括了本知识点的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而考生在回答本题时,可以再寫出第三等级的知识点。

2.前串后联,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教材为了叙述和论证某一问题,把一些有关联的知识点放在了不同的位置,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更好地综合分析问题。

如《经济生活》第四课重点论述“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问题,但“如何发展生产”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如:

我国生产发展的制度背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课)和我国的分配制度(第七课),发展生产需要的市场主体——企业和劳动者(第五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九课)、资本要素(第六课),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十课),财政支持(第八课),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对外开放问题(第十一课),以及其他影响生产的因素,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特别是消费推动生产发展的问题)等。

我们在复习时要把关于生产的知识点前串后联,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脉络,回答问题时根据题目要求,从不同角度选择知识点进行综合作答。

例如,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Ⅲ第38题(2)问“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公司为何在中国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可以从良好的市场环境、科学技术优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我国的市场需求量大等角度回答,也可以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角度作答。

当然,很多知识点并没有那么复杂,只需要理清两三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税收和财政的关系,公民和政府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人大立法、政府行政等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以及哲学中不同原理之间的关系等。

3.深入理解知识,做到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

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深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融会贯通,做到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

例如,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一知识点,教材阐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两大方面,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概括和引申为三个方面的作用,即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实践的成功;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以顽强的斗志克服困难。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II第39题(2)问“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的答案中,考生应结合材料具体论证分析“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弘扬焦裕禄精神,能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民心,激励斗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脱贫”。

其他如“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等源自教材的语言,都可以在答题中灵活运用。

二、“提要钩玄”法——把书读“薄”

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提要钩玄”法,指的是读一部书时,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就变成几张简单的图表,书也就读“薄”了。

运用此方法复习政治学科时,主要有以下三种要求:

1.抓住关键词,构建思维导图,培养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围绕一些关键词,如《经济生活》中的“价格”“消费”“分配”“财政”“税收”“企业”“市场经济”等经济術语,《政治生活》的“公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等主体,《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文化创新”“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文化术语,《生活与哲学》中的“物质”“意识”“规律”“实践”“认识”“联系”“发展”等哲学范畴,构建思维导图,在头脑中勾画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考生理清知识线索,系统把握各个知识点,并轻松地解答问题。

如有关价格的知识可以构建这样的思维导图:

以上图来梳理知识点,从两个方面推演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可以加深对价格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还能为解答有关价格的问题提供思路和答题语言。

如2019年政治高考大纲样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实际考查的是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考生可根据上图后半部分的内容来分析答题思路,并结合材料从供给减少、需求扩张、消化库存、减轻替代品进口压力等方面作答。

再如“依法治国”这一知识点可以构建如下思维导图:

理清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及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的关系,不仅能够明确依法治国的知识体系,而且有助于回答如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II第38题(1)问“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这样的问题。在审读材料的基础上,考生可以根据设问指向和前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判断出题目考查的是关于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大立法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具体分析即可。

2.列出知识结构框架图,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包含、并列、递进等逻辑关系

教材是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考点的依托。考生在复习完一些单元,特别是整个模块的知识之后,可以把课题、单元或者整个模块,按照框架结构的方式整合出一个图表,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既有利于从整体上宏观把握知识,提纲挈领,再以纲目带动具体知识的回顾和巩固,做到纲举目张,又可以以此来确定高考试题中的知识范围,从中选取合适的知识点和角度回答问题。

如学完或复习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后,可以总结该单元的知识框架图如下:

列举知识框架图,是政治复习常用的方法之一。这样能够把教材知识较为直观系统地呈现出来,在综合把握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如解决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39题“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根据上图的提示,可以知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以及综合探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结和概括上,结合本题材料和设问指向,可以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入手,具体分析其表现,即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的关系、人大立法体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等。

3.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图,清晰明了地把握其辩证关系及要求

矛盾具有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政治教材中存在很多这样的关系,考生在复习时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图,可以高效、快速、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具体知识。

如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可以这样列举: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可以这样列举:

有了这样一些简单明了的关系图,可以解决如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I第40题(1)问“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和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II第39题(2)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等类似的高考题。

总结:“突出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凸显核心素养”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和着重点。考生通过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的阅读方式,可以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解题思维,提升关键能力,从而为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做好充分准备。

猜你喜欢
文综知识点政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光辉下的阴影——2016年高考文综I卷第41题思考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题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