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2019-10-21 04:54赵莹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9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斑病生物防治

赵莹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玉米小斑病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一旦玉米感染此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防治,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进而给农民群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玉米小斑病的防治,确保玉米的高产,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

一、玉米小斑病的流行特点

通常情况下,玉米小斑病主要包括三个时期,即始发期、普发期以及盛发期,不同的时期所经历的时间也不相同,始发期通常会经历5天左右时间;普发期会经历28天左右的时间;盛发期会经历21天左右的时间。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玉米品种的抗病能力、玉米的种植密度以及田间的气候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玉米小斑病产生影响。在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玉米小斑病的高发期,尤其在此时期如果遇到降雨较多的天气状况,更容易发生玉米小斑病。光照不充足以及潮湿的环境下比较容易发生玉米小斑病,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得玉米小斑病最初都会发生在玉米植株的下部叶片,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向植株的上部蔓延。病原菌会形成分生孢子,在第二年湿度以及温度适宜时通过空气或者尘土进行传播,导致玉米患上玉米小斑病。

二、发病原因

玉米小斑病的流行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玉米的栽培措施、种植地点的气候状况以及玉米的品种等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未选育出能够完全免疫玉米小斑病的品种,这使得玉米小斑病已经成为玉米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而且玉米小斑病小种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使得原本具有抗性的玉米品种的抗病能力也会逐渐减弱。对于我国的玉米种植而言,我国的气候特点决定了我国在7月中旬后会逐渐进入雨季,并且此时的气温较高,这给玉米小斑病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导致玉米小斑病迅速扩展。并且在一些种植密度较高的地区以及低洼积水的地区更容易爆发玉米小斑病。

三、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技术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四种,即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以及农业防治技术,这些防治技术都能对玉米小斑病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但都各有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技术进行防治,使玉米可以健康生长。

1、化学防治技術

化学防治技术在玉米小斑病的防治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防治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很容易造成药物残留,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小斑病生理小种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会对之前的农药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因此,应用化学防治技术需要合理用药,并且注重把控农药的用量,降低化学防治的负面影响。目前,防治玉米小斑病应用比较广泛的农药有25%咪鲜胺、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5%欧宝以及12.5%烯唑醇等。应用这些化学药剂虽然能够对玉米小斑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但负面效果也十分明显,因此,需要不断探究其他防治技术来替代化学防治技术,进而产生了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以及农业防治技术等。

2、生物防治技术

对于玉米小斑病的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防治效果也十分明显。

(1)生物杀菌剂

在玉米小斑病发病之前应用青霉TS67菌株的发酵液对田地进行喷洒,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率能够达到53.34%。还可以应用稀释9.8倍的20%生物农药草酸青霉水剂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十分明显,防治率能够达到88.4%。由此可见,应用生物杀菌剂防治玉米小斑病的效果十分显著,并且其成本较低,对环境的污染少,也不会对玉米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在未来,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生物杀菌剂的防治效果会更加显著,其应用也会更加广泛。

(2)生物促营养吸收剂

相关研究表明土地上部磷浓度与玉米苗期小斑病的发病几率呈反比关系,由此可见,通过改善磷营养能够降低玉米小斑病的发病几率。如果发现玉米生长过程中磷营养出现不足,则可以接种DE真菌,通过接种DE真菌来提升磷低效基因型的地上部磷浓度,这可以有效降低玉米小斑病的发病几率。

3、物理防治技术

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除了应用化学防治技术以及生物防治技术以外,物理防治技术也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技术之一。可以应用低频电流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提升玉米的抗病能力,通过这种方式的防治效果能够达到58.4%。通过低频电流处理玉米种子,不仅能够提升玉米的抗病能力,而且可以改进植株的性状,促进玉米的生长,提升玉米的保实度,进而提升玉米的产量,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由于物理防治技术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物理防治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在玉米小斑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4、农业防治技术

应用农业防治技术防治玉米小斑病,首先要科学选种,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这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例如选择鲁单981、登海11号、辽单505苏玉20等,这些品种对玉米小斑病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有效降低小斑病的发病几率。其次,要做到适期早播,避免玉米抽穗灌浆期与多雨季节重合,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玉米小斑病的发病几率。最后,要做好秸秆的处理工作,针对发生病害的地块中的秸秆,要将秸秆回收应用,可以用于生火,也可以用于沼气池发酵等。通过秸秆回收应用,能够降低病原菌的残留,使第二年的发病几率降低。

综上所述,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小斑病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并且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导致玉米的产量降低。因此,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玉米小斑病防治技术的应用,保障玉米的健康生长。

(作者单位:678016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斑病生物防治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