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病

  • 玉米焦油斑病(tar spot)防治新发现
    焦油斑病(tar spot)于2015 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首次发现,目前已给美国东部几个州的玉米生产带来了危害。虽然焦油斑病轻症可以用杀菌剂或某些杂交品种来防治,但严重发生时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美国农业研究所(ARS)的一项研究发现为更好的防治焦油斑病带来了希望。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鉴定出了可以抑制焦油斑病发病的几种不同种类真菌和细菌。根据美国普渡大学的报道,焦油斑病的病原物为真菌Phyllachora maydis,其在玉米植株上形成小的

    世界农药 2023年10期2023-12-19

  • 青脆李果斑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4 期《青脆李果斑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作者周慧珍等)报道,为了给防治青脆李果斑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开发化学防治技术,对青脆李果斑病进行了致病菌分离、纯化和鉴定,对分离菌株的致病力进行了评价,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了15种田间常用杀菌剂的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青脆李果斑病的致病菌(分离菌株may8)为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may8 对金脆李、青脆李、青萘李、半边红李以及脆红李的健康叶片、枝条和果实均致病,对不同品种果实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10期2023-12-14

  •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合理化综合防治方法
    霞本文基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特征,对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规律、条件进行简单研究,分析现阶段我国玉米大斑病的自然因素、品种问题、田间管理、农户自身技术能力、耕作制度五大发病原因,提出选取优质玉米品种、建立数字化监测系统、重视田间管理、建立电子学习平台、耕作制度合理化、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六条玉米大斑病防治策略,为我国玉米种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农业产业产量的提高,从而为经济建设而助力。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的产量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而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2期2023-11-21

  • 玉米小斑病与大斑病的鉴别与防治方法
    的危害,如玉米小斑病及玉米大斑病,且两者常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不易区分,给防治带来了困难。鉴于此,笔者根据生产实践,从病原、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等方面,对玉米小斑病与大斑病进行了鉴别,并介绍了其防治措施。1 玉米小斑病与大斑病的病原菌玉米小斑病是由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玉米叶部病害。这种病害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往往导致玉米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尤其发病严重的年份,玉米大面积染病,植株生长受到影响,产量降低,影响玉米高

    园艺与种苗 2023年6期2023-08-22

  • 玉米自交系小斑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参数分析
    8030)玉米小斑病(玉米斑点病)是我国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的重要病害之一[1-2],病变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在玉米苞叶、叶鞘、雌穗和茎秆等部位也会有症状发生。小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3],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可达50%甚至绝收[4-5]。生产上防控小斑病的措施主要有化学药剂防治、增强植株抗性、减少侵染源、改善大田生态环境、选育并种植抗病品种等。实践证明,选育并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小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6-8]。张新等[9]

    河南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2022-12-20

  •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4007)玉米大斑病是一种常见于潮湿气候条件下的玉米病害。根据玉米病虫监测站监测结果,2021年8月黑龙江省温度较高、雨水较多,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中西部玉米种植区出现了大斑病发生地块。因此,种植户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玉米生产安全。1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1.1 发病症状玉米是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且种植面积仍在逐年扩大,玉米种植产业是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玉米较易感染大斑病,整个生长周期都可能感染。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20期2022-11-26

  • 斑病的治疗进展
    510120硬斑病(morphea)旧称局限性硬皮病(localized scleroderma),是一种以纤维化为特点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及皮肤周围组织,如脂肪、筋膜、肌肉和骨骼等[1]。根据纤维化的范围和深度不同可将硬斑病分为不同亚型,包括局限型、泛发型、线状型、深在型、混合型和嗜酸性筋膜炎[2]。目前对于硬斑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研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治疗上暂无针对病因的特效治疗方法,不过近年来国内外在硬斑病的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主要包括局部治疗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11-23

  •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1000)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产区叶部的普遍病害之一,危害着全世界各个玉米主产区。近年来由于气候、重茬种植等因素,国内玉米大斑病发生严重。玉米大斑病大发生的年份,一般造成玉米减产20%左右,严重时甚至会减产一半以上,如2021 年东北地区夏秋季降雨量过大,很多地块因玉米大斑病造成绝产绝收。1 玉米大斑病发病规律1.1 病原菌。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大斑突脐蠕孢菌,并在侵染中出现了生理小种的分化。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发现的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出现了0、1、2、3、N、1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8期2022-11-18

  • 2020年百色市石山区玉米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
    种病害,特别是大斑病。2 结果与分析2.1 产量从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桂单162(CK)相比,春季产量增幅较高的品种是桂单908、桂单6206、桂单2418,增幅超过10%。从表2可以看出,秋季产量增幅较高的品种是桂单6206、桂单6208,增幅超过8%。从表3可以看出,春、秋2季平均增幅较高的品种有桂单6206、桂单2418、瑞丰519,增幅超过8%。表1 不同玉米品种(组合)春季产量表2 不同玉米品种(组合)秋季产量表3 不同玉米品种(组合)春、秋2季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7期2022-09-14

  • 硬化性苔藓合并扁平苔藓、硬斑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s, LP)和硬斑病是三种病因不明的皮肤病。已有多篇文献报道LS可与硬斑病并存[1],亦有报道硬斑病或LS合并LP的案例[2,3]。更为少见的情况下,患者可同患LS、LP和硬斑病,目前未见国内有相关报道。本文报道1例LS合并LP和硬斑病患者,并对国外已报道的类似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北京医院于2021年5月接诊的LS合并LP和硬斑病1例,根据临床表现及皮肤病理结果确诊。从 Pubmed检索并筛选出1985年1月至2021年6月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4期2022-02-18

  •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策略
    栽培种植期间,大斑病属于较为常见且为害严重的传统性病害,对玉米整体产量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一般而言,发病地段可能会引起玉米减产达20%~30%,受种植方式、玉米抗病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病情相对严重的情况下,减产率更是高达50%。玉米大斑病自苗期直至抽雄期之后均有可能出现,抽雄之后出现影响更为严重,自植株下方叶产生病变现象,并由下至上开始蔓延。基于此,对玉米大斑病发病病因加以科学分析,加强玉米大斑病的科学有效防治,为玉米整体产量和质量提供可靠保障。1 影响玉

    南方农业 2021年3期2021-12-27

  • 烟草靶斑病致病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种[1]。烟草靶斑病(Tobacco target spot)是由瓜亡革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1948年在巴西首次报道,此后在哥斯达黎加、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等地区严重发生,给当地种植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3]。该病害2006年在国内首次发现并被报道,从烟草苗期至大田成熟期均可发生,侵染叶片的同时还危害茎部。叶片受侵染后出现圆形水渍状斑点,如遇温度适宜、湿度大的环境,病斑则迅速扩展形成直径2~20 cm有同心轮纹的不规则斑,病斑周围有褪绿晕圈,病斑坏死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3期2021-12-07

  • 甜玉米小斑病抗性主效QTL挖掘
    4000)玉米小斑病(Bipolarismaydis)是国内外玉米种植区普遍的真菌病害之一[1]。在我国,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于气候温暖潮湿的夏玉米种植区,病害爆发时轻者减产15%~20%,重灾区减产可达50%以上[2]。种植密度与施肥量的增多,加重了玉米小斑病的发生[3]。此外,各玉米种植区缺乏高抗小斑病的品种也是小斑病为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化学防治是降低玉米小斑病危害的主要措施。但是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会引起生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耐药性等问题[4]。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05

  • 2020 年渭南市玉米大斑病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
    4000)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长周期内最容易发生的病害,从2016—2020 年玉米大斑病发生的情况来看,玉米大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气象条件,耕作方式、栽培方式等为次要因素;从玉米收获的产量损失来看,前期病害的有一定的损失,但不超过产量的5%。9 月份以后发生的病害,基本不影响产量。玉米是渭南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4 万 hm2,大斑病发生面积平均为2.67 万hm2左右,而2020 年玉米大斑病在渭南市玉米田发生普遍,发生程度也较历年偏重,发生面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7期2021-09-27

  •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状试验主要调查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锈病的病害发生情况(表3)。瑞糯1号D高抗大斑病,病株率7%,高抗小斑病,病株率11%,抗灰斑病,病株率13%,高抗锈病,病株率11%;瑞黑糯1号高抗大斑病,病株率6%,高抗小斑病,病株率6%,抗灰斑病,病株率19%,抗锈病,病株率16%;黑佳糯高抗大斑病,病株率18%,抗小斑病,病株率37%,高抗灰斑病,病株率10%,抗锈病,病株率20%;瑞佳糯1号抗大斑病,病株率52%,高抗小斑病,病株率8%,高抗灰斑病,病株率8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6期2021-06-25

  • 玉米大斑病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
    白太峰玉米大斑病本身就是一种由于细菌而直接传播引起的疾病症状,这种细菌的病原体一般在一定情况下被称作大斑突脐孢菌,其主要危害部位就是玉米叶片的部分,在这些玉米叶片的部分可能会产生一些条状的斑点。因此,这种疾病也可以叫做条斑病。一、发病特点由于玉米大斑病的病源主要来自病菌和微生物所致,因此,玉米大斑病的病菌主要存在于田地地表以及玉米秸秆里的病叶组织中。而这些细菌又可以在这些病叶上过冬,等到第二年还能够继续发病,它们被认为是玉米大斑病的主要发病来源。不过,若将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2021-01-18

  • 浅谈铁岭县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容易受到玉米大小斑病的侵害,导致减产率高达一半左右,给农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铁岭地区也是北方种植玉米的主要地区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本地区的气候,研究了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措施。一、铁岭县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规律东北地区是玉米大小斑病发病较重的地区,若出现病症则当年的玉米产量可能会直接减少15%到20%,若是发病严重还可能降低一半产量。玉米大小斑病与气候条件以及种植管理等方面息息相关,一般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季节最容易发病,若在生长期间内田间的排水不良或土质的粘性较高

    环球市场 2021年14期2021-01-16

  • 玉米大、小斑病识别与防治
    成经济损失。大小斑病作为玉米的常见病害,是玉米防治病害的重点问题。如何识别大小斑病以及进行防治,则是问题的重中之重。一、玉米大小斑病识别1、大斑病识别玉米大斑病是主要危害玉米的苞叶,叶鞘和叶片的病害,又被称为玉米枯叶病。病害主因是病原通过菌丝以及孢子,附在植株的病残体上,在下一年侵入玉米植株,产生新的孢子后,通过气流雨水等方式进行传播。在大斑病发病初期,从下部叶片开始出现青灰色斑点,随后顺着叶脉方向向上蔓延,在叶脉无法形成阻碍的情况下,形成病斑,多呈长梭状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0期2020-07-18

  • 黑龙江玉米大斑病与丝黑穗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黑龙江地区玉米大斑病与丝黑穗病的成因1.1 玉米大斑病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过程中,大斑病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危害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及苞叶。病害早期为比较小的斑点,呈青灰色,发展到后期斑点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形成大斑,并纵向开裂。玉米感染大斑病后,叶片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变黄,并枯萎死亡。当叶片大量枯萎后,植株便会随之死亡,由此会导致玉米大幅度减产,即便植株存活,结出的玉米品质也会降低。导致大斑病的主要原因如下:1.1.1 选种问题种植玉米时,如果所选的品种抵抗病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8期2020-07-12

  • 水稻胡麻斑病发生原因、特点及防治
    种植中,水稻胡麻斑病问题严重,胡麻斑病也被人们称为水稻胡麻叶斑病以及胡麻叶枯病。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巨大,本文针对水稻胡麻斑病的发生原因、特点以及防治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水稻胡麻斑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建议指导,充分克服我国沿海地区水稻的病害问题。一、水稻胡麻斑病的发病原因分析水稻胡麻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病菌主要是以菌丝体或者分生孢子附着在稻草和谷粒上过冬,并稻草以及水稻种子都是感染胡麻斑病的重要渠道。在水稻苗期以及水稻的成熟阶段都有可能感染胡麻斑病,对于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1期2020-05-11

  •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题的威胁,玉米大斑病是玉米在生长周期内最容易产生的病害问题,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生长期内的气候条件、栽培方法以及种植环境等都具有直接关系。本文针对玉米大斑病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探究,了解玉米大斑病的病症以及主要的发病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生物措施以及化学措施等对玉米大斑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以此来避免玉米大斑病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玉米大斑病的症状玉米大斑病在發病过程中最容易损害玉米叶片,对于玉米的苞叶以及叶鞘等都会带来极大影响。玉米大斑病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0期2020-05-11

  •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利益。一、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玉米小斑病也被称为玉米斑点病、南方叶枯病,主要是由于半知菌类长蠕孢属真菌引起的。在我国玉米小斑病通常是会按照生理小种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T、O、C三种。通常情况下,玉米小斑病流行大致会有以下特点:(1)最初发病位置位于玉米植株靠近下方的叶片上;(2)下部叶片会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的小斑点,然后逐渐向玉米植株上部叶片扩散;(3)当玉米植株进入到抽穗时期以后,病斑的面积会逐渐扩大,且呈黄褐色纺锤形、椭圆形;(4)在进入到后期阶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1期2020-05-11

  • 基于机器视觉的网络化玉米病害检测方法研究
    术为依托,研究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灰斑病4种常见玉米病害的识别方法,主要研究玉米叶片病虫害图像的预处理、分割提取、病斑区特征提取等内容。2.1 病害玉米叶片图像采集预处理为实现病害玉米叶片去噪目标,采用中值滤波算法以相邻域内多点值的中值替代病害玉米图像数字化序列中的某点,使周边像素值接近真实值,间接去除噪声点,如式(1):F'(x0,y0)为图像灰度值的中值,F(x,y)是坐标点(x,y)的灰度值,(x,y)属于像素邻域集合S,N为像素邻域集合S中的元素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5期2020-05-06

  • 玉米叶螨病虫害防治措施
    能力。二、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措施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玉米小斑病也是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病也是因为螨虫而导致的。从发病情况来看,小斑病的发病规律是:该病病原为玉蜀黍平凹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一般来说当温度高于25摄氏度时,在连续雨天的情况下,就会容易发生该病。从我国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斑病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夏季。小斑病的主要病症:从我国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小斑病主要会对玉米生长的茎、穗以及叶子等产生影响。通常来说小斑病的斑点呈现椭圆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期2020-02-11

  •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植过程中,玉米小斑病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一旦玉米感染此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防治,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进而给农民群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玉米小斑病的防治,确保玉米的高产,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一、玉米小斑病的流行特点通常情况下,玉米小斑病主要包括三个时期,即始发期、普发期以及盛发期,不同的时期所经历的时间也不相同,始发期通常会经历5天左右时间;普发期会经历28天左右的时间;盛发期会经历21天左右的时间。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会受多方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9期2019-10-21

  •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要的影响。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种植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会严重降低玉米产量,为了确保玉米种植业的健康发展,玉米种植者必须做好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就是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做出的分析,并且结合该病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便达到缩小玉米大斑病危害规模的作用。1、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危害①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玉米大斑病的致病菌为真菌,玉米收獲后残留的秸秆会为大斑病的致病菌创造生长环境,病菌在田间残留的玉米秸秆上越冬,当环境温度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0期2019-07-27

  • 基于高光谱的玉米大斑病害监测
    经济作物,玉米大斑病是为害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1]。传统的玉米大斑病害的诊断方法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对于作物病害的诊断结果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无法满足对玉米的大范围精准检测的需求[2-3]。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实时、快速、无损和定量获取目标属性的特性,使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指导玉米生产成为可能[4]。因此,探索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实现玉米大斑病害及其严重程度的准确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很多国内外学者在利用高光谱技术监测病害方面进行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6期2019-06-19

  •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其中就包括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会对玉米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因此玉米种植人员应该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且找出有效的防治策略。大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受到的主要病害之一,会对玉米种植业带来极大的损害,要想促进玉米种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应对玉米大斑病。本文首先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大斑病的防治提出几点有效措施,对玉米大斑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1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玉米大斑病是玉米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0期2019-05-22

  •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措施研究
    长期间容易受到大斑病的危害,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为保证玉米种植业的健康发展,还要加强玉米大斑病的防治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大斑病的控制管理,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能够提高。1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原因感染玉米大斑病,初期玉米叶片会产生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之后沿着叶脉向两端扩展,最终在中央位置形成淡褐色或青灰色大斑,在边缘位置形成暗褐色大斑。发展至后期,病斑将发生纵裂,甚至发生融合,导致叶片变黄枯死。在潮湿季节,病斑下将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部分位置出现

    新农民 2019年23期2019-02-19

  • 鲜红斑痣伴白癜风和局限性硬皮病1例
    d,口服;额部硬斑病皮损和白癜风皮损处外用0.03%他克莫司乳膏。为加强白癜风局部皮损的治疗,同时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和口服百灵片治疗。门诊随访1年,现额部皮损无加重,但是萎缩之皮损无改善。白癜风皮损未再扩大,并见皮损中皮岛形成。鲜红斑痣皮损未治疗。2 讨论局限性硬皮病主要累及皮肤,一般无内脏受累,有多种分型,常为5种亚型[1]:①斑块状硬斑病:斑状硬斑病、滴状硬斑病、特发性皮肤萎缩、瘢痕疙瘩状硬斑病(结节性硬斑病)和硬化性萎缩性苔藓;②泛发性硬斑病;③大疱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年6期2019-01-21

  •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脾益。一、玉米小斑病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玉米小斑病是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从发病情况来看,小斑病的发病规律是:该病病原为玉蜀黍平凹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一般来说当温度高于25摄氏度时,在连续雨天的情况下,就会容易发生该病。从我国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斑病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夏季。1、小斑病的主要病症从我国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小斑病主要会对玉米生长的茎、穗以及叶子等产生影响。通常来说小斑病的斑点呈现椭圆形、长方形或者纺锤形。在颜色上主要表现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6期2019-01-13

  • 玉米大小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000)玉米大小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等,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高温多雨天气易流行,若农户不及时进行防治,将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减产20%~30%,严重可达50%~80%,甚至绝收。1 症状玉米大小斑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影响籽粒灌浆。当植株感病后,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同一叶片,大小斑病可混合发生。玉米大斑病初是水浸状青灰色斑点,继而发展为边缘暗褐色、中部黄褐色或灰褐色的梭形病斑,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造成叶片枯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10期2019-01-06

  • 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
    明近年来,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给农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影响,在玉米生产中。造成玉米产量严重下降。玉米大斑病的发病时间是从出苗到抽雄开始。最严重的时期是在抽雄之后。从抽雄后期开始玉米下部叶片出现病害,慢慢发展直至造成病情蔓延。大斑病对玉米的危害极为严重,其发病原与生玉米育期间的温湿度有关。病害由细菌引起。病原体是大斑突脐孢菌,对玉米的叶部影响最大。本文通过对此疾病的研究,针对其发病原因和症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1,1气候原因。气候和环境以及

    新农村 2018年6期2018-08-21

  • 玉米大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本文将针对玉米大斑病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其发病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对农民种植玉米提供一些帮助。红河县宝华镇属于中半和高寒山区结合的山区镇,能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仅有四千余亩,占总耕地面积30.1%。因此,玉米作为相对耐旱且产量较高的一种农作物,对于宝华镇而言无疑是最佳种植选择。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各类病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其中以大斑病为最,在宝华村、安庆村、朝阳村等6个村委会地多有发生,严重影响农民收入。为了对玉米大斑病进行有效防治,我们针对玉米大

    新农村 2018年35期2018-04-02

  • 兰坪县河西乡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关键技术探讨
    因此而导致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本论文探讨了兰坪县河西乡气候和玉米大斑病的关系,并针对该病给出防治方案。一般来说玉米大斑病都是发生在偏低或暖温而潮湿的环境当中,容易在降雨中实现病菌的传播,导致玉米叶片发生病害,最终病灶连接导致整片叶子枯黄,降低了玉米光合作用,影响玉米成熟。河西乡年降雨850毫米,属于湿润地带,给大斑病提供了发病条件。在防治上要以抗耐品种推广、降低重茬种植、秋后秸秆处理以及化学防治为主。1 兰坪县河西乡玉米大斑病防治现状兰坪县河西乡玉米大斑病

    新农村 2018年35期2018-04-02

  • 1.8% 嘧肽·多抗水剂对烟草靶斑病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作用机制研究
    防治作用。烟草靶斑病是近几年我国烟草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主要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引起[2-3]。烟草靶斑病主要危害烟草叶片,在苗期至大田成熟期均可发生,一旦发生迅速蔓延,造成烟叶质量和产量降低[4],已成为影响烟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尚未发现较好的抗病品种,药剂防治依然是控制烟草靶斑病的主要手段[5]。本试验研究1.8%嘧肽·多抗水剂对烟草靶斑病病菌的抑菌方式和作用机制,以期为烟草靶斑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基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2期2018-03-12

  • 棉花轮纹斑病研究进展及防控策略
    [3]。棉花轮纹斑病,又称黑斑病(Alternaria leaf spot, black leaf spot),作为一种常见的侵染性真菌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对棉花生产危害严重[4]。本文围绕棉花轮纹斑病的症状、发生与危害、病原菌种类、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以及综合防控技术进行综述。1 棉花轮纹斑病的症状、发生与危害棉花轮纹斑病可以侵染棉花的子叶和真叶、茎秆、棉铃和花芽,其中对叶部的危害最为严重[5-6],在棉花生长的整个周期均可发生[7],大多发生于棉

    植物保护 2018年4期2018-02-01

  • 浅析玉米大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米病症中,玉米大斑病就是其中之一,也是较为严重的病症,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也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玉米的各个种植阶段,玉米大斑病都可能出现,这一病症对各个阶段的玉米都造成了不同的伤害,在这种现象逐渐严峻的情况下,为了提升玉米的生产品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玉米出现大斑病的原因,并且通过分析和探讨得出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这些举措来达到降低玉米大斑病出现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利用科学技术来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1 玉米大斑病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4期2017-05-23

  • 玉米斑病综合防治要点
    种植过程中,玉米斑病,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现将玉米斑病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关键词:玉米;斑病;发生;防治1.玉米圆斑病玉米圆斑病传播途径与大小斑病相似。由于穗部发病重,病菌可在果穗上潜伏越冬。翌年带菌种子的传病作用很大,有些染病的种子不能发芽而腐烂在土壤中,引起幼苗发病或枯死。此外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也可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经1~2天潜育萌发侵入。病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9期2017-05-21

  • 论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技术
    1编者按: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中常受多种病害的侵袭,造成严重减产。文章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促进玉米大斑病的预防成效的提高。玉米大斑病从玉米出苗开始至抽雄后都可发病,但严重高发期是在抽雄后。病害多在抽雄期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玉米大斑病是较为普遍且危害严重的玉米病害,发生程度与生育期间温湿度关系十分密切。1 症状与病原1.1 症状:玉米大斑病以为害玉米叶片为主,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期2017-03-23

  • 浅谈宽甸地区玉米大、小斑病为害加重原因及防治技术
    9%以上。玉米大斑病、小斑病是影响本地区玉米产量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发病初期病斑多在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自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减产一般可达15%-20%。严重时可减产40-50%。近年来,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在本地区的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并造成较大的损失,特别是高秆大棒玉米品种上发展更快。到了不可不引起重视加以防治的地步。1 为害加重原因1.1 玉米主栽品种抗病性变差。目前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期2017-03-23

  • 露娜森对黄瓜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露娜森对黄瓜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南宇航,刘剑辉,李岩(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哈尔滨150069)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29份黄瓜栽培品种进行田间露娜森药效试验,通过施药前后与对照相对比,结果表明:露娜森对黄瓜靶斑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对黄瓜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选用露娜森作为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有效药剂。黄瓜;靶斑病;露娜森;防治效果黄瓜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 & Curt) Wei]又称褐斑病、黄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4期2016-08-30

  • 2016年湘审玉米品种
    3克。田间表现大斑病1.4级,小斑病1.4级,纹枯病2.3级,玉米螟1级。全籽粒粗蛋白质含量8.99%,粗脂肪含量4.35%,粗淀粉含量73.67%。201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每667平方米产量507.3公斤;2015年续试,每667平方米产量520公斤。美玉13号(湘审玉2016002)由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糯玉米品种。春播出苗至采收84天。株高250.9厘米。穗位高110厘米,穗长19厘米,穗粗5厘米,秃尖长1.8厘米,穗行数15.6行,行粒数3

    湖南农业 2016年10期2016-03-07

  • 2015年湘审玉米品种(下)
    。田间表现较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抗倒性较好。全籽粒粗蛋白质含量8.54%,粗脂肪含量4.68%,粗淀粉含量73.74%。2013年湖南省区域试验,每667平方米产量522.5公斤;2014年续试,每667平方米产量522.3公斤。湘农玉2 2号(湘审玉2015008) 由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生育期105.4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株型半紧凑型。株高248.5厘米,穗位高98厘米,果穗长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8.9厘米,秃尖长1.2厘米,穗粗4.9

    湖南农业 2016年9期2016-03-07

  • 榆树市玉米大斑病航化作业技术
    0)榆树市玉米大斑病航化作业技术刘艳荣1李冬妮2许晓彦3 (1.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榆树130400; 2.榆树市大坡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榆树130400; 3.榆树市新庄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榆树130400)基于目前航化作业在各地尚未广泛的应用情况,概述吉林省榆树市大斑病的航化作业防治技术,介绍航化作业防治玉米大斑病的具体办法和效果,以期为其他县市航化作业防治玉米大斑病提供参考。玉米;大斑病;航化作业榆树市是吉林省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年粮食总产

    乡村科技 2016年9期2016-02-20

  • 杀菌剂对茭白胡麻斑病防治效果
    因,造成茭白胡麻斑病(Helminthosprium zizamaeNishik)普遍发生和为害,已成为我县茭白主要病害之一。如果发生早且严重,往往会使茭白瘦小,减产严重[2]。目前,我县防治茭胡麻斑病主要用咪鲜胺、多菌灵和三环唑等杀菌剂。由于长期单一用药导致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对该类药剂产生一定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2014年,我们开始试用稻瘟灵(富士一号)防治茭白胡麻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试验对生产上用于防治茭白胡麻斑病的4种杀菌剂进行防治效果与茭白

    长江蔬菜 2015年22期2015-12-07

  • 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创新机制
    孙会娟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国内外玉米上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玉米小斑病的发病危害逐渐严重,已经成为玉米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小斑病的流行规律,推介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一、流行特点玉米小斑病一般要经历始发期、普发期、盛发期3个时期。玉米小斑病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特别是雨日多,雨量大,光照时数少时易流行。很多研究都表明,遮阴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玉米小斑病的最初发病部位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然后逐渐向

    新农村 2015年4期2015-09-28

  • 淳安县桑轮斑病发生与防控技术探讨
    15)淳安县桑轮斑病发生与防控技术探讨陈田飞1肖建京1丰卫忠2鲁建根3何荷根4(1浙江省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浙江淳安 311700;2淳安县汾口林场,浙江淳安 311719;3淳安县千岛湖蚕茧管理总站,浙江淳安 311700;4淳安县威坪蚕茧管理总站,浙江淳安 311715)2011年秋季淳安县大面积暴发一种新的桑叶病害,截止2014年底,全县80%以上的桑园受害。通过病原菌分离、田间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观察,鉴定该病原菌为桑轮斑病菌。为防止桑轮斑病的大

    中国蚕业 2015年4期2015-05-16

  •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
    1、玉米大斑病在玉米抽穗前后开始喷药。可选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500倍液喷雾,每667m2用药液50kg~70kg,隔7d~10d喷一次,共防治2次~3次。2、玉米小斑病在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展前开始喷药。喷药时先摘除底部病叶,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加水500倍液进行喷雾,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液,每66

    湖北植保 2014年2期2014-08-15

  •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cn。《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我国是玉米种植的大国,同时也是遭受病虫害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其中玉米大小斑病就是我国玉米生产中最主要的叶部病害。由于发病时间主要是在玉米抽雄以后,田间植株高大、郁闭,防治起来也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对这两种病害积极预防、提早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片就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病害在我国发生的分布区域、危害情况、致病病原、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等内容,希望通过收看本片能对广大的玉米种植户朋友有所帮助。endprint

    农民科技培训 2014年8期2014-08-15

  • 甜糯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及前移防治试验
    王桂跃甜糯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及前移防治试验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包 斐,苏 婷,卢德生,王桂跃*(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浙江 东阳 322100)2010-2013年对浙江省主要甜糯玉米品种玉米小斑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2012-2013年进行甜玉米小斑病的前移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在浙江省甜糯玉米上危害较重,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始发,至乳熟期病情最重,且秋季发病重于春季,糯玉米对小斑病的总体抗性水平高于甜玉米。药剂阿米西达、爱苗和世高前移处理均能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2014-03-21

  • 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症状玉米大、小斑病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大斑病的发生较小斑病晚。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侵染叶鞘和苞叶,在玉米抽穗后发病较重。小斑病在叶片上的病斑小而多,色较浅,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褐色半透明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展为近椭圆形黄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较明显,有时为2~3圈同心轮纹,斑块常局限于相邻的两个叶脉之间。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严重发病时病斑连接成片,叶片提早枯死。大斑病病斑大而少,发病期较晚,病斑初期呈水溃状、椭圆形小斑点

    种业导刊 2014年4期2014-01-22

  • 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主要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这些病害分布于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直接对玉米的发育和生长造成极大的危害。1.1 大斑病、小斑病斑病、小斑病特征:玉米大斑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玉米的叶部,因此也被称为大叶病或者是枯叶病,小斑病同大斑病相似,大斑病、小斑病主要与气候、温度、密植度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于气候潮湿、温度较低的地区要特别注意对大斑病、小斑病的预防。大斑病、小斑病主要症状: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对玉米危害比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能发病于玉米生长

    中国农业信息 2012年17期2012-08-15

  • 前列腺软斑病1例
    000)前列腺软斑病1例徐国萍,李正金,苗 杰,沈惠芬,姜 巍(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前列腺;软斑病;软斑小体某患者:男,7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3月,尿潴留1 d入院。临床诊断:前列腺增生。外科行前列腺摘除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巨检:灰白组织3块,总体大小约4.5 cm×3.0 cm×1 cm。镜检:为前列腺及纤维结缔组织,其内见较多巨噬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内、外见较多嗜碱性软斑小体(见图1),PAS染色阳

    大理大学学报 2011年12期2011-11-03

  • 神农架玉米大斑病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m2以上。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常见的病害之一,历来由于发病较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几年来玉米大斑病发生趋重,2008年全区 8个乡镇玉米大斑病普遍发生,局部暴发流行成灾,此病已成为影响神农架林区玉米高产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深入了解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病害发生原因,我们对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田间实地调查,向农民询问玉米品种、施肥等情况,提出本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因大斑病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保证玉米生产安全。1 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1.1 发

    湖北植保 2010年1期2010-08-15

  • 浅谈孟连县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尤其是玉米大小斑病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因此,玉米大小斑病的识别和防治,对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显得十分重要。关键词玉米大小斑病发病规律防治技术孟连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玉米是孟连县主要作物之一。据统计,2008年全县种植面积9.05万亩,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对促进我县畜、禽养殖产业及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孟连县最高海拔2603米,最低海拔500米;年降雨量13627毫米,5-10月为雨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9期200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