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著书别样苗族

2019-10-21 09:31赵瑶
浙江林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苗绣苗家纹样

赵瑶

随着庞大的游行队伍走在雷山街道,我便被苗家女的服饰吸引了全部的目光。早就知道苗家女盛装的美,却不知当这种美以这样壮观的形式呈现在我眼前时,会是这般耀眼,这般惊艳。在苗年盛会中我不断按下快门,想用镜头记录眼前的美,却也有些不知所措,这些盛装款式不一,种类繁多,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初次来到雷山的我,竟不知道该以何种方式走近它。

然而,无论款式有何不同,精美绝伦的刺绣、璀璨夺目的银饰始终是苗家女们最主要的装饰。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绣名列其中。雷山县是苗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苗绣造型独特,针法变化无穷,想要了解雷山苗族服饰,何不从苗绣入手?

于是,在盛会之后,我走进西江千户苗寨,住进刺绣坊李玉芳阿姨的家中,用两天的时间,粗浅了解了雷山苗族传统刺绣技艺。

在西江的万家灯火中,沿着台阶,蜿蜒而上,便来到了刺绣坊李玉芳阿姨的家。平常,李阿姨会带着其他绣娘在刺绣坊里一起干绣活,绣好的绣品会放在刺绣坊售卖,谁的卖出去了,收入就归谁。不时还会有年轻的苗家姑娘跟着李阿姨学习不同的绣法。像所有的苗家女一样,李阿姨刺绣从不打底稿,也不先描画草图,全凭自己天生的悟性,娴熟的技艺和非凡的记忆力,数着底布上的经纬线挑绣。丰富的想象力,在一针一线中开花结果,变成一个个精美的绣品。

刺绣坊的墙上,挂满了刺绣,也是在刺绣坊,我才知道,雷山苗绣原来有这么多种绣法,平绣、绉绣、破线秀、辫绣、盘绣、绒绣、数纱绣……用了许久,我才学会辨认,而李阿姨,却用一针一线,绣出了那么多绣法不一的绣品。

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在历代史籍中,依旧能觅得苗绣的身影。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述:“盘瓠(苗族远祖)子孙,绩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文中所提到的这些苗族妇女的“五色衣服”就是現今的苗绣。

关于苗绣的起源,据说是与彩线记事有关。苗族人代代相传的故事里记述,有位叫兰娟的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徙跋涉的路途经历,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过黄河绣条黄线,过长江绣条蓝线,翻山越岭也绣个符号标记,待最后抵达可以落脚的聚居地时,从衣领到裤脚已绣满了各种花纹。

千百年来,心灵手巧、善织善绣的苗族妇女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将这个民族的远古传说、图腾崇拜、历史变迁变成苗绣的纹样,绣在盛装上。这些纹样和图案,记录着民族的历史,也使得苗族服饰成为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

苗绣中使用最多的蝴蝶图案,是苗族人传颂的“蝴蝶妈妈”。苗族人相信,“蝴蝶妈妈”是所有苗族人共同的祖先。在《苗族古歌·枫木歌》中记载:“远古时期,枫木杆变成了蝴蝶,蝴蝶与水泡游方开亲并生了12个蛋,后鹡宇鸟孵出了人类始祖姜央及雷公、龙等12个兄弟,人和动物便由此而来。”

蝴蝶变幻着模样,出现在苗绣中,除了有不可代替的装饰功能之外,还有着苗族人民希望通过它来庇护子孙后代的朴素愿景,是苗族宗教文化及远古图腾崇拜观念的视觉化呈现。

龙纹、鱼纹、鸟纹亦是苗绣中经常出现的纹样。龙能保寨安民,赐人风调雨顺,在苗绣中的龙,千姿百态,造型奇特,生动有趣,一改龙的威严神圣。用鱼作为图案,是希望人口繁衍,万事荣昌。而常出现在衣袖上的鸟,则是《枫木歌》孵出12个蛋的鹡宇鸟。

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男耕女织,生活在山水田园中,刺绣图案中常出现花草树木,以及人与山水、房屋、田园、五谷和谐相处的图案。

传说苗族在远古时期生活在中原一带,后来在部落争战中失败而被迫举族向西南迁徙。苗绣纹样中绣有长江、黄河,绣有中原大地,记录着苗族几百年的迁徙史。

翻开苗绣,慢慢品读,水波纹、山脉纹、太阳星芒纹、蝴蝶纹……在美丽之外,也读到了苗族对生命的崇拜,读到了苗族对绚烂生活的向往,以及苗族的历史发展。

猜你喜欢
苗绣苗家纹样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入寨出山 留住苗绣
苗绣
苗绣产业化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拯救“濒危”花纹
苗家歇饮
一颗柿子
战国时期带钩的纹样艺术特点
苗家小阿妹
醉了雷山(敬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