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2019-10-21 06:44倪宗铉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职业院校

倪宗铉

摘    要: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也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主要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咨询服务。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

当今世界,开放和竞争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社会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市场的加大开放、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和职业办学模式的趋同性,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核心竞争力理论视野之下,职业院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而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和外显影响力。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是职业教育教学和职业能力的延伸,也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

一、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职业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强化办学特色为重点,提高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一)开展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的基本职能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最紧密的教育。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的国家示范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对职业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职业学校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

(二)开展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职业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作为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职业院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另一方面,區域经济的发展会不断地释放出不同的问题。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的职业院校也有责任利用其人力、智力、科技优势去解决这些问题,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职业院校只有通过主动而有效的社会服务才能实现其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目标,这既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也是职业院校存在的真正价值。

(三)开展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的内在需求。职业院校只有通过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实现以贡献谋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如果职业院校不能承担起社会服务功能,就失去了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同时,职业院校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有利于解决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科技脱离生产的弊端,有利于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引入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结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的调整,激发职业院校改革的动力,使学校不断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活力。因此,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既是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也是职业院校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二、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

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职业院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它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职业院校在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个人认为,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服务

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就是为社会提供成千上万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在为社会进行人才培养服务上,主要体现在根据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创办特色和优势专业。为地方培养和输送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培养的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基础。

(二)技术服务

为地方、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职业院校要善于发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目标。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性技术服务,在服务与贡献中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

(三)培训服务

培训服务是职业院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优势项目。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办学资源,建立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开展社会服务。一是开展行业培训服务。为行业和企业开展各类相关项目培训。二是开展社区培训服务。为周边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各类培训服务。三是开展“三农”培训服务。为传统农民向技能型劳动者的转变提供各类培训服务。四是参加或承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为行业和企业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搭建平台。

三、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职业院校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服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的特点。

(一)强化服务意识

职业院校要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就应该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一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起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努力克服不愿为社会服务,不敢为社会服务以及为社会服务思想消极和行动疲软等问题。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引领下,更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增强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在服务理念上,要以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从被动适应向适应与导向性并重转变。

(二)务实服务基础

职业院校要突出质量和特色,加强“双师”队伍和基础平台建设,夯实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一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在学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二要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使教师不仅能够胜任教学、科研。还要有意识、有精力、有能力为社会服务。为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人才保障。三要结合自身办学特征及优势,着力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硬件基础建设。优化教学设施设备.为开展社会服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創新服务模式

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要以面向区域经济为立足点,以构筑平台、培养团队为切入点,以校企合作为着力点。通过开展“行业主导”、“企业主导”、“市场需求”、“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社会服务模式。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四)构建服务机制

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是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要真正地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职业院校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制。一是将社会服务工作列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成立社会服务工作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二是将社会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职员工的职责要求,作为其评优、评先、晋职的重要评价指标,制订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和工作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设立社会服务工作专项经费,社会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专项经费支持。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方面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有效的合作与对接机制,保障服务社会的渠道畅通和工作常态化。

(五)健全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职业院校社会服务体系,扩大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外延和内涵。一是拓展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服务,面向农村提供农业技术推广,面向社会积极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二是完善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和完善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多种服务平台,构建开放式的社会服务体系。三是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开展以技术传播、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2]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

[3]杨洪胜,对高校社会服务管理问题的探讨,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廖惠卿,杨燕,伍文彬,社会服务在地方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