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

2019-10-21 06:44刘斌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阅读教学

刘斌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的改革领域之下,需要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且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鉴于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一、思辨性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理解就是阅读的核心。阅读和理解之间的区别实际上只名称上的区别,因为没有理解,阅读几乎没有意义。所以学习阅读,实质是学习如何理解语篇。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主体是学生与教师。阅读对象是文本。阅读就是阅读主体阅读一篇文本,产生了他或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讨论阅读教学,必须同时抓住两个要点:阅读主体和阅读对象,简单的说就是“谁在读”和“读什么”,联结两个要点的是“怎么讀”。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表面理解,也就是字面理解。第二个层次是篇章结构的理解。第三个层次是读者能够结合社会经验对所读到的材料有深刻、独到的理解。这一层是思辨性阅读。我们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停留在第一、第二层次的较多。想进行思辨性阅读,一定要达到第三个层次。

理解是思辨的前提,只有真正的理解才能促成真正的思辨。紧扣作者思想开展的路线阅读,把作者所想的、所说的弄清楚,真正弄清楚他或她是怎样想和怎样表达的,不只是知道他或她大概想些什么和表达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考虑作者的意见是对还是不对。对的就信从它,不对的就批驳它。所以“进行思辨首先要达到真正的理解”。为阅读而阅读是缺乏思辨的,也不是真正的阅读。有些学生能强记资料,却对熟记的资料毫不理解,所以不会去应用。所以,仅有连贯的篇章格局是不足以促进从阅读中思考与学习的,当然更谈不上思辨性。因此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做好基础的阅读教学工作,也就是说想要做好思辨性阅读教学首先要做好阅读理解的教学。

二、高中语文阅读现状

2.1学生阅读范围狭窄

现在学业压力过大,很多老师学生的知识面来源只限于教科书,他们的文学阅读材料很少甚至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宽度不够。或者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对阅读没有兴趣,很少主动去阅读,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

2.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依旧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不能被有效的激发出来,课堂效率低下。受应试教育影响,使得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3.1发挥主体作用,改变教学方式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处在什么学习阶段的学生,教师都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明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样才能进行更好的教学。阅读对语文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重要板块。因此,教师在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良好阅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总是以固定化的模式进行阅读教学,然而长期运用这样的方式就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让学生深感疲惫。教师要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必须要改变传统观念,改变原有教学方式,将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融入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文本细读,文本细读是所有语文阅读建构的基石,不细读则无从思考,不细读亦不可能有所成长。“去文本化”而空谈思维,则是空中建楼阁,有随时倾塌之危机。“文本细读”不只是“仔细地阅读文本”。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它必须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第一,以文本为中心;第二,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第三,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本就有别于自然状态的阅读,而是一种文学解读语境下的阅读。语文阅读课,应从文本的语义、语境和文本内部组织结构走向思考和解读,走向内心感悟和情感共鸣。

3.2以思辨性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阅读与表达,关系密切,不可分割。读得明白,想得透彻,才能表达充分。表达意味着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观点或思想、感情,并能够用准确、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来阐述看法或者发表意见,这既是理解的重要标志。如果学生听懂了,但是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布置学生做一些基于文本的表达训练,使学生能理性的、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的表达与阅读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让学生明确意识到阅读与表达不可分割并且相互促进。这样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才能相互牵连,相互促进与转换。

3.3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表达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阅读与表达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阅读不写是不行的,只表达不读也是不行的。只有多读、多说、多写,并且把读说写密切结合起来,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才会逐步得到提高。思辨阅读教学与思辨性表达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读写说不分家,以读促写,以读促说,以写助读,以说助读。读说写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3.4挑选文本,进行整体性阅读教学

语文教师们经常对节选的、片段型的文本,进行繁琐的分析,不顾这段文字处于整篇文章的哪一部分,而进行孤立的分析,严重脱离整篇文章。这样的教学往往是片面的、狭隘的。甚至会误导学生的认识。这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教学。因此,在进行节选文本的教学时,一定要了解文本的全貌,从全局着眼,精心设置,再进行研读与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对文本的全面认识。在日常教学中,以节选文本为载体,进行整体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结语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如何提高高中阅读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们阅读,我们更应积极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习惯,并且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通过阅读,不断充实自我。

参考文献:

[1]吴小嫔.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37.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探究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