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课程思政实践的思考

2019-10-21 06:44徐静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思考

摘    要: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的重要途经,民法学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通過在民法学基本理论讲授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作用,以及通过对民法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是民法学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民法学;课程思政实践;思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培养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人才的“第一阵地”,在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法价值引领作用渗透进法学专业课程,在法律知识传授中贯彻法的社会主义道德理念,最终实现培养“德法兼修”社会主义法律人才的目标。

民法学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民法学是研究平等主体之间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学学科,其关注的领域非常广泛,从财产关系来看,民法学涵盖各类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之间横向的财产关系,既有公司、合伙企业等各类商主体之间的外部财产关系也有自然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从债权角度而言,有买卖合同关系、租赁合同关系、承揽加工合同关系、建设工程合同关系等。从物权的角度而言,有所有权法律关系、用益物权法律关系、担保物权法律关系,就侵权角度而言,有一般侵权法律关系,特殊侵权法律关系。特殊侵权责任从主体角度看包含监护人责任,用人者责任、提供劳务致害责任、网络侵权责任、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等,从人身权方面来看,人身权法律关系包含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人格权方面包含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名称权、隐私权等,身份权包含亲权、监护权、配偶权、荣誉权等。可以说民法学是最直接实现人价值和尊严的法学学科,民法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都有其根植的道德基础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民法学的课程思政主要是要在民法学教课程学中把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论教学中。具体途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正确解读民法学基本理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融入民法基本原理中。教师通过认真备课,把对民法基本原则的理解,对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行使的要求与标准作为教学重点传授给学生。例如,关于民法的公平原则,《民法总则》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分解开来就是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平等,民事主体在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平等。民事主体应该平等地协商相互间的权利义务,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应该平等地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应该平等地负担义务和承担民事责任。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它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在民法学学习中贯彻平等的思想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又如,公平原则在民法中是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与正义、公正联系在一起,是以一定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公平既是道德原则,又是法律原则。其具体表现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机会均等,在民事活动中须正当竞争,反对任何不正当竞争行为。公平原则要求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上利益应均衡,合理分配权利和义务。同时在责任面前要合理负担。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它如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自愿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要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义语,要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民法学原理讲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衔接好,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和正确理解民法学理论融汇贯通是本期民法学课程思政的重要实践手段之一。

其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和具体案例相结合,通过对热点案件的分析与研究,把法价值对法知识的指引作用通过案例教学表现出来,这是民法学课程思政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分享热点案例的形式既关注了社会时政热点问题,又关注案件中的民法问题,教师通过让学生们即时发表观案感想,并及时对同学们的观后感进行评析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法学专业知识一并传授给学生,使二者无缝联接,相互融入。比如在2019年两会期间,笔者带领学生收看今日说法两会特别节目《流浪的小燕子》、《天津涉黑民间借贷案》、《校园套路贷》等案例法制节目。《流浪的小燕子》是关注困难群体未成年人的监护问题,通过这个案例先向学生梳理未成年人的监护的法律制度,接着叮嘱学生全社会都应关注社会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权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把生活困难未成年人的监护问题合理解决就是践行社会公平正义的缩影。《天津涉黑民间借贷案》、《校园网络套路贷》两个案例中的民法问题都是债权债务问题,但这两各案例共同之处都是披着债权债务合法外衣下的侵权或犯罪行为,由于有合法外衣的伪装,导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长期以来不能及时得到司法机关的保护,这种现象严重危害社会正义,通过观看案情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观看心得的益处:一是避免了同学们陷入套路贷陷井,二是使同学们认识到社会问题纷繁复杂,培养他们更强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是使同学们增强做公平正义、和谐诚信、自由美好社会卫士的责任感。

法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使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法律和政治、道德的近姻关系,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具有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等特点,未来的专业课教学中,我们将会探索更多的课程思政形式。

参考文献:

[1]沃耘.高校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与对策[EB/OL].www.cssn.cn/zx/201903/t20190307_4844515_2.shtml,2019-03-07.

作者简介:徐静(1973—),女,法学硕士,副教授,从事民商法学教学与研究。

注:本研究系2018年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以育人为导向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编号:SDJG-2018-ZD1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