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下民族地区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0-21 06:44周恋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民族地区音乐教育

摘    要: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其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义务教育下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一种艺术教育,用音乐对人的一种培育,一种塑造,即培养出高尚、完美的人。本文从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入手,根据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提升。

关键词:义务教育;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的制度。其中音乐教育是义务教育中重要的一种教育,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净化心灵,提升审美情趣,而且是一种令人内心和认知更加丰富的教育,重在对人的培育。然而,义务教育下民族地区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探讨研究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实现民族地区音乐教学的提升。

一、义务教育下民族地区音乐教学现状

(一)环境恶劣导致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力量匮乏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地理条件普遍艰苦,环境状况相对恶劣,经济文化发展速度较慢,交通及通讯等设施落后于其他地方,民族地区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以及周边设施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专业的音乐人才毕业后不愿意选择相对偏远的民族地区,即使来了也不能长期坚持任教,因此民族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受引进难、留住难的困扰,师资队伍极不稳定,师资力量极度匮乏。

(二)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备及教学方法欠妥当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民族地区音乐发展的重要原因,一些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在音乐教育上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无法建立专门的音乐教室,沒有任何乐器设备,教学设施不完备,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无法展示,无从讲解。而且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一般更加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如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学习,忽视艺术课的培养,如音乐课,因此通常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方式上,教材的选用上,能将就就将就,大都敷衍、应付,没有任何伴奏乐器,教师不注重乐理知识的讲授,教学方法不当,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思想落后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在课堂上不懂得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的进行“自我表演”,长期下来,使得学生的毫无音乐意识,不能真正掌握音乐技巧的运用,教师只是完成教学任务,将一点肤浅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家长只意识到学习语文、数学等文化的重要性,忽视音乐素养的培养,直接导致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音乐的动力。

二、义务教育下民族地区音乐教学对策研究

(一)积极引进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中小学要重视音乐教育的培养,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奖励政策引进中小学音乐教师,给予引进的音乐教师足够的物质保障,同时还可以通过短期或中长期的进修培训来提升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不仅可以使得音乐教师视野变得开阔,而且可以极大的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二)努力加大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经济投入

民族地区各级领导部门、学校应对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引起高度的重视,在音乐教育上给予大量的经济投入,财政拨款,帮助建立相应的硬件设施,使得中小学在音乐教育上不会因为资金短缺而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积极完善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的教学设备

民族地区中小学应该积极完善基础设施,购买一些常见、常用的音乐基础设备,例如音乐琴房,可供学生专门用来练习钢琴、二胡、古筝等等;中小学还应给学生购买一些基础的乐器,例如钢琴、二胡、小提琴、古筝等设备,可供学生拿来练习,增加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四)努力改进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

首先要利用民族地区当地的特有资源,收集、整理民族地区的音乐艺术题材,丰富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音乐教学,可以起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有目的的教学,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力、模仿力以及完善学生的个人人格,培养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政府加大力度,改变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观念

对于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改革而言,一定是观念和体质的同步变革,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会阻碍教育的发展。由于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闭塞、交通不便,造成民族地区的人们与外界交流甚少,导致思想观念严重落后,然而,义务教育下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及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的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情感、感知、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1]对于一个人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无法想象的积极作用。因此要积极改变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观念,教师在课堂上要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家长在艺术培养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转变观念,不能仅仅认为语文、数学是学习的重点,忽略对艺术教育的培养;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结 语

“音乐教育首先应当是音乐教育,也就是说,针对音乐作为艺术在本质上的审美性或音乐性及价值的教育。”[2]音乐教育是塑造一个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人所必须的教育形式之一,通过用音乐审美的方式,培养人对音乐的良好感觉,丰富认识领域和思想感情,培养适合于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知识技能和审美品位要求的人。音乐教学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宗琪.丰富高职学生音乐鉴赏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途径[J].北方音乐,2019年第7期,P121

[2]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p159

作者简介:周恋(1986),男,湖南岳阳人,讲师,硕士,器乐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二胡艺术表演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民族地区音乐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