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生态课堂构建探索

2019-10-21 09:30倪宇红
高教学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职英语教学教育信息化

倪宇红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高职外语教学方法受到了强烈冲击。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本研究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生态失衡状况,并提出了平衡机制的构建策略,以促进高职外语教学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生态学;高职英语教学;生态失衡;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3-0164-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een strongly impacted.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imbalance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of reconstructing the balance mechanism so as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education ecology;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cological imbalance; construction strategy

一、概述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产生愈来愈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4.0(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教育)时代也挑战着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竞争性。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为动力的,它将把工作场所从以任务为基础的特征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特征。由于人与机器的融合,将缩小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的学科距离。这必然需要更多的跨学科教学、研究和创新。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资源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最终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育4.0时代,如何使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促进高职英语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学中的教育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将生态教育理念引入英语课堂,开拓了英语教学研究的新视角。本研究尝试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审视分析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語教学的生态失衡现象,并提出相应的重构策略,以期使高职英语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开放、平衡、可持续、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良性生态系统。

二、相关概念综述

(一)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由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院长Lawrence Arthur Cremin于1976提出的,是一门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学的新兴学科。它将教育与周边生态环境联系起来,以二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研究对象[1]。教育生态学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侧面。宏观教育生态学主要从生态环境和政策法规两方面来研究教育。而微观教育生态学则研究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如师生关系、教学设备、课程设置、教学策略等。如果微观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态因子达到全面的动态平衡,课堂教学也将实现生态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理念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章,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最早研究。70年代,德国、欧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技术的限制而没有太多的成果。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以其固有的优势成为所有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能够利用互联网上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创建各种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

工业4.0促进了“智能工厂”的诞生。在模块化的结构化智能工厂中,网络物理系统监控物理过程,创建物理世界的虚拟副本,并做出分散的决策。通过物联网,网络物理系统在内部和跨组织服务(由价值链参与者提供和使用)之间进行实时通信和合作,并与人类进行合作。由工业4.0而催生的教育4.0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新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游戏、与他人互动、参与在线学习小组、完成实践性学习项目等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不再受到约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生态失衡

毋庸置疑,信息化教学的介入为高职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原有的教学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和重建的过程。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生态系统中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之间缺乏深入的合作,不能形成协调一致的教学环境。如一些高职院校存在多媒体教学设备数量不足、配置偏低、管理缺位、维修迟缓、网络不畅等问题,不仅为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成为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瓶颈。

第二,教学中存在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滥用和低效使用的问题,违反了生态学的最佳适度原则。如:部分教师课堂上过于依赖现成的教学课件,缺乏创新、拓展和灵活运用;不加选择地在课堂上播放与授课内容无关,或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视频、音频,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无实际有效的促进作用;购置的一些信息化教学设备与服务,由于缺乏针对性,被长期闲置,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第三,教师的信息素养偏低成为信息化教学生态发展的限制因子。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新的模式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部分教师利用信息意识不足、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难以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网上自主学习进行有机融合,从而阻碍了信息化教学生态优势的充分体现[3]。

第四,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因子之间缺乏良性的信息、能量循环。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需要相互联系,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在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教师的一言堂情况,在网络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度仍然不高,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

四、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建构策略

(一)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推进信息化教学建设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看,政府应充分重视教育信息化,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鼓励和推动所有高等教育提供者进行信息化建设。同时,通过财政投入、设备投入、人员投入,完善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此外,由于教育信息化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大变革,在其发展的初期,必然导致原有的生态失衡。从失衡中恢复高职英语教学生态的平衡,必须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

其次,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认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并认同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必然趋势,但在现实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使用,从而形成了“形式主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力度不够,采用的方法不科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到位。因此,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中,应将教育信息化分为高层次和规范性两个方面。在规范性方面,高职英语教学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与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深度整合,改善课堂生态环境。在高层次上,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把教育信息化理论融入教学的核心理念。

(二)完善信息化高职英语教学的互动机制,创建和谐的生态课堂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失衡。生态失衡主要分为生态主体间互动关系的失衡、生态主体与信息技术互动关系的失衡、信息技术与其他因素互动关系的失衡[4]。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主要措施包括:

首先,从整体的视角分析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各组成部分的互动特性。从互动主体、参与方式、互动力、互动激励、互动距离、互动意志、互动效果等方面鼓励学生、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观念的深度整合。基于信息技术,为教学生态各组成部分构建运行良好的交互平台和交互环境。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实践技能,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与高职英语教学相联系。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激發课堂互动。从课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是生态系统知识的生产者和传递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消化相关知识,并将其与自己的教学能力结合起来,并以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学生吸收知识,并将其内化为知识框架,并通过作业、测验和考试反馈给教师。此外,有必要构建一个更加优化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动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上的多媒体辅助设备,利用其生动、直接、多媒体整合的特点,确保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激发群体动力,帮助改变课堂上相对安静的学生学习风格,进而形成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整体学习环境。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有机结合,补充的材料要符合各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耐受度”,遵循“最佳适度原则”,并要符合学生的职业需求,避免“花盆效应”[5]。要运用合作、竞争、思考、创新的生态教学策略,通过多元化教学途径学习与教学评价以及在线教学平台与社区,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快乐探索,勇敢实践,改变师生角色,创建和谐的信息化高职英语生态课堂(图1)。

五、结束语

教育进入4.0时代,信息化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契机、条件和动力,但也打破了原有教学生态体系的平衡。本研究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生态失衡状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平衡机制的构建策略,以期促进高职英语生态课堂的和谐发展,培养出更多兼具专业技能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克雷明.公共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01):25-32.

[3]杨开城,许易.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层内涵[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01):12-17+24.

[4]郭丽君,陈中.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课堂生态:变革、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7(06):101-107.

[5]胡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探索,2014(07).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学高职英语教学教育信息化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克拉斯沃尔分类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