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博为载体的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研究

2019-10-21 09:30郑芬徐满成黄成铃
高教学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党建带团建微博高校

郑芬 徐满成 黄成铃

摘  要:党建带团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微博平台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攀升。以微博为载体开展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十分可行且有必要,通过对其优势所在和现状进行分析,可探讨出有效的利用微博平台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微博;高校;党建带团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3-0194-03

Abstract: Party construction leading Leagu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arty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and the influence of micro-blog platform is also rising.It is very feasible and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Party construction leading Leagu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with micro-blog as the carri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advantag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we can explore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using micro-blog platform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Party construction leading League construction.

Keywords: micro-blog; universities; party construction leading league construction

黨建带团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有利于加强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推动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同步发展。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增强党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密切党团组织与青年的关系,已经成为摆在高校党团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微博高级副总裁曹增辉在2019年1月30日表示,使用微博的用户在不断增加,活跃用户有4.3亿,16到25岁的人群在整个活跃用户中占比61%。因此,在“微博热”风行的今天,高校完全有必要开通党建带团建微博,以焕发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新活力,把更多的青年团结凝聚在党团的周围,动员组织青年积极投身国家发展大局。

一、以微博为载体开展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优势

(一)微博发布的便捷及时性,有利于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高效开展

微博的发布不仅可以通过电脑,也可以依靠随时随地可上网的手机,这种比传统媒体更快速、更简便的“新闻传播方式”汇成一股实时的“信息流”,提升了信息资讯的及时性和鲜明个性,拓展了人们对事件本身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延伸了事件的传播面和影响力。党建带团建微博的设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覆盖更多的党团员青年,不仅能加大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展示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还能推动基层党建和团建工作扎实开展。

(二)微博的互动反馈性,有利于了解党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

微博的关注、评论、转发、回复、私信等功能,为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保障。在当代社会中,写信、打电话、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党团员青年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对高校了解青年思想动态带来极大的挑战。而充分利用“微博”传播信息及时、广泛、便捷的特点,以及背对脸的交流方式和多媒体化的融合,突破传统工作形态,开通党建带团建微博,无疑将受到青年们的喜爱。党团员青年可以针对党建带团建微博发布的内容进行评论、转发等,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党建带团建微博对党团员青年“加关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对青年进行积极的引导,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

(三)微博的广泛参与性,有利于高校科学组织党团员青年

高校的党团员青年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人人都有电脑,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微博信息。利用微博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是适应新时代的创新之举,它可以最直接、最广泛、最有效地联系党团员青年,达到了解青年思想、解决青年问题的目的。高校党建带团建微博,可以充分发挥微博舆论宣传的阵地作用,聚焦党团员青年的共同点、关注面、吸引源、共鸣处,提升党团员青年对党建带团建微博的喜爱度。通过微博及时发布党建带团建工作资讯,做好党务团务公开,让广大的党团员青年熟知党和团在为其的成长进步做实事、办好事,感觉党团组织随时在关爱他们,从而进一步密切党青关系、团青关系。

(四)微博的舆论引导性,有利于扩大高校党建带团建微博的影响力

微博迅速传播信息并引爆舆论热点的能力,传统媒体无法匹及。党团员青年对学校的党建工作、团建工作等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平时很少能接触到相关讯息,党建带团建微博的建立无疑将为党团员青年了解学校党团组织的工作情况,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高校党建带团建微博,可以及时发布党建和团建的活动讯息,甚至是本校的党史团史,吸引党团员青年关注、转发,这不仅能扩大高校党建带团建微博对本校党团员青年的影响力,还能提升社会关注度,有效地宣传本校党建带团建工作。

二、高校设立党建带团建微博以及党团员青年使用微博现状分析

目前,已有一些高校的党组织开通了党建微博,如华中农业大学红色微博、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建中心微博、肇庆学院文学院党建微博等。笔者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中以“大学或者学院党建带团建”用户名进行搜索,未搜索到相关微博。在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却尚无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微博,所以利用微博平台开展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

面对高校党建带团建微博的稀缺,本文从调查研究上海高校党团员青年使用微博现状出发,借此分析党团员青年使用微博的特点,为以后高校开通并运行党建带团建微博提供参考。本文根据上海高校实际情况以及青年自身的特点设计出调查问卷,在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发放400份,回收386份,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党团员青年使用微博有以下特征:

(一)使用人数众多

微博的发布颇为灵活简捷,党团员青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将自己的想法、见闻表达出来,并与“粉丝”进行互动反馈,是高校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娱乐载体。在“是否注册并使用微博”这一题的选项中,选择“尚未注册微博”的占2%,“已注册,但未使用”的为5%,“已注册,但极少使用”的为8%,“已注册,并经常使用”的占85%。而在“周围的同学、朋友是否使用微博”这一题中,选择“不清楚”的占1%,“不使用”的占3%,“很少使用”的占6%,90%的选择“大部分使用”,这说明微博在党团员青年中的受欢迎度非常高,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有良好的人员基础。

(二)使用次數频繁

在“微博”大肆流行的今天,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也有庞大的师生队伍开通了个人微博。可以说,微博的使用已经深入到高校的各个角落,每天登录和使用微博也成为许多党团员青年的爱好和习惯。据调查,18%的党团员青年在一星期内登陆微博的天数为“1-2天”,25%的为“3-4天”,57%的为“6-7天”。在选择“每天登陆微博的频率”一题时,15%的党团员青年选择“1-2次”,45%的“3-5”次,40%的“5次以上”。使用微博的时间和次数如此之多,充分体现出党团员青年已经把微博当成了自己常用的交流渠道,可以成为高校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利平台。

(三)使用目的不一

微博以其新鲜及时的资讯、创新的交互方式等优势吸引了许多党团员青年的关注,成为党团员青年们了解实事、熟知社会、表达观点、阐述感悟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党团员青年在微博中通常做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几件:发布自己的近况、感想;了解最新资讯;了解朋友动态并保持联系;参与感兴趣的话题讨论;关注明星、名人等。在“微博中发表的主要内容”这一题中,85%的党团员青年选择“随时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校园动态、发贴求助”,10%选择“评论或发表时政热点”,其余则选择“评论或发表娱乐八卦信息,跟踪名人明星动态”或者其他。“喜欢在微博中转发的内容”一题中,生活和娱乐信息、新闻热点事情、名人明星的最新动态或其观点是党团员青年最喜欢的三项,而较少转发“官方媒体发布的信息”。高校党建带团建微博应有针对性地采编党建和团建工作热点话题、发布建设性言论、传播党建带团建思想等,吸引广大党团员青年的关注。

(四)使用地点广泛

由于手机登录微博简单快速,同时发布图片也可借助手机摄像功能及时发布。此外微博的传播成本也低廉,大部分的党团员青年都开通了手机的网络数据套餐,有许多网络流量可以用于使用微博,无疑为党团员青年学生随时随地使用微博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据调查,30%的党团员青年表示“在上课期间用手机玩过微博”,56%的党团员青年学生表示“经常在上课时玩微博”,14%的选择“不在上课期间玩微博”,在上课时不听老师的讲课,将影响到青年们的学习。高校设立党建带团建微博,可对党团员青年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对微博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安排。

(五)乐于尝鲜

高校的党团员青年学生们对新生事物好奇心很强,也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在“如果学校开设党建带团建微博,是否会关注”一题中,86%的党团员青年学生选择“关注”、14%选择“没兴趣,不想关注”。在“对高校开设党建带团建微博的看法”一题中,大部分的党团员青年认为“很新鲜,利用新媒体的形式非常好”“很实用,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官方信息”“很亲切,拉近党团员青年与学校党建、团建的距离”,但也有少数人认为该类微博可能缺乏互动性、所发布的信息实用性可能不强。高校应通过对党建带团建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增强其实用性。

三、以微博为载体开展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策略

(一)开通党建带团建微博,建立引领党团员青年的新平台

高校应当将党建带团建微博的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配备专门的人员对微博进行管理,并纳入绩效考核。此外提升党建带团建微博的影响力,需要树立“微博营销”的理念。高校可以参考时下流行的“微博营销”方式,吸引更多的党团员青年“加关注”成为粉丝,提高微博的转发数和评论数,通过微博广泛地宣传本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挑选本校的微博达人组建一支负责学校党建带团建微博“营销”工作的团队,进一步提高学校利用微博平台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传播的效能。同时高校应出台微博的快速处理与反馈机制,制定相关措施,促进微博的规范有序发展。

(二)进行实名认证,与党团员青年有效互动

高校的党建带团建微博应进行实名认证,并通过培养意见领袖的方式,引领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宣传和传播。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高校可挑选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可靠、党团史知识造诣较高、思考问题活跃的教师来担任党建带团建微博的意见领袖,及时更新微博,发布学校的党团讯息,发起相关讨论,并与党团员青年进行积极迅速有效的互动,成为传播党建和团建工作的一面旗帜。意见领袖可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发党团热点话题,定期举办“党史团史知识微竞赛”“红色诗歌微比赛”等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关注者参与其中,努力做到高校党建带团建微博的“知识性、趣味性、畅达性、特色性、高效性、亲和性”。

(三)推动“微群”建设,形成党建带团建微博的立体架构

拓宽党建带团建微博的广度与深度,可从推动“微群”建设着手。高校应将各直属党委、党(团)总支、党(团)支部等的党建带团建微博进行集体认证,把这些微博建设成为“微群”,由此将学校官方微博与各学院、各部门微博串联起来,并配备专人对此“微群”进行协调管理和监督,将“微群”打造成高校开展党建带团建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由学校统一组建“微群”,可以方便党团员青年关注者对一些党团资讯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一定的组织顺序,方便学校能从不同直属党委、党(团)总支、党(团)支部的“粉丝”中了解更多的信息,以此做出相关的决策和安排。直属党委、党(团)总支、党(团)支部的负责人可以及时发布所在学院、部门或班级党建带团建相关的动态讯息,也可以通过转发、建立链接等方式,直接转引其他网站的有关报道、评论,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此外,高校的校领导微博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应加入“微群”之中,校领导的微博“粉丝”较多、影响力广,由校领导宣传党建带团建工作将更有宣传力度。

(四)形成合力,发挥党员微博促进党务公开的功能

目前许多高校的党员同志都开设了个人微博,并且发帖、转帖和评论都很活跃,拥有一大批粉丝。高校应对本校党员的微博加以引导,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效性。高校应该鼓励优秀党员开设个人微博,引领党团员青年关注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同志可通过关注、转载等方式扩大党建工作宣传力度,推进党务公开,促进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的党员同志们可结合学校党委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文件精神、党建带团建的新思路等相关要求,发布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热点话题,鼓励党团员青年讨论,并在讨论中回复、评论建设性建议,以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引导党团员青年树立主流价值观,为学校的党建带团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发挥党建带团建微博的正能量

高校开设党建带团建微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和党团员青年聊天,而是要借助微博了解目前党团员青年的所思所想所关注的事件和事物,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题,将现实社会的管理和微博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微博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能真实地反映出党团员青年的意见、想法和观点。高校可以鼓励党团员青年通过微博发送“私信”(只有微博管理员可以看到)的方式,对学校的党建工作、团建工作、各基层党(团)支部活动方案等情况进行评议,反映党建带团建工作不良的环节等。党建带团建微博要积极收集广大党团员青年关心的热点问题,了解他们对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观点和态度,做好释疑解惑的工作,不断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

参考文献:

[1]IT之家.微博高级副总裁曹增辉:微博活跃用户4.3亿KOL达40多万[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4072698369567252&wfr=spider&for=pc.2019-01-30.

[2]武锋.网络“微内容”传播研究:以微博客Twitter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10:18.

[3]孙士生.政府微博:沟通民意创新社会管理的直通车[J].新闻窗,2011(4):10-11.

猜你喜欢
党建带团建微博高校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研究生“党建带团建”思路初探
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平台建设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