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在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

2019-10-21 10:26胡迪
科学与信息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BIM技术变电站设计

胡迪

摘 要 文章分析探讨了BIM在110kV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总结了工程实践经验和取得的成效,最后对持续提升BIM应用进行了展望,从而更好地提高变电站的设计质量。

关键词 BIM技术;变电站;设计

1 概述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应用于工程策划、设计、建造、管理、运维的数字化方法,在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早已得到广泛重视和普及,然而在我国起步较晚。自2013年,国内建筑业对BIM的关注热度迅速飙升,企业希望应用先进数字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素质和加强企业设计、施工、管理水平。BIM应用已成为国内建筑业发展趋势[1]。

2 BIM技术在变电站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协同工作

变电站工程通过BIM整合项目全方位信息,在项目策划、设计、建造、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中进行信息共享和传递,使工程参与者对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实现工程各参建方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BIM为设计者提供协同设计平台,实现工程所有专业数据共享和传递。设计者在协同平台进行协同设计,对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直观高效专业沟通,实现专业间有效协调和避让,高效解决专业间碰撞和不合理设计,从而优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2.2 设计优化

BIM为变电站工程设计者提供协同设计平台和可视化设计环境,相对传统设计方法有着明显优势和意义。

2.3 三维建模

BIM具有强大的信息表达能力和可视化功能,设计者通过BIM对变电站所有专业进行3D建模,使建筑空间信息表达直观、清晰,实现可视化设计,充分体现变电站真实面貌。

3D建模是对建筑模拟建造,所有专业所有元素均按1:1构建,设计者在建模过程中对设计图进行校核和深化,对各专业设备和管线进行三维综合布置,对电缆层中错综复杂的电缆、线槽、桥架、管道、箱体进行综合布置深化优化,保证合理精准的管线布置定位。

通过3D模型,设计者对所有暗装箱体和管线进行精准三维定位,指导施工预留孔洞,避免后期对墙体返工开凿,有效节省施工作业和缩短施工周期。

2.4 碰撞检查

BIM软件具有强大的碰撞检查功能。变电站模型建成后,设计者对所有专业进行全面碰撞检查,共发现26个问题,其中生成建筑问题报告11个,结构问题报告2个,机电问题报告13个。根据详细问题报告,设计者快速精确定位碰撞位置,直观高效解决专业内和专业间的碰撞问题,优化设计方案,有效减少设计变更和施工返工。

2.5 创建电气设备模型

设计者根据电气设备厂家资料,利用BIM软件创建设备模型,录入详细设备信息以及相关规程规范,在土建模型中放置电气设备时,实现电气间距校验,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某变电站工程共创建29个设备元器件模型(包括主变压器、110kV GIS、电容器、站用变压器、二次保护屏、安健环标志等),这些模型录入了详细设备信息(如设备厂家、设备电气参数、安装单位、运维单位、投运时间、设备维护周期等),为设备信息共享,设备管理维护提供入口[2]。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市110k V变电站工程项目为例,该站为地上一层,地下二层,建筑基底面积为2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803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0.5米;该站的总规模为主变为6×63MVA,110kV出线12回,10kV出线96回。工程规模大,各专业管线交叉复杂。

3.2 BIM技术在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

在变电站选址选线完成后,电气专业开始做变电站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可研包括配电装置楼的整体布局、配电装置房间的划分等。得到电气的方案模型后,建筑、结构、暖通等专业提出设计方案,完成各自的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工作。在建立好配电装置楼的主体的B I M模型,包括电气设备、建筑轴网、墙柱、门窗等。在完成可研和初步设计后,经各专业确认,即开始进入各专业的配电装置楼主体的详细设计,包括电气、建筑、结构、暖通、消防等专业。在项目设计中,各专业都在同一个软件平台上完成设计,并实现数据共享、协同设计。根据电气、建筑、结构、暖通等专业提交的BIM模型,使用管线综合碰撞检查在空间里显示所选专业的设备、构建、风管等实体,检查各个构件之间的关系,找出碰撞位置,进行专业间协调。

在详细设计阶段,需要对电气设备的信息含量做了精确设定,电气设备的信息包括电压等级、参数、型号、厂家、设备编号。建筑专业需对变电站的墙体类型、建筑材质、门窗信息作了定义。结构专业需要对柱构件的截面类型、结构类型、楼板构件的厚度、相对楼层标高、材料做定义。其他专业对自身专业所涉及的设备做相关定义。

3.3 方案总结

本工程实例使用BIM软件,通过BIM模型中的各专业设计信息,使模型信息在设计阶段逐步丰富,并实现在各专业设计软件之间的数据互转,协同设计,提高了项目设计和建造的整体效率,通过数据共享、冲突检测、精确统计减少返工和浪费,提高了项目的设计质量,优化设计方案。变电站设计工作需要各专业的协同合作,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设计与传统CAD设计的工作流程有所不同,这就势必需要一个规范合理的工作流程来进行整合。在今后类似的项目中,可以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规范设计流程,整理出适合于BIM设计的设计管理规范[3]。

4 结束语

BIM技术在工程建设行业的广泛应用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开展的工程设计实践来看,采用BIM技术后,信息创建、处理和传递等方面比传统C A D更具有优势,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同时可以将所有的变电站信息通过模型联系起来,在包括策划、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在内的整个工程项目全生命期中,實现对变电站信息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 陆凤怡,胡彬.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6):199.

[2] 郝超.BIM在天津永定河220kV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5.

[3] 柴喜林.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6,(1):91.

猜你喜欢
BIM技术变电站设计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智能箱式变电站的应用探讨
BUBA台灯设计
刍议110?kV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有种设计叫而专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