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10-21 04:05张满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40期
关键词:跨国并购问题与对策

摘 要:2017年6月,中国化工历时两年终于成功收购先正达。中国化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吸收先正达的技术和销售途径为目的,先正达以摆脱窘境抢占中国市场为动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完成了此次中国规模最大的跨国并购案。虽然在并购过程中存在并购资金的来源问题、多方政府烦琐的审批问题以及并购双方的整合等一系列问题,但中国化工都及时采取了相应对策予以解决。文章就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现状和动机以及在收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跨国并购;中国化工;先正达;现状与动机;问题与对策

一、 绪论

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跨国并购是国内企业为了获得国外企业的资产而进行的一种收购方式。跨国并购是企业的一种发展策略,虽然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但也有会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比如在并购完成后没有能够科学的管理,导致并购双方的绩效下降,存在财务风险,又比如在中国的经济市场不够完善时,并购后不能为企业提供其需要的服务,导致并购效益不容乐观。

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找出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要,因为这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此次并购能否取得成功。此次,全文选用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这一案例作为文章的分析对象,对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同时给出相应的建议,帮助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注意避免相关问题的存在,从而能成功完成交易。

二、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背景

(一)公司背景

中国化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规模庞大,涉及农用化学品、科研设计等6个营业板块,并且中国化工还在开展“十三五”战略计划,正逐步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先正达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化高科技公司,业务涉及地区广阔,先正达不仅有强大的运营方式和经营方式,同时它的销售技巧也很厉害,浑厚的研究开发能力也使其在千变万化的行业领域里保持着创新优势。

(二)收购背景分析

当时中国的化肥、种子和农药行业在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创新能力,还是市场占有率、竞争力与国际上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根据当时的数据显示,研发、创新农药行业的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都比较高,且耗时长,导致很多农药企业在研发的投入上很少,最终我国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以代加工为主,企业的创新研发的能力还有待提升。而先正达不仅有优秀的育种技术,而且每年的研发投入也较高,在全世界拥有的专利已经超过了一万三千件。

当时中国的化工行业急需要一些高效率、无危害、低残留且能带动农民增加农收的生产资料,而中国化工将先正达持有的生产资料带进中国来,不仅能帮助农民增加农收,而且能推动农业改革政策的进程。

三、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现状与动机分析

(一)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现状

中国化工在历时两年于2017年6月成功收购先正达,收购资金达到了430亿美元,是中国企业中规模最大的跨国并购事件。此前,全球的农业化工行业表现为六大势力,通过此次收购以后,美国、欧盟和中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全球农化行业新格局。

此次成功收購先正达企业,形成了双方共赢的局面。不仅保证了先正达可以潜心做自身拿手的研究,开发出新的成果,提高农化效率和产能,而且中国化工也拥有了先正达将近百分之九十五的股份,意味着中国化工已经成功踏进全球农化行业的上流。

(二)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动机

1. 中国化工的动机

(1)提升核心竞争力

如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农化行业作为我国的三大产业之一,是全国人民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我国的农业研发一直比较低迷,而先正达持有的转基因技术在全球数一数二,此次收购成功将大大提升中国化工在转基因技术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加快中国占领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的进度。

还可以优化自身的经营业务管理和产业结构来壮大企业。中国化工的工作重心在农药板块,而先正达在农药的研发上有很大的创新优势,并且有很强大的育种技术,可以在技术上两两互补。中国化工在经营管理上也可以借鉴先正达的管理方式,加强和完善自身的缺陷。

(2)吸收先正达的技术和销售途径

先正达十分重视创新研发,至2019年已连续十年荣登“最佳雇主”的榜单,用创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在植保、种子及生物技术领域引领着科技与创新的时代前沿,具有其他化工企业不可比伦的实力。并且先正达在全球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销售路径,中国化工可以借此力量,了解北美、欧洲等地的农化需求和供给,有利于中国拓展国外生意,契合中国化工国际化筹备工作的发展目标。

(3)国家政策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已把提高农业产量纳入国家的工作重点。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富有水平的提升,为了保证粮食供给,从食物安全方面考虑,先正达持有的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和质量。因此,此次跨国并购是民之所向,且有助于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先正达的动机

(1)摆脱窘境并抢占市场

当年孟山都同中国化工共同竞争想要并购先正达,先正达的董事长曾说过,与孟山都统一,先正达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泯灭,而中国化工则会留下先正达的文化信念和经营管理理念。并且先正达选择与中国化工同盟,可以更好的步入中国市场,这也正是先正达选择与中国化工合并的原因。

(2)双方互补

中国化工在业务上与先正达其实是一个扬长避短的关系,竞争关系不强,还能降低监督管理的风险问题,而与孟山都集团的竞争关系就比较激烈。

四、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并购资金的来源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化工并购先正达时,虽然交易额定在430亿美元,但实际整体收购耗资高达490亿美元,在筹集资金、支付债务方面面临有很大的问题,有着比较高的财务危机。中国化工对此设立了三层结构、六家SPV公司来进行筹集资金和整合资源,此外,还有4亿美元的流动资金贷款。

中国化工采用如此繁复的筹资设计,是为了能顺利完成对先正达的收购工作。在此建议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寻找共同投资者之前,着重调查投资者的资金实力、身份、产业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保证后续能够共同高效率的合作。此外,随着中国私募基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这种方式来筹措资金。

(二)面对政府的干预与对策分析

在进行跨国并购过程中,中国企业需要面临来自国内外多方政府的审批,审批流程颇为复杂,各方政府批准所附带的条件也成为一大问题。

1. 中国政府对跨国并购的审批要求

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人民银行以及其他部门对跨国并购都有相应的要求,对此给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发改委规定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进行境外投资时,应向其“备案”,报送项目信息报告并取得“小路条”。因此,建议并购双方尽早申请并取得小路条,先行控制主动权,防止其他对手领先取得小路条,致使整个交易的难度上升甚至中断。

其次,商务部涉及两部分的审批程序:第一是核准和备案,第二是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当时对于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一事,沈丹阳曾表示,商务部非常支持此次并购,他认为此次收购可以让双方共同进步,对全球的食品安全也会有更大的保障。

2. 境外政府对此的审查审批要求

除了需要面临中国政府部门的审查审批程序外,中国化工还需要获得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欧盟委员会、墨西哥联邦经济竞争委员会以及印度监管机构的批准。

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审查以及阻止任何可能引发国家安全担忧的交易,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是一起十分庞大的收购事件,美国官员审查了这起收购是否有可能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最终批准了此项交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以中国化工必须出售三种产品为条件批准了此次并购项目。欧盟委员会持续延迟反垄断审查,其附带条件是剥离Adama的产品,中国化工和先正达双方没有同意,后中国化工和先正达修改条件再次提交审查,欧盟委员会没有拒绝改正措施附带条件而达成一致通过审批。

从商务部批准此次跨国并购可以看出,虽然中国政府对国内企业开展跨国并购业务于2016年年底开始加大了监管力度,但是政府对符合国家“一带一路”跨国投资项目仍持鼓励态度。但如前面所说,跨国并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来自国内外国家或地区的多重审批,因此,建议欲进行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战略规划、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可聘请经验丰富的代理机构,做到事无差错,确保跨国并购交易的成功完成。

(三)并购双方的整合问题与对策分析

并购过程中最难的是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因为它涉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国际市场的经营、中西方文化等多方面的整合。此次跨国并购中,特别要注意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融合、人力资源以及技术的整合问题。

1. 中西方文化差异融合问题与对策分析

跨国并购的整合是双方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首先中国化工做到了识别和分析双方文化差异的程度,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次,中国化工开展了有效的跨国文化交流和培训,使不同的文化相互协调、相互学习和健康发展;最后,建立了共同的企业文化,形成双方都认可的文化体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

2.人力资源整合问题与对策分析

在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之前中国化工需要对先正达的人才实力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而且要注重对先正达以前员工的学习能力的考察。首先,中國化工需要对先正达以前的员工进行调整,做好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的调整工作;其次,留住人才,消除优秀员工欲离开的想法。

3. 技术的整合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目的在于进行技术整合,吸收先正达的植保、种子及生物技术,实现双方互补。只有掌握了最新的技术,才有竞争的条件,但跨国并购也存在相应的风险,这也是技术型并购所存在的缺点。因此,在技术整合上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才会有更好地发展。

五、 结束语

农业是中国的三大产业之一,其中化工行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中国化工行业技术与国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因为中国的化工主要依靠国外供给,在自己创新研发上还缺乏技术。因此中国许多的化工企业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一例,对中国化工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提出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并购资金的来源问题、多方政府烦琐的审批问题以及并购双方的整合问题,并对这几个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中国化工企业跨国并购的路还十分漫长,虽然在“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案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是跨国并购同时存在着许多的风险问题,如大规模的跨国并购导致更加严格的准入审查、跨国并购隐藏着很高的财务风险、跨国并购的整合能力决定着并购的最终成败等很多问题,应引起企业大力关注。

参考文献:

[1]葛永盛.资本运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84-90.

[2]卢进勇,郜志雄,刘恩专.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96-202.

[3]廖运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满,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管理学院 2017级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跨国并购问题与对策
跨国并购与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
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
跨国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制造企业跨国并购财务决策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