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色彩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培育路径

2019-10-21 06:51欧阳婷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小学美术

欧阳婷

摘 要: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打好文化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需要加强小学美术教育,而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十分重要,其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就色彩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培养路径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色彩感 小学美术 培育路径

在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色彩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增加学生审美的愉悦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生活中,各种事物都具有色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观察色彩、寻找色彩、感受色彩,让学生充分体会色彩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和享受感。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愉快、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美术知识,欣赏色彩、创造色彩,这样才能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美术水平更进一步。

一、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鼓励学生多观察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增强小学生的色彩感,就要先激发小学生对色彩的兴趣,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了解色彩的魅力,并创造更多具有色彩的美术作品。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了解作品中的各种色彩,并分析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感受。例如,在“花花绿绿的糖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颜色的糖纸,然后提问学生看到红色糖纸会想到什么、看到黄色糖纸会想到什么、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等问题,学生需要先观察,然后将自己观察后的结果和自己的感受表述出来。在观察糖纸的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都将颜色看作不同口味的代表,如红色是草莓味、绿色是哈密瓜味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色彩中的规律,使学生掌握更加合理的色彩表现方式,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橘子味的糖纸,根据前面的观察和教学,学生普遍会选择橘色作为糖纸的主要颜色,然后再加入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能力、联想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2.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往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生的课堂感受。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新年吉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许多新年乐曲和相关的图片,学生可以闭眼聆听,在歌声中感受新年的氛围,并在脑海中逐渐呈现出与新年有关的画面和色彩。教师也可以用语言、肢体动作来引导学生,带领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带来的感受。在新年乐曲的氛围下,学生会很快联想到红色,并感受到红色带来的喜悦感、兴奋感。

3.丰富教学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全面的展现色彩的魅力。例如,将图画和诗歌结合在一起,也可以采用表演展示的方式来直观的展示各类色彩信息。《咏鹅》是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一首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根据诗句描写的内容来绘画相应的画面。其中有一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根据这句诗的内容,学生可以想到鹅的毛色为白色,脚掌是红色,水面是绿色,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这些颜色加入进去,然后更加直观的感受这些颜色组合在一起的美感。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色彩的感悟,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诗歌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大部分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采用表演展示的教学方法[1]。如在“我们去旅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旅游中遇到的各种场景。学生可以自己制作表演的道具,将自己见过的风景、色彩制作成表演道具,然后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给其他同学。

二、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感悟,强化学生的欣赏能力

1.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色彩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各种美术作品的作用,使学生通过观察美术作品,深刻的感受色彩的变化、差异、转折,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色彩感,增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2]。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小学生观察美术作品中的各种色彩,使学生发现不同作品的色彩特点、规律等等。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其具有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内涵的作用。教师要提高小学生的欣赏水平,增强小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组合在一起时发生的变化和特点,还要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色彩变化,体验丰富的情感变化。例如,教师可以首先利用《三个好伙伴》一课,引导学生认识三原色,激发学生调色的兴趣。再由《彩云衣》一课带领学生认识对比色,相间色等色彩知识,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多样性。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冷色调作品和暖色调作品进行对比,使学生通过观察美术作品了解不同色彩、色调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鼓励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色彩

艺术作品大多来源于生活,美术也不例外。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在生活中感受色彩的魅力,认识和了解色彩。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对色彩有更深刻的感悟和认识[3]。实际上,许多生活中的素材都可以用于美术色彩教学之中。例如,自然四季带来的色彩各不相同,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颜色比较丰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写生,使学生深刻感受春季各种鲜艳的色彩带来的生机勃勃之感;反之,冬季是万物沉睡的季节,尤其在下雪的天气里,自然的世界格外安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受雪后的世界,使学生对白色、蓝色等色彩有更深的认识和感受。在教学的過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哪个生活中的色彩入手,多观察、多感受,进而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色彩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色彩、感悟色彩的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作品中、生活中的色彩,增加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黄蓉蓉.浅谈美术与生活相结合增添生活色彩——对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思考[J].新课程(中),2017(3).

[2]宋燕.浅析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J].明日风尚,2018(3):274-274.

[3]赵东影.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7(6):91-91.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小学美术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