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形象的自我塑造

2019-10-21 07:37赖玉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9期

赖玉芳

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言传身教,教师首先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因为教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要培育新一代的接班人,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教师形象的自我完善,要从品德修养和工作观念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恪守忠诚  献身教育  自我加压  心态调整

在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热潮中,教师职业专业化呼声日益高涨,对教师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品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塑造与时俱进的教师形象这个话题值得我们思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新一代的“园丁”,过去的教师形象不高,被称为“孩子王”、“教书匠”。而当今的教师,不再只是传递知识的“严师”,也不是只顾现实利益的淋湿,而应该是拓展学生心灵智慧的“人师”。

作为21世纪处于教育变革时代的教师,应该是饱学之士,能够适应教育变革的新形势、新形势、新理念、新技术。教师担当着育人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教师形象事关学生的未来,民族的兴旺,社会的风气。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表里如一,平易近人,深受学生喜欢的新时代教师。教师形象塑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一、观念上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教师形象观。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是社会和人民对每个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教师最崇高的美德。以教为乐,甘为人梯,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关注,感受学生的感受。观念不同,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与孩子形成的关系也会随之不同,对孩子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也会不同,传统观念往往强调教师的教态、语言、板书等方面,忽略学生的活动情况。因此,首先要从更新教师观念上做起,树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思想。

二、形象上

扮演好教师形象,必须掌握相应的形象技能与技巧,要有一定的角色扮演能力,包括能激起他人对自己的亲近、感激的技能技巧。要有像磁铁吸引铁类物品一样的吸引力。

树立自己在不同人群中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表率、朋友、心理辅导专家。在同事眼中,要是一个积极进取、虚心学习、充满活力的教师形象。

三、修养上

修养的意义在于把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规范变为内心的道德信念,转换为道德行为。教师应在工作实践中加强修养。现代教师的形象包含了丰富的职业人文品质。陶行知老先生在精神境界上是现代教师的精神榜样,他的敬业精神、博爱精神、献身精神、求真精神、好学精神等值得我们学习。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师表”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在“师表”上自我评价,古人尚能“吾日三省吾身”,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监督。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里不一的老师,外表形象再美,也是狐假虎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必然会失去学生的信任与爱戴。教师言行的好坏,对学生成长的可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时时处处做到率先垂范,表里如一。教师的仪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等都是学生的效仿对象。

四、工作上

教师的主要职能是传授人类的精神文明。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教师要想胜任这工作必须发奋学习,精通业务,否则就会误人子弟。常言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必然有它的道理。因此教师仅靠在学习期间获得的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参加工作后必须仍不间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自我加压是非常必要的。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存在内在的规律性,教师除学习本科、本专业知识外,还应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我们认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应该是:有高尚的师德、科学的教育理念、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所以我们要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进取精神,不斷吸收新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永不自满,把目光始终投向高处和远处,激流勇进,勇做强者。

我期待着,我和我的同行能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全面关心和培养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奉献给学生和党的教育事业,赢来全社会更多的信任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