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活动整合的有效策略

2019-10-21 07:37刘燕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9期
关键词:纸箱房子教学活动

刘燕霞

半日活动,我们老师最熟悉不过了,是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经历的带班状态。就拿我们的上午半日举例吧。我们的常规流程是晨间活动+2个集体教学活动+1个游戏活动。我们不去细究这个半日的模式的是否合理,因为这是我们的地方普遍性模式。什么是整合?借用我们虞永平教授在《幼儿教育整体观》中的阐述:整合,就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其核心是联系的建立。是的,既然是不同类型、不同性质、要达成整合,就必须想办法让它们之间建立联系。

其实,关键在于老师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大家反思一下,你在半日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环节,还是会对分个活动有一个整体的思考,努力使其建立联系?

如何整合?如何使老师带班的半日活动有效整合?《幼儿教育整体观》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策略:

1、把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

而今天,我们截取的一日生活中的半日活动,用专家的观点来说,也是一个教育整体。

2、注意教育内容间的整合。

整合的模式:2个集体教学活动间的整合

1个教学活动和1个游戏活动的整合

整个半日活动所有内容的整合

3、在现实的、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实现整合。

4、●整合的有效策略(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整合的技术支持(我们的思考):

1、要有整合的意识

老师在主观上,在选择、架构半日活动的内容时要分析每个内容,不是简单的拼搭,而是要寻找两个活动的内在联系。尽可能把联系密切的放在同一个半日中,这样整合的保障性就更强了。

2、要有整合的途径

有了积累,你如果始终不把积累的东西用出来,那对你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积累,必须为你所用,才是最有效的积累。

3、要有整合的能力

有了积累,还要有链接、重建的敏感性,你必须要有能力把积累的东西嫁接到合适的枝条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透过具体案例来理解我们的整合。

(二)整合的案例(我们的做法——模本):

1、空间的匹配

传递帽子(在腿上)的过程就是矮房子试飞的过程,找到主人(戴在头上)后的欢呼与故事不谋而合。帽子从腿上到成功后的头上与故事中矮房子的试飞到飞起来在空间上也非常吻合。

2、造型的匹配

从帽子到矮房子的距离有多远?一步之遥,套上尖头,剪掉帽檐,就这么简单。《矮房子恰恰恰》就是这么来的。

又是一个嫁接的尝试,但前提是你要先积累“嫁出去”的材料,然后在合适的时候捕捉到“接进来”切入点,这样你才能成功。

这个半日活动全是生成的,数学活动是语言活动的推进,美工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推进,而健康游戏是美工活动的有效推进。一环紧扣一环,是孩子们的需要,是老师的顺势而为、智慧而为。

例四:教学、生活、游戏活动间的有效整合

晨间游戏“卷白菜”——早操——吃点心(饼干)——儿歌“逗蚂蚁”——健康活动“蚂蚁搬豆”

这样的流程,光看,互相之间的联系也不是特别紧密,但这看似联系不大的环节,因为我们一位老师的疏忽,成就了教学、生活、游戏间的整合。

这里活动内容没有变化,是啊,整合也不全是嫁接,不全是生成,但创新一定有。相信以上的案例,你们能或多或少找寻到“创新”、“生成”的踪迹。这是实现整合的关键。

附件1:

大班语言活动《想飞的矮房子》

活动目标:

1、感受矮房子为实现飞向天空的心愿,不懈努力的坚定意志。

2、理解故事内容,与同伴合作表演角色对白。

活动准备:

1、 自制PPT课件

2、 用纸箱制成“矮房子”道具:纸箱底部切除,在纸箱两侧和顶部切出圆孔(可分别伸出手臂和头部)。将纸箱侧面装饰成有趣的人格化房子图案。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课件,直接点题:矮房子的心愿

1教师出示PPT,告诉幼儿:有一座矮房子,它住在城市里很不开心,它有一个愿望,飞到天上去找自己喜欢的地方。

2、幼儿猜想:你觉得矮房子的心愿能不能实现呢,说说你的理由。

3、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帮助矮房子呢?

4、观看图片,为了能飞上天,矮房子是怎么做的?(打开窗子和门,用力的扇动试图飞上去),请幼儿体验矮房子试图飞上天的情境。

5、它成功了吗?幼儿猜想:矮房子会放弃吗,它会坚持自己自己的梦想吗?

二、矮房子飞起来

1、继续讲述故事,重点讲述栏杆与矮房子的对话。幼儿模仿栏杆的口气和话语,给矮房子以鼓励。

2、路上的行人,喊了些什么?请幼儿来模仿

3、池塘里的青蛙看到了飞在空中的房子会说些什么呢,重点表现出、青蛙惊叹和羡慕的情感!

4、讲述故事的最后部分,矮房子受到了谁的邀请,它是怎么邀请矮房子的。

5、矮房子到了大海边,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说什么呢/

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有感情地试着模仿其中的对话,给矮房子飞上天的力量。

1、矮房子成功了,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地方,那你觉得矮房子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2、我是想飞的矮房子

请一名幼儿扮演矮房子,钻进大纸箱里,伸出左右手臂作为“房子”的窗户,其他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扮演4个场景中的角色:马路上的行人、田野上的树和庄家、池塘里的青蛙和大海边的螃蟹。教师作为流动的角色和幼儿一同表演故事內容。

四、活动结束:

矮房子为什么喜欢大海呢,幼儿一同感受大海的宁静与美好。

猜你喜欢
纸箱房子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纸箱打包机的设计
小赛的纸箱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孤独的房子
用吸管与纸箱打造密室逃脱
废纸箱变愤怒的小鸟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