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文学经典阅读指导研究

2019-10-21 02:53闻慧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文学经典阅读指导高中语文

闻慧芳

摘  要:作为母语教学的主要途径,语文教育贯穿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全过程。阅读是高中生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要重视阅读的教学。本文以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为例,探讨了高中生语文文学经典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经典;阅读指导;批判阅读

阅读古典名著对高中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的领域,自小学起,学生鲜有涉及整本古典名著的阅读,初中阶段关于名著的阅读也仅限于故事剧情的阅读,极少考虑作者的情怀和思想。因此,以《水浒传》作为高中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起点,加大阅读引导的力度,是一线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文学经典总体价值取向的阅读指导

分析和概括文学经典的总体性价值取向,是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观点进行整体归纳,籍此客观认识和理解这部经典名著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开展阅读指导时,教师可抓住文学经典中的重点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反思,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以《水浒传》第七十一回为例。

小说原文:(宋江)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

在此基础上提出设问:

问题1:作者通过这段文本表现出了哪些观点?

问题2:作者如何处理主张招安与反对招安之间的矛盾?

问题3:如何理性对待宋江主张招安的态度?

问题分析与解答:

①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答问题的切入点:

这段文本出自108个英雄人物初聚梁山的背景之下,众人“逼上梁山”后的第一次宴会,宋江即通过《满江红》这首词表露出了主张招安的态度,而矛盾也由此展开,小说通过这段文本反映出了英雄观与忠义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②引导学生从原著角度分析和解答问题的切入点:

在小说回目中,从第2回~第70回作为第一个分界点,第71回~第82回作为第二个分界点,第83回~第100回是第三个分界点。而本段文本出自小说的第七十一回,108个英雄人物齐聚梁山后,个体受制于整体的约束,豪侠受制于义气的约束,正因如此,才导致英雄观与忠义观之间爆发了最激烈的冲突,这段文本即是这场冲突中的代表性场景之一。

③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和解答问题的切入点:

儒家将忠君爱国视为一种美德,因此,作者通过《水浒传》来表现和赞许忠义观是必然的。然而,农民起义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而忠君思想永远是为专制朝廷服务的,因此,这段文本中的矛盾与冲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文学经典社会价值取向的阅读指导

文学经典通常扎根于社会各个角落,作者立足于对社会进行深刻的观察与透析,通过作品反映出普遍的社会性价值取向。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批判性阅读,有助于学生透析文学经典的主题思想,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以《水浒传》第十二回为例。

小说原文: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

设问:杨志的社会需求与现实社会之间存在哪些矛盾?矛盾的产生存在哪些必然性因素?

问题分析与解答:

①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答问题的切入点:

杨志作为《水浒传》108个英雄人物中军官阶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逼上梁山”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从他的出身来看,杨家将后人、应武举出身,从根本上奠定了他“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这一价值观的确立。然而,他没能正确评估社会的残酷性,他的社会需求与现实社会之间出现矛盾,是他始终流离于社会外围,不对社会进行深刻思考的必然结果。

②引导学生从原著角度分析和解答问题的切入点:

在开展阅读指导时,教师需让学生重点对杨志所属的阶层进行思考和分析,即:正是由于军官出身才淡化了他本身已经具备的英雄观的潜质,他在忠义观与英雄观之间的过渡与摇摆,被隶属“蒙蔽圣聪”的“满朝文武”之一的高太尉打破了,而这一变故直接消弭了他朦朧的忠君意识,推动他走向了《水浒传》中代表英雄观的另一个群体,而这正是作者通过《水浒传》来表现社会性价值取向的方式之一。

③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和解答问题的切入点:

《水浒传》作为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梁山起义的过程在历史上与其它农民起义具有共通性和过程一致性。因此,引导学生开展《水浒传》社会性价值取向的批判性阅读,教师还需让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如针对杨志的社会需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学生可从历史上由社会矛盾向统治阶层波及与影响的视角,对军官阶层的社会性价值取向与专制朝廷之间的矛盾展开分析。

结语

总之,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文学经典阅读经验尚浅,因此,教师在开展文学经典阅读指导时需改观他们的主观意识,立足文学经典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和作者价值观等不同角度去解读作品,从而以最大限度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金国.名著导读课教学的三个关键词——以《水浒传》导读课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3(17):35-36.

[2]  华东.小组合作提升经典阅读效率的反思与实践——以《水浒传》阅读教学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7):127

猜你喜欢
文学经典阅读指导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汉人政治权力与文学经典传承的关系
浅谈图书馆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永恒的莎翁
我眼中的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