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21 04:15潘学飞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合作网络德育

潘学飞

摘  要:在新课改下,德育教学已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学科教育当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科本身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学是当代教育对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只有巧妙地把德育工作融合在教育教学当中,才能促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达到非常满意的效果,才能真正实现德育、智育的两个重要的目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書育人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更 好的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健康发展。让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已经成为当代信息技术的一个共识。作为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本着先让学生学会做人,再学知识的理念,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要特别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每位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高度的责任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合作;网络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的运用已经不再是一小部分人的专利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技术课已经学校教育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的学科之一,如何在实际的课堂教育教学当中让学生接收更多丰富的信息?如何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信息意识?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重视加强网络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的网络道德指的是人们在分析、使用网络信息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则。由于科技本身并没有蕴含相应的道德观念,这样就促使学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加重,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当中对青少年开展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应当时刻把网络教育当作一个特殊的教育,充分运用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与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进入机房时乱哄哄地,或者就是有些青少年经常迟到,这样的现象严重的导致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在经过一番教育之后,学生自觉地养成了排队进入机房的好习惯,一些经常迟到的同学,也早早来到机房等待老师的到来。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班级里的一份子,自己也是集体当中的一名成员,为了大家的利益,他们会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不再迟到,这样就慢慢地杜绝了迟到的现象。再有的就是有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趁教师不注意,偷偷摸摸的吃零食、喝可乐,提问题时,故意亮大嗓门,随意串座,上完课后,桌椅随便乱摆,电脑也不关就走了,不爱惜公共财产。针对这些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要想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对于青少年来说,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充当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模范,成为人类灵魂的导师。每位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德育教材。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与生活当中,我们处处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比如:个人仪表与卫生,机房重地一定要保持整洁,这点非常重要,电脑操作一定要规范,言行要一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为学生起到模范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一点就是,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督促。让学生按机房号码入座,每次上课前检查电脑的使用情况,并随时记录下来。对那些吃零食、喝饮料的学生,通知班主任、教务处进行批评教育。每次下课前,提前3~5分钟让学生关机,并把键盘、鼠标、鼠标垫、音箱摆放好,把桌椅摆放整齐,督促科代表进行再一次的检查,并及时赞扬那些做得比较好的学生。通过这样一次次、一点点的坚持,让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良好的行为修养,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所在。

三、用贴近生活的案例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教育

在现代教育教学当中,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德育教育的前提是,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才更有说服力。比如:我们在讲授《道德与网络》这一课时,在和学生探讨如何正确对特电脑游戏这个问题时,我选取了腾讯视频当中的一个真实的案例,并通过白板播放给大家观看。看完视频后,让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在旁边加以正确的指导,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游戏只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个小插曲,尽管他们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但是我们一定要适度游戏,且不可迷恋”。 通过这样的真实的案例,才能真正地唤起学生们的区共鸣,教学效果非常地好。

四、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在不久的将来,由于互联网的连结,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会越来越频繁,竞争也会越来越大,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单靠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定会学会与人合作。常言道:“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报成团”,“柴多火焰高,人多力量大”。团结合作将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课堂教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尽管我们在平时的电脑操作当中,都是单机操作,但是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常常为他们创设相互沟通、交流的情境。为他们设计一些比较大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在学习photoshop软件时,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共同研讨设计学校的校徽,校徽的样式繁多,要想设计一款别具一格的校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时我就发现,有些小组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并根据探讨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工,这样做起来,就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做的稍微差一点的小组就如同热锅上蚂蚁乱哄哄的,成员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并没有完成教师布置任务。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才有助于教学,从而让学生真心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过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发现,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不能是简单、生硬的劝诫,而是要注重方法进行合理引导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在平时的实际教学当中,多动脑、多探索,从而找到一条更适合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翠萍.小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J/OL].学周刊,2019(33):138[2019-11-11].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130.

[2]  张洪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66-167.

[3]  祁育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60+162.

猜你喜欢
合作网络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