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框架

2019-10-21 04:15韩秀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初中生培养策略

韩秀红

摘  要:目前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就是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积极的向学生传输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起到一定的引领和辅助作用,主要通过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即会阅读、会思考质疑、会迁移、会调控。体验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偷悦,不断体验到这种智力的欢乐。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会阅读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知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对数学语言的认知能力、图表的观察分析能力,获得信息后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对阅读的指导我们主要抓“三关”:课前、课中和课后。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了解教材梗概,而且也能把自己不懂的知识勾画出来,以便在课堂上讨论。课中引导学生集体朗读数学概念、定理、运用法则,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这些数学知识。比如,在阅读过程中,有的学生一开始不会“质疑”,我们就让会质疑的同学与他们组成阅读小组。共同阅读一段或一篇材料后相互提出问题,要求对方作答。通过阅读小组互相“质疑”的活动,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质量。而课后学习则要求学生要学会自发的阅读教材、总结数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告诉学生读书要自觉地经历四个阶段:认知理解——评价思考——记忆积累与构建知识——尝试应用。老师采用新型的数学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还有效的提高了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会思考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数学家们没日没夜、辛辛苦苦努力思考、钻研出来的。所以,想要学会数学、学好数学,那就一定要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思考。我们把教会学生思考作为学法指导的立足点和归宿点。对思考方法的指导,我们结合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围绕三个环节进行指导:

(一)自问自答

在解题分析过程中利用波利亚的瞀示语,要求学生出声地思考,把内隐的思维呈现为外显的语言,以便学生间互相启发,教师适时给予帮助。慢慢地学生学会了用分析法探求解题途径,用综合法写出推理或解答过程的思维方法。

(二)同桌互问互答

新课前的复习提问,先让同桌互问互答,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再作补充。新课完成后又留一点时间让同桌相互质疑,如本节课的数学概念、命题或公式是怎样产生的?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通过有意识的质疑,让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抽象概括的数学思维方法,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和分析方法,进而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

(三)小组中相互质疑

课堂教学中采用变式练习,设计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的开放型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在小组中展开讨论,这样既指导了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又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转变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激起他们质疑问难和探索研讨的兴趣。同时应结合学生的水平,给予学生适当的课堂互助,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学会转换思维方式、学会开发思维,最终使学生能灵活迁移知识。

三、会调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在有“点”进步的时候就目中无人、忘乎所以;不要在遭受打击的时侯就自怨自艾、愁眉苦脸,这种心态是及其消极的、最不能提倡的。所以,想要学好数学,就要学会对自我心态的调整,我们要求学生坚持写数学学习周记,通过写下来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数学学习经历。阅读周记后,老师可以及時了解学生的最新学习状态,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做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不断调整心态、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进步。

四、有习惯

(一)预习的习惯

预习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课前阅读教材;第二种是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做练习;第三种是对公式法则亲自动手推导,对疑点进行深入思考。学生达到何种层次,与教师坚持要求、督促检査有关。我们把要求学生预习作为基本常规,抓督促、抓落实。每节课结束时,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要学什么。在讲授新课时,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发起提问来了解学生的预习程度,并对学生的预习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复习的习惯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复习”。复习不仅是日常的学习规划,而且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并根据艾宾斯浩的遗忘曲线,注意到知识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生学会复习可以有效巩固知识和总结知识,教会学生对单元章节进行整理归纳,构建一个知识框架。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归纳整理数学知识,养成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

(三)思考、提问的习惯

对书本的结论和教师的观点,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学会质疑,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了、用心了,而那些由始至终没有发表任何观点的学生,要么就是他们同意老师甚至是教材的观点,要么就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用心。所以,对于那些敢于提出疑问和自己见解的学生,老师应当给予支持和适当的鼓励,而对于那些不积极的学生,老师也不应当放弃,要适当的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意识到独立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以及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结语:

传统模式下接受学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对学生的学习定向、定性、定格、定量,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学会”:而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和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主要功能则是让学生“会学“,体现了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指向的新的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1]  陈业林.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41.

[2]  郭四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125.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初中生培养策略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