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阅读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019-10-21 12:16耿慧兰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社会性弟子规国学

耿慧兰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分享合作,有同情心。”这些就是培养幼儿亲社会性的基本目标。而当今幼儿多数是独二代,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得这些孩子任性、自私自利、依赖性强、自我意识强、独占、性格孤僻,有的家长为了避免自家孩子被欺负就“圈”起来养,这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就不会与人交往,更谈不上与人合作和分享了。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其性格的良好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因此对幼儿进行社会性的教育性迫在眉睫。

1、创建国学氛围,营造书香环境。

发扬国学的博大精深,传承国学的经典魅力。创设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精神环境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校园的大环境布置上做了精心准备,充分发挥挂饰、墙饰功能,使整个校园书香盎然,国蕴飘香,经典育人意味深长。为了给幼兒营造国学氛围,在园所的文化长廊里我们布置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中一些寓意深刻典故的油墨画,配上图,添上字,图文并茂的画面让幼儿置身于特定的情景中,对幼儿的言行起到耳濡墨染的作用,以此来感化孩子的心灵。诗词长廊中的水墨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幅亲子作品,幼儿在熟练诵吟这首诗的基础上,通过亲子合作共同完成此图的绘画,孩子在画画、涂涂、品品中进一步体会到作者与好友离别时的难分难舍的心情。我们利用还利用韵律活动音韵感强、趣闻性浓而深受幼儿喜爱的特点,为孩子创编了“国学经典韵律操”,让小班幼儿在“弟子规”、中班幼儿在“三字经”、大班幼儿在“古诗”唱诵中做操。孩子们在气势磅礴的诵读中逐渐明白做人的道理,规范行为规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

2、巧用多媒体、图书资料、操作手册,培养亲社会性品质

《指南》中明确指出,社会领域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要避免呆板的说教。而幼儿关心、合作、守信等亲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主要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幼儿置身于社会之中,无论是周围的人们,还是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幼儿学习的模仿对象。针对这点,每次经典阅读活动时,我们都会播放配套的影像资料,形象、直观的画面,情节生动的小故事深受孩子们的青睐,故事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审美观、价值观。如在《弟子规》学习,“凡必出,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一章节时,我们通过播放与之相对应的故事《商鞅立木》影片,引导幼儿说话要诚实、守信的道理。在学习“已能有,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誓”中,我们通过学习《小动物模仿操》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与人分享自己的才能道理。

3、借助节日教育、游戏活动,渗透亲社会行为学习

幼儿的道德行为的形成经过知、情、意、行的四个发展阶段,最后良好规范的行为习惯都是靠行为练习而形成的。让幼儿在节日教育活动中进行行为练习颇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元旦前夕,组织小朋友学习古诗《元日》,幼儿在听听、唱唱、学学古诗中,相互问候、鞠躬致敬,剪窗花、张贴春联等共同活动中感受春节带来的热闹、祥和、友好的动人景象。课后,组织幼儿小组合作开展《过新年》的主题绘画活动,幼儿在自由畅享的创作中感受合作画带来的乐趣。再如,唐诗《清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描写了诗人用一些具体的如扫墓、插茱萸等行动来思念亲人,流露出对亲人的真挚情感。学以致用,品行一致。我们创设相应的情景,提供幼儿实践的机会,迁移幼儿生活经验,延伸拓展至现实生活中。在游戏中,让幼儿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学习成人的优良品质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它不但能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而且还能巩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如《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的学习,告诉幼儿要养成谦让、关爱家人的道理。在社会《水果大家尝》分享水果的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彻底领悟谦让的真谛,让谦让注入人心。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亲社会行为能力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说教就能形成的。它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置身于真实的社会活动中去体验相应的情感,继而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感受、体验,日益积累直接经验和情绪体验,逐步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弟子规》中“长者先,幼者后。”《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等讲述的都是生活中我们要孝敬师长,尊敬父母。让幼儿不仅要明白这点,而且还要有实际行动证明这点,所以我们带领幼儿参观孤儿院,探望和结交新朋友,有意识地安排幼儿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体会他人情绪,帮助幼儿考察他人的情感世界,唤起幼儿们关爱、同情孤儿的情感共鸣,从而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他们。幼儿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物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和那里的小朋友共同游戏,说说悄悄话,激发了幼儿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愿望,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5、家园密切合作,构筑亲社会行为的展示平台

家园合作是家庭和幼儿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幼儿教育任务的活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展示平台。

在家园开放活动中,我们组织小朋友学习《弟子规》中“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片段,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读弟子规、背弟子规、说弟子规、唱弟子规、演弟子规懂得要报答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根据活动需要,请家长配合教育,在家园合作“我为爸爸、妈妈显身手”的活动中,让幼儿亲手为爸爸、妈妈剥香蕉、夹豆子吃。家长体会到了幼儿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感受到了幼儿的关爱。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幼儿学着给年长的爷爷、奶奶捶背、洗脚、拿拖鞋。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幼儿既学会了关心、体贴老人,亲社会行为又得到了延续和拓展。

在幼儿有了点滴进步后,我们联合家长以“星星榜”、“爱心榜”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成就动机感,幼儿也品尝到做有益事带来的快乐。在我们和家长的努力积极努力配合下,大部分幼儿学会了关心别人。在组织的“为灾区儿童捐图书”、“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活动中,幼儿们感受深刻,切身体验到了人世间的真情,品尝了亲社会行为带来的愉悦,陶冶幼儿高尚情操。

猜你喜欢
社会性弟子规国学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垂”改成“掉”,好不好?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弟子规
弟子规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