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初探

2019-10-21 14:41张雅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张雅文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教授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也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不断的获得进步。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是负有重要责任的,因此,本文就是依据个人多年教学经验,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培养方式进行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能力

引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能够通过审美能力的提升来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审美能力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避免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做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关注到学生能力的提高,也要关注到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作出改进,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实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这一目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审美能力的提高来帮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方法,也能够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而提高语文阅读学习能力。

(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让学生形成关于美的感受,获得审美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如果能够形成了关于美的感受,那么就更容易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文法之美和句法之美,并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内涵,再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之后,学生就能够对文章内容和文章主题进行挖掘,从而发现文章之美。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此外,通过培养审美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鉴赏,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写作的背景,知人论世,在背景和作者心境的指导下进行语文阅读。当然,为了实现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提升的目的,教师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美的享受来发现文章之美。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挖掘文章的主题内涵,也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又让审美能力成为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教师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再造想象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最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带着对美的感受来朗读文章。相信做到了这三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定会更加的容易。

(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两种想象的培养,首先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学生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基础之上,调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运用自身的思维方式对文本中描述的情境进行想象。其次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学生将头脑中的知识重新组合,形成具体的形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尤其重要。

在《望庐山瀑布》一课的教学中,我就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开始之后,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瀑布之前,并通过思考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对自己想法的表达,更有助于了解李白在面对庐山瀑布时的心境。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调动审美体验

其次,教师也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经过不断的研究发现,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处于情境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也能够获得学科专业素大幅度提升,因此情景教学法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要考慮到情境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也要考虑到学生在情境之中发挥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关注到这两点,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情境创设。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诗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诗歌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朗读文章,培养审美素养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阅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也能够更好地培养起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由于文章中有很多描绘性词句,学生如果能对这类词句进行充分的赏析,对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描绘性词句,例如“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等,我就采取了多种阅读方式。首先我为学生示范朗读,通过我的朗读,学生能够对蝌蚪和青蛙的特点有一些了解,之后让学生自行阅读,体会文章的主题,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相信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改进以及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一定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升也会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

[2]  余进金.立足言语实践,提升核心素养:“语用”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深思考[J].好家长,2017(8):89.

[3]  曾令菊.基于核心素养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6).

[4]  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着力培育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

[5]  张颖.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2018:4.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