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

2019-10-21 18:26侯尧
理财·财经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市场经济国有企业

侯尧

摘 要: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秩序由市场控制与国家控制两个层面组成,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不仅形成了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形成了对国家经济总体实力的支持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为市场经济主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国有企业在该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国有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问题也逐渐突出,这对国有企业的深入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局限。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应对财务风险成为了主要话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市场经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

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作为实现某些社会政策目标而产生的特殊企业组织形式,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直接干预市场、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良好方式。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弥补市场缺陷、发展战略性民族产业、实现公有制形式。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也对国有企业形成了多种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需要市场经济主体合理的把控,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与发展体制中面临财务风险,需要形成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保持自身稳定发展。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推动力,同时也为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形成了很好的支持力量。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与国有企业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市场经济条件对国有企业形成的影响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

(一)财务管理理念与市场经济不契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发展应适应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也需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环境。但由于国有企业经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个发展时期,在财务管理理念的过渡上还存在较多的不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与市场经济环境的不契合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需求,给国有企业带来许多财务风险。国有企业经营者对企业财务资金缺乏对外投资意识,所需承担的财务风险较大。

(二)财务管理统一性缺乏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发展需要实现管理统一性,财务管理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管理更需要形成统一性管理。但我国国有企业在企业兼并与企业联合上具有较大的规模性,大型的国有企业集团也较多,所以国有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较为复杂,财务管理也难以形成统一性,这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较为不利,也会导致国有企业形成较多的财务风险。

(三)动态性管理意识不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环境的竞争性决定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环境动态发展要求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主体能够主动适应。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需要积极适应市场的动态化变化,形成动态化管理意识。但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还缺少动态化管理意识,财务管理更加偏重于事后管理,没有落实事前预算与事中管理,实际上也直接造成事后管理与控制质量的弱化。这使国有企业形成了较大的财务管理难题,也是引发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一大因素。

(四)财务管理监控力度不足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需要与外部发展相结合,在外部竞争较为激烈的状态下,国有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更需要保持稳定性与科学性。因此,国有企业在内部财务管理中需要形成监督与控制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有效性。但当前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还缺少有效的监控机制,财务监控不到位使财务系统的规范化操作形成了较大的监督漏洞,财务风险也随之产生。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需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维持自身稳定发展,对此,国有企业需要从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两个层面入手,提高管理质量,防范经营风险。财务管理是国有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预防与控制财务风险,从而以财务管理优势形成良好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稳定发展。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预防与控制财务风险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步骤。国有企业从财务管理制度入手加强财务管理有效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在财务管理制度中,需要做好资金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应作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国有企业应建立起投资论证制度,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完善资金管理与控制效果。同時,国有企业还需要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落实责任制度,增强企业资金的回流。更需要构建起存货资金控制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货物的采购,尽可能减少货物积压和资金流动性限制,控制财务风险。

(二)融资方式与渠道多元化

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应适应其自身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融资应实现方式合理化、渠道多元化。在国有企业融资方式中,以内部融资为主要选择,能够减少企业融资风险,防范财务风险。内部融资不需要对外支付利息,能够减少国有企业的现金支出,融资费用与成本较低,不会对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发展造成影响。当国有企业内部融资难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时,再进行外部融资,能够减少许多经济损失,降低财务风险。国有企业在融资渠道上,主要有银行借贷、股票发行、债券发行等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投资基金转换、债转股等多种方式实现,这有利于扩宽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减少单一融资渠道造成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会计责任制与分权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在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中,需要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从而预防财务风险。会计责任制与分权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产物,其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设置管理制度,为企业财务管理奠定了更加有力的管理基础。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责任制与分权管理制度实际上是根据不同主体的责任与权力将企业财务工作划分为不同的形式形成不同的管理方式,以对不同责任主体的业绩进行计量评价的方式,明确不同模块财务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落实会计责任制与分权管理制度,需要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相适应,在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实行分权管理的会计责任制,从而提高各组织层次与人员的责任意识与管理意识,从多个层面控制企业财务工作,避免引发企业财务风险问题。

(四)财务管理现代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预防与控制需要从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与模式入手,结合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与手段,为国有企业构建具有良好管理质量的财务管理模式。一方面,国有企业需要树立起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结合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中市场竞争、信息革命、预算控制等外部环境,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优势,同时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落实财务管理组织的权责,以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信息管理形成全面把控。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起现代化财务管理手段,借助现代化技术优势,将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互联网等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中,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优势,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监督与风险控制,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

三、结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需要通过财务管理工作达到目的,以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手段,健全与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系统,做好企业资金管理,建立起投资论证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存货资金控制制度,同时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实行会计责任制与分权管理制度。在现代化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中不断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从而增强财务管理的科学性,起到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效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杰.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8).

[2]种卫君.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若干问题的思考[J].纳税,2019(27).

[3]孙世梅.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17).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市场经济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