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百味,更鲜更浓

2019-10-21 02:01李静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4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李静琳

【摘要】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语文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呢?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加入六味,更鲜更浓”的教学探讨。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学生 语文课堂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4-126-01

一、“童”味

“童”味就是教师要有童心和童眼。具有童心的教师,他的教学课堂才会充满童趣;他才能想学生所想,时时处处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亲身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心灵沟通。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都是充满童话色彩的,他们眼中所有的万物都具有生命的。教师也要有一双童眼,并为了学生主动学习而创设童话情境。比如,在讲《棉花姑娘》时,讲到“星”这个字,老师把“星”字比喻可爱调皮的孩子,说:“有一个字想跟大家交朋友,但它比较害羞,谁愿意说一句话把它请出来呢?”学生听了都非常踊跃想一试,有的说:“请你快出来吧,我们都很希望和你交朋友。”有的说:“你不用担心,我们都是很友善的孩子!”“别害羞!请你快出来和我们一起玩吧!”……就这样,学生在老师所创设的童话情景中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汉字,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孩子们在童话的世界里学习,充满了乐趣。

二、“易”味

“易”味就是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通过我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得出: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又如教学“请、晴、睛”等字时,教师就要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进行讲解,即用语言有礼貌地“请”,日出了,太阳高高挂是“晴”天,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记:用眼目认真看是眼“睛”字。通过对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析讲解,学生不仅能很快读出字音,还能理解字义,运用时不会混淆字形。

三、“甜”味

“甜”味就是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尝到“甜”头。人人都喜欢受到表扬,尤其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老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说明,老师的鼓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激起后进学生学习的良好兴趣,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我常挂嘴边的是“老师最喜欢像你这样认真听课的孩子!”、“你真会读书!”、“你的小脑袋真会思考!”、“你能边读边想象,真棒!”……有时,学生说得好,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于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四、“戏”味

“戏”味就是开展游戏活动,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的对象有关,如果教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交替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不但可以使学生减少疲劳,更能引起学生注意。识字教学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在教学中可适当穿插一些游戏活动,如:“幸福快车”游戏。音乐响起,让他们在音乐声中传递生字卡片,音乐停止时,手拿卡片的孩子就要站起来充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这个字或者是音节。不会读的,可以请好朋友来帮一帮。帮对了,照样也可以得到幸福贴贴纸作为奖励。还可以进行多种有趣的游戏如:摘苹果游戏;找朋友游戏;小火车游戏;认字比赛游戏……

五、“秀”味

“秀”是英文“show”,也称为“表演”。而我把这种表演迁移到语文教学上,让它变身为一种语文活动。在教学《回声》一课,我扮演小青蛙在高兴地叫,把手放在耳后,做出在听的动作,暗示学生扮演小青蛙的回声来回应我,我说什么,学生也回应什么,这样激发起学生对回声探究情绪。当学完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时,我也运用了同样办法,让学生分角色小壁虎弟弟、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壁虎妈妈,学生不但熟悉了课文,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会了不同人物用不同的语气来说话,体会到人物的情感,朗读的水平得到了提高。

六、“入”味

“入”味就是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以自身的情绪调动着学生情绪,同时也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做到:

1.入情于文。老师用“心”去教学,用“情”去引导,学生哪能无动于衷?!倘若想把一篇动人的文章教得让学生动情,首先是上课的老师先被感动过,然后进入角色当好学生的“导演”,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学习。

2.入情于声。声音最能感染人,教師的思想可以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让学生产生共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的节奏感,声调的抑扬顿挫而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入情于态。姿态语言是能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有效地表情达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假如在教学课堂中老师移动步伐,变换形体和手势等可使学生维持一定的兴奋度。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时,加上适当的手势动作,就会增加了激励的效果。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寓教于乐,一直是我们大力倡导的教学方式。兴趣多一点,师生乐教乐学一点;情趣多一点,课堂就能活一点。让我们一起驰骋在快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 参  考  文  献 ]

[1]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投入  中国教育网.

[2]尹梅芳.浅谈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谭萍.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刘惠敏.加入催化剂,令化学反应更活跃.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